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鲜月莹 《学语文》2004,(11):18-19
身处自然里,人会觉得自己就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一阵风,一片叶;静听风的低吟,静听鸟的欢唱;感受着四周这生命的绿,感受着心脏“怦怦”地跳动。  相似文献   

2.
踏着缤纷的落叶,静听着那一声声柔弱的脆响,对秋的那份零落有致而又难免低回怅惘的思绪不觉盛满了心间,走入龙城感受到了这满满的北国的秋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情感的形式,音乐以心灵的律动美化情感。自然而纯真的心灵最容易被音乐唤起,跟随着音乐舞之蹈之。对于儿童来说.音乐带来的愉悦感甚于其他任何艺术。以音乐欣赏来启迪儿童心灵、智慧和思维,不仅是对儿童艺术素质的培养.更是达到其全面发展的捷径。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与其让儿童静听,不如运用艺术通感,调动儿童的视觉、听觉和肢体,感受美,体验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一直面临着选材等老大难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挖掘农村中丰富的乡土资源,拓宽学生的习作空间,激发学生的习作思维,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环境下。捕捉习作题材。陶冶情操,表达真情实感:在欣赏中看自然,寻找美感;在劳动中学农艺农技,交流思想;在体验中感受农家之乐,陶冶个性。  相似文献   

5.
倾听鸟鸣     
晨光微熹中,窗外响起阵阵清越的鸟鸣,干净、悦耳、饱满、富有节奏。我躺在床上,静听着鸟儿的呜叫,想象着它们欢喜的神态和蹦蹦跳跳的举止。  相似文献   

6.
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词情感特征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煜词情感特征突出。彻底享乐、坦直言情、极情尽致地抒写亡国感受,表现着他的真率;成长环境、文化素养、个人经历、诗人天赋,造就了他的敏锐;自然感发之情,世路飘忽之感、河山社稷之悲,合构成他情感上的巨大负荷。而这真率、敏锐、大负荷的情感特征,正是李煜词作具有经久不衰的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我在日本商社工作,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中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感受着日本人的处事方法,自觉有一些心得。谈及日本人,首先是日本人的语言难以捉摸,表达方式极为暖昧。日本人一般不喜欢说“不”,总是回答“是”。因为,按照日本人的观念,对对方的要求如果直截了当地予以否定,是一种会惹怒对方的不礼貌行为所以,对别人的问题他们都尽可能地以婉转的方式回答。在注重礼节的生意场上,情况自然更不用多说了:当日本人对你的问题回答“是”的时候,你要注意他有可能是这么几个意思:1.同意;2.理解;3.注意到你在和他说话;4.在搪塞你;5.以上所有  相似文献   

8.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静听回声     
一棵古树屹立在荒凉的戈壁滩如一位威猛的勇士守卫着一方家园阵阵微风拂来叶子沙沙作响仰望古树心中有一种崇敬静听倾诉历史犹如重现眼前那队队铁蹄蹂躏着我们的故土那阵阵狂沙掩埋了忠烈的英魂岁月流逝沧桑记忆中有永恒的伤痛血雨腥风历史留下不变的罪证古树啊继续傲霜雪我已被你深深感化流逝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回忆我愿意一直静听你的回声静听回声@严林峰  相似文献   

10.
一、课堂自由表达的地位 (一)课堂自由表达是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的体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大多数时候,学生都是“静听”不语。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指出,这种“静听”式的教学中,学生只是教学的旁观者和接受者,而不是参与者。“静听”式的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低,个性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体现,自然会缺少学爿的兴趣、需要和动机。  相似文献   

11.
油色的自然流淌,形成点滴肌理,为之产生朦朦的阔想遨游在厚稠的油海里,面对现实的自然景物采用主观感受,蘸着空气和阳光狂热的剧扫出心底的美妙景象,多年后便是流于自然形成的风格和珠宝般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一位非语文专业教师谈听语文课的感受说:“听一堂语文优质课是一种享受!”并评其优点日:语文课堂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导人精巧细致,引人入胜;师语文雅风趣,耐人寻味;故事主题深远,旁征博引,易受启发;师生自然互动,气氛和谐;课堂信息量大,听者收获多多。  相似文献   

13.
李元凤 《现代语文》2007,(10):125-125,124
经典古诗展现着一幅幅人与自然相亲相依的融和画卷,从中能够品出一种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感受心灵和精神与自然的默契和融合。本文试结合一些经典古诗品读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4.
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知识课程与经验课程;静听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班级授课、个别课程与网络课程;个人教学与小队教学  相似文献   

15.
第一节 抒情散文 文体简说     所有文体中,最随心所欲、丰富多彩却又写真事、重实录的大概就是散文了。她如同灵巧无比的心灵之手,既可以“大题小做”,纳须弥于芥子,更可以“小题大做”,从一粒砂看世界;它崇尚生活的真实,又浸透着作者的个性与情感;它呈现一派自由自然之美,又有“神”在其中游走主宰。   散文概念由来已久,其内涵也几经变迁。今天的散文指的是截取生活片断或捕捉作者瞬间感受,采用文艺的笔法,重视感情的抒发,篇幅一般不长,形式自由灵活,语言不受韵律约束,强调真实感受的表达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  相似文献   

16.
岳婷婷 《课外阅读》2011,(5):139-139
我们要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文章,让学生以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感受自然,体验生命的意义;以活动为平台,在交流中绽放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活动为形式,在过程中获得成功,促使学生情感的升华;在活动中融合,在实践中追求,促进个性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对于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培训模式多以"静听—接受"为主,形成了培训目的片面、教师主体性旁落及生命体验缺失的局面。本文倡导教师培训模式由"静听—接受"向"研究—体验"转变,旨在实现多维目标引领与多向交流合作,实现在开放培训空间条件下的问题合作研究,从而丰富教师的职业感受和生命体验,促进教师整体生命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6,19(2):F0002-F0002
宇宙赐给人类无穷的宝藏,因为它有锦绣河山,奇峰异石的分量;世界明有巨大的吸引力,园为它有千姿百态,荡气回肠的魅力。照相机可以通过镜头、运用光线、收集影象、采集生活、描述自然、记录历史、创作艺术、感受美丽;摄影爱好只要勤于观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具体分析说明了散文《种一片太阳花》以“花”为中心谋篇布局,使文章结构严谨缜密、简洁自然的特点;通过神奇的太阳花世界的描绘和礼赞,揭示人生哲理、寄寓生活感受的艺术构思;以此显示文章的诗意和美感。  相似文献   

20.
张馨 《山东教育》2007,(3):27-27
《生命生命》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散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作者选取了飞蛾求生、瓜苗从砖缝中长出、“我”静听,亡、跳感受自己的生命这三件寻常小事,从动物、植物、人类自身这三个角度,谈对生命的认识,并从中感悟到: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