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文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仅有的相关几个法条零碎地体现了排除刑事非法证据的诉讼精神,由于立法上的滞后性,导致了相应的司法适应混乱.非法证据的排除是保障人权的需要,是程序公正的体现,是维护司法纯洁的保证.因此,对通过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必须一律排除,不得作为定案的证据.对非法获取的实物证据一般情况下否定其证据能力,特殊条件下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2.
在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基准下,德国形成了一套极为发达的证据禁止理论,包括收集证据的禁止和使用证据的禁止,根据刑事诉讼不同的阶段对非法取得和合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之证据能力进行阐述。"权衡理论"为查明案件真实与保障被告人利益的冲突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限于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相关理论缺失和操作性不强的现状影响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和被告人权利的保障,因此有必要借鉴德国证据禁止制度在维护实体公正与追求程序正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非法取得证据有无证据能力涉及到证据能力的判断标准问题,重塑证据能力的判断标准应该在证据三大属性的基础上,确立以下两大标准:证据的真实性是否会受到重大影响;证据的使用是否会导致其他更重要的社会利益受到损害。设计民事诉讼非法取得证据之证据能力的规则体系,应确立更宽容、更务实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中非法取得证据的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取得的证据有两种表现形式即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和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本文重点研究非法取得实物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笔者支持一种“排除加例外”的学说,并从理论基础入手,借鉴国外立法说明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对于民事领域中出现的非法证据应当如何处理,我国法学界鲜有系统研究。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及时代发展来看,民事纠纷主体非法取证行为日渐增多,非法取证能力也日渐增强,对公民权利的侵害也越来越严重。本文从偷录偷拍所取得的证据的效力及判断标准方面着手探讨我国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体现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非法证据仅仅限于言词证据。就刑事诉讼而言,非法证据并非完全没有实用价值,它往往对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具有重大意义。域外的司法实践中,对哪些证据进行排除以及怎样排除是比较复杂的并且充满争论的。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中,要建构符合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我们认为收集程序不合法的证据不能作为控诉被告人以及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主要证据;在非法证据规则排除的模式问题上,应当采用原则加例外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顾华 《天中学刊》2011,26(6):25-30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证据领域最有争议的证据规则之一,在我国已具备入法条件,因为制定和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履行国际法义务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我国宪法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的必然要求,更是完善现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必然要求。就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和程度而言,我国在现阶段对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予以严格排除,并以非任意性为标准,但原则上应该承认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的效力,同时。从保障人权的角度出发,应把握一项例外,即严重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利,严重妨害司法公正的例外。就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建构而言,应考虑审前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设计和审判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李文杰 《当代电大》2004,(10):24-35
1 单项选择题1)下列证据中 ,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   )。 A 被告人所作与本案无关的供述 B 被害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陈述 C 证人关于被告人实施犯罪情况的证言 D 鉴定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鉴定结论2 )下列证据中 ,属于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 A 被告人的供述 B 证人听到被害人喊叫的证言 C 被毁物品的复制品 D 鉴定结论的复印件3)拘传只适用于 (   )。 A 自诉人     B 犯罪嫌疑人 C 证人      D 辩护人4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 ,应当在拘留后的 (   )小时内讯问。 A 12       B 2 4 C 36 …  相似文献   

9.
如果当事人申请排除口供,而法庭未启动排除程序,或者启动后决定不排除口供,在口供的证明力审查阶段,当事人仍有权再次提出申请排除的理由,对口供的证明力进行质疑。对于口供的排除与证言、被害人陈述的排除,在取证违法程度上应采取相同的判断标准,即违法取证行为是否迫使当事人违背意愿进行陈述,而不应对口供要求更严重的取证违法程度。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排除口供后如果重新取证,必须采取措施保障嫌疑人能够作出任意性陈述,否则所取口供依然要被排除。对于被排除的反复自白中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信息,法官不能忽视,必须进行调查核实。供述笔录在证明口供取证合法性方面只能发挥极其有限的作用,必须有其它补强证据对其进行补强且供述笔录前后一致不能作为取证合法性的根据。在多个被告人的案件中,无论被告人的口供是否不利于其他被告人,其他被告人都有权申请排除该口供。  相似文献   

10.
1 单项选择题1)下列证据中 ,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   )。 A .被告人所作与本案无关的供述 B .被害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陈述 C .证人关于被告人实施犯罪情况的证言 D .鉴定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鉴定结论2 )下列证据中 ,属于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 A .被告人的供述 B .证人听到被害人喊叫的证言 C .被毁物品的复制品 D .鉴定结论的复印件3)拘传只适用于 (   )。 A .自诉人 B .犯罪嫌疑人 C .证人 D .辩护人4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 ,应当在拘留后的 (   )小时内讯问。 A .12   B .2 4 C .36   D .4 85…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否适用于私人违法取证尚不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无法可依。通过结合域外的经验以及我国司法实践中辩方在取证举证上仍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状况,对于私人以违法方式取得的证据以不排除为原则可能更为合理。在这一原则下应兼顾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和被告人的权利保护。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与新《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协调一致,还顾及了我国目前私人取证的极大需求和弱势地位,同时也不致一味采纳所有违法取得的证据而造成更大的侵权。此外,一些相关的制度措施也必须完善,以期在明确易行地解决私人违法取证问题的同时,也能够预防未来的私人违法取证现象。  相似文献   

12.
新刑诉法实施后,我国的诉讼理念和具体制度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影响到证据法的总论、证据论、证明论、程序论四个知识模块。证据法作为公安院校的重要课程,教师应顺应变化实现教学转向,藉以达到使学生合法、正确收集运用证据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自两高三部委发布的两个规定以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一直是人们的焦点,而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相关规定的出台喝彩的同时,大部分人表示悲观——"缩小非法证据的范畴"、"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对非法物证的排除规定过于模糊",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剖析了我国现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瑕疵。  相似文献   

14.
理论的真理判定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从经济证据的易谬性、科学理论的整体性、经济证据对理论的依赖性、竞争理论问题的互补性、理论判定的历史性等五个方面可看出"判决性实验"的不科学性.判定理论的真理性只有在人类的反复实践活动中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5.
夏永全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3):79-83,101
证据的定义问题在诉讼法学中一直都是充满争议的,现有的各种观点虽然各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缺陷也很明显。本文关注于民事诉讼领域中的证据问题,并试图论证民事诉讼证据就是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提交给法院的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和法院依职权调查所得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合同法未对合同的法定书面形式的效力加以规定,致使存在不同看法。法定书面形式的效力应当从其种类、范围、立法目的来加以确定。在法律未明确法定书面形式的效力时,我们认为其主要起到证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古代交通民俗与物质生产和消费生活密切相关.古代字书民俗史资料证明,早在夏商时代,我国就有了“车马“和“舟楫“等交通工具,而且建立了“驲传“制度.我国古代道路的开辟、桥梁的建筑、车舟的制造、交通的管理,在世界交通史上长期居于领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的注音识字语文教育政策有语言文字研究的成果作理论基础;有清末切音字运动和日本使用假名注音识字的经验作历史依据;有同时期王璞和晏阳初等领导的研究机构注音识字的实验作现实参照;有吴稚晖这个语文政策的制定者想通过注音识字来普及教育的想法作价值取向;有国民党政府开展识字运动以巩固其统治的党纪政纲作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9.
影响证人证言可靠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案件的审查都必须以证据审查为基础,而作为证据的一种——证人证言就更值得仔细研究。通过分析影响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因素,不仅可以看出程序是否公正,而且也是保证实体公正的必要前提,这一过程是否健全与完善,直接决定着实体法的实际判决。完善证据规则及其相关规则,树立证据必须具有可采性的观念,这是确保证明真实与正当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20.
程序性违法是刑事错案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刑事审讯作为公安机关侦查办案中获取犯罪嫌疑人言词证据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受到公安机关和办案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口供"至上的刑事办案理念的影响下,为了获取侦查破案的所谓"关键"证据,办案人员在刑事审讯时不惜违反程序法的相关规定。通过对刑事错案成因的考察,在刑事审讯过程中,较为典型的程序违法行为有:讯问地点违法,超期羁押,自创程序,假借合法程序名义非法讯问等等。强化办案人员的程序法定理念,确保刑事审讯的程序合法是预防刑事错案的良策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