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友的儿子17岁,即将赴美留学,临行前向我告别。我问他:“你去美国学什么?”他十分干脆地说:“学电子计算机。”的确,美国计算机技术居世界领先,但我认为去美国不仅是学会一项具体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去领悟和感受一种美国精神和观念,于是我给他讲了我眼中的美国。你凭什么得绿卡Mr.王是我一位朋友,5年前移居去了美国。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也不例外。到美国三个月后,他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到美国的朋友好心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说:“不用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  相似文献   

2.
2004年末,我到美国讲学,闲来无事,和美国马里兰州的朋友杰克一起去接他上幼儿园的儿子,发现他儿子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这让我大吃一惊:杰克在美国属于中产阶层,怎么孩子会面有菜色? “我在幼儿园里做‘乞丐’,”孩子神气地说.“因为我足够幸运。”“是啊,他正在做‘乞丐’,”杰克笑着说。“这可是抽签抽出来的。”“做乞丐?”我怀疑自己听错了,“孩子上  相似文献   

3.
怀念     
一天,儿子在电视中看到已故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年轻时驾驶帆船的画面,他仰脸问我:“那人是谁?”“约翰·肯尼迪,以前的美国总统。”“现在他在哪儿?”“他死了。”“他不是还在比赛帆船吗?”儿子目不转晴地直视我的眼睛,好像要看出我是否在戏弄他,“他真的死了?他的一切都死了吗?他的脚也死了吗?”他一脸严肃,使我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4.
近几天,我发现一向心无城府、嘻嘻哈哈的儿子,似乎有了很重的心事。我洗了一盘他最爱吃的美国红提,"小心翼翼"地送到他的房间,一番拐弯抹角地套问,他终于气咻咻地告诉我:他和李展吵架、闹翻了。 我闻言大惊。儿子和李展可是一对“尿尿浇蚂蚁”长大的铁哥们儿呀,这是怎么啦?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的才智并不比洋人差”,这句话是1989年10月从美国归来的博士生刘胜说的。他在谢绝导师和其他美国朋友的挽留时还说:“作为中国公民,祖国的强盛与我息息相关。”我由衷地钦佩刘胜,因为在出国定居的热潮中,他没有忘了祖国,没有忘了祖宗;我由衷地感谢刘胜,因为他光大了中国人的尊严和骨气,道出了炎黄儿女的自信、自尊、自爱、自强。  相似文献   

6.
一个美国人告诉我,他父母是意大利人,移民美国后生下他,大人们用意大利语说悄悄话。所以一上中学选外语,他就选了意大利语,好破译父母的“密码”。他与一德裔美国人结了婚,跟老辈们一样,他学会了德语。他在那儿喷珠溅玉,我屏气坐着,不敢抬眼。我的破筐里只有一个干瘪的小果子——英语。“会三种语言的,英语怎么讲?”他注意到我的沉思。“Trilingual。”我迟迟疑疑。他下面准有文章。“两种语言呢?”“Bylingual。”“一种语言呢?”“不知道。”“只会一种语言的人叫美国佬!”也真是。大部分美国人不会外语。他们认为有了英语,走遍全球都不…  相似文献   

7.
幽默故事9则     
身在何处一个美国人、一个俄罗斯人和一个非洲人被困在一个热气球里随风飘荡。几分钟后,俄罗斯人把手伸到外面,摸摸身边的云彩。“啊哈!”他高兴地叫起来,“这是我的祖国的正上方。”“你怎么知道的?”美国人问。“我能感觉到冷空气”。他说。几个小时后,非洲人伸出他的手:“哈,现在是在我的祖国的正上方。““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俄国人问。“我能感觉到沙漠的热气。”几小时过后,美国人把手伸到云层里:“啊哈,我们终于到了纽约的正上方。”俄国人和非洲人感到惊奇:“你怎么知道得这么确切?”美国人抬起手腕:“看,我的表走得不准了。”记得…  相似文献   

8.
像“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学海无崖”之类的话,我看过、听过无数次,但“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这话,我却是第一次看到,那是在阅读刘良华的文章《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的时候。我忘不了文中那个名人受冷落的故事。布思·塔金顿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作品《伟大的安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曾评述过红军与白军的差别。他认为红军的作风是“跟我冲”,白军的作风是“给我冲”。学校工作也应变“给我冲”为“跟我冲”。  相似文献   

10.
消息称,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生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我先是一惊,接着便是巨大的阴影压在我的心上。一种怪怪的感觉在荡漾,是惋惜,是伤心,是同情?我不清楚。但当我看到有人拍手欢庆时,我愤怒了。我质问那人,你在做什么?他笑着,吃了一惊,又笑了,说:“看你那傻样,我高兴呗。”“死了人,你还高兴?你有病啊!”“又不是你死了,是美国人。”“美国人怎么了?他们是科学家!”我觉得他什么都不知道。“我知道,但他们还是美国人啊!美国人搞霸权主义!”他理直气壮地说。“啊?”我吃了一惊,比刚听到消息时还吃惊。因为恨霸权主义,所以恨…  相似文献   

11.
简单     
《学苑教育》2020,(2):F0003-F0003
1957年,在美国阿肯色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比尔,一个叫约翰。有一次,两人躺在草坪上晒太阳。约翰喝了一口可乐后,突然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对比尔说:“原来带领美国人赢得‘二战’胜利的罗斯福是一个残疾人呀!”“是的,他是我的偶像!”比尔说,“他做事执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也是我的偶像!”约翰说,“我认为他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一个逆境!”后来,约翰固执地锯掉了双腿,因为他想给自己创造一个和罗斯福一样的逆境,成为像罗斯福一样的伟人。不过他并没有成为总统,只是在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拿到了一个奖牌。  相似文献   

12.
开心词典     
一年两季格桑的家里是开小店的,一天,地理老师问格桑:“一年有几季?”格桑回答道:“两季。”老师: “?”格桑:“没错,淡季和旺季。”样样都行有一个美国留学生约翰,他对方块字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约翰上街回来找到我的办公室: “老师,我觉得你们中国人很不谦虚。”“为什么?”我感到惊讶。“在大街上,我看到许多大招牌,都是自我炫耀的,比如:中国很行,中国人民很行,中国农业很行……”原来他把“银”看成“很”了。  相似文献   

13.
覃露唏 《初中生》2002,(30):40-41
他是一位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老师,他有一个中国名字,叫包史福。我与他相识不过短短的22天,但是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和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素质”,使我永远忘不了。  相似文献   

14.
赫伟 《下一代》2010,(3):21-21
1965年的一天,美国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来了一个瘦小的男孩。他说,他是4年级的学生,想来图书馆帮忙。“可以吗?”他问。图书管理员卡菲瑞非常高兴地说:“太好了,我正需要一个帮手呢!”  相似文献   

15.
赵毅衡先生《美国新诗运动中的“中国热”》(见《读书》1983年第9期)告诉我们,美国新诗运动在本世纪内曾两度出现“中国热”的潮流,第一度出现在1912—1922年之间,第二度出现在五十年代末。我不禁联想起,闻一多先生正是在1922年7月赴美留学的,他是一位对中国古典诗歌有很好素养的中国新诗人,他到美国后会不会受到美国新诗坛的这股“中国热”的潮流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6.
看某些传媒的介绍,称马海德是“援华美国医生”,可我却觉得他早已“中国化”了,故不把他当“外人”。 因同在卫生部系统工作,又是邻居,所以我们之间的交往是十分自然的。记得这是1951年,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兴冲冲地来到后海北河沿上班,刚踏上单位门槛,扭头一看侧面,就碰见了这个高鼻,碧眼的“洋人”。我正对他好奇,但又不好意思正视时,他却迎面微笑,连连点头向我打招呼:  相似文献   

17.
老迈克,在广州的外国人圈子里是个响亮的名字。其实他并不老,用中国人的说法叫“70后”,但他的生活已向老年过渡,并计划再干两年,就正式安享“晚年”。我认识他是在一个聚会上。那天,朋友神秘兮兮地说要带我去参加“轰趴”(家庭宴会)。那是我第一次去这种聚会,主办人就是这个叫作“老迈克”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18.
萧萍 《家庭教育》2014,(12):14-15
沐阳讲述 我的表弟叫小迢子,他是一个美国人。说实话,有时候我真想把小迢子的“他”写成“它”。我发誓我完全没有别的意思,因为我外婆说,“它”从来就没有像正常人那样走过路,而是像小狮子那样上下蹦跳。他住在美国南部的得克萨斯,从他住的地方到那个原始森林边上,他几乎都能叫得出那些地上地下的朋友,杰克,玛丽,巴顿,这些不是什么小学同学,而是大头黑蚂蚁、瓢虫或者松鼠什么的。  相似文献   

19.
四和二=?     
白灵 《课外阅读》2006,(9):56-56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系教授艾德恩.凯迪博士,教书已教了二十年,每学期在他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他总是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字:四和二。然后他问学生:“结果是多少?”许多学生都争相作答。有的说:“六。”他着头。有的说:“二。”他着头。最后有人得意地说:“我知道了,那是八。  相似文献   

20.
去年,我从美国回到北京,跟一位学术界很有威望的朋友打电话时,我说:“我借探亲的机会,在美国呆了一年,对美国中小学教育进行了比较深入地考察,做了一定的中美中小学教育的比较研究,对美国中小学教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觉得他们的教育,有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我还没有说完我的观点,他就抢着说:“我去美国访问过两次,参观过一些中小学和大学,我认为,美国中小学教育是失败的,质量是低的;他们的大学教育是成功的。”“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低”这种观点,常见诸报端,或在学术会议上听到。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他们的主要根据:美国中小学教师对学生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