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成为全球软件外包的新兴力量。然而,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外包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软件外包市场的现状分析,总结出软件外包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为促进我国高校IT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三点建议: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实训环节;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2.
云南与印度西孟加拉邦的IT产业发展正处于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来"阶段。西孟加拉邦在IT人才培养、软件研发等方面有优势,而云南省的IT产业面临着人才技术短缺,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未来云南与西孟加拉邦IT产业合作的现实在于加强IT技术、教育、人才方面的合作,而并非IT产品的市场拓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IT软件人才的调查分析入手,提出了IT软件人才培养的总体工作思路,即确定IT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IT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引用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完善的教材体系;重视培养IT人才的职业道德等。  相似文献   

4.
论IT软件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IT软件人才的调查分析入手,提出了IT软件人才培养的总体工作思路,即确定IT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IT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引用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完善的教材体系;重视培养IT人才的职业道德等。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了6位在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一次专题为"软件蓝领人才培养情况"的视察.此次视察的背景是:2001年,省教育厅根据省政府<关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广东IT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十五"期间我省培养"软件蓝领"人才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2002年4月,省教育厅颁发了<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软件蓝领方向)课程设置计划>,到秋季,开设软件蓝领专业的学校已有25所,招生数达1896人,并取得了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IT业的快速发展,各国对IT人才的需求猛增。如何解决我国IT教育普遍存在层次单一、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复合型应用性IT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必须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需要,加快学科和专业的调整,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紧紧跟踪IT技术的发展趋势,大力加强与IT企业的联系和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IT人才的模式和途径,努力培养适应IT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性信息化人才。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议设置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加速培养地质学IT人才,并逐步发展和完善这类人才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在自动测试系统中采用 Visual Basic(VB)开发实时测控软件的方法:米用MDI窗体技术设计软件的用户界面:采用动态链接库(DLL)实现对硬件接口的控制:采肜事件驱动编程实现测试软件功能的扩展.同时对测控软件中的数字滤波、信号波形显示等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大行其道、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IT产业做为"第三次浪潮"的标志性产业,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时速》一书中讲到未来的时代是一个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时代。IT产业日新月异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对IT人才的巨大需求,而IT人才的需求又催生了一个新兴产业--IT培训与认证产业。 据教育部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软件人才缺口每年35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提高高职软件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和满意度,对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进行专业建设改革方案进行了探讨。明确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借助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引入虚拟现实(VR)等新兴技术增加专业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一线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以期通过软件专业的专业建设改革来培养面向就业、面向企业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印度IT教育产业化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才是软件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印度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为软件出口大国,其原因就在于印度政府构建了比较完善的IT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而制约我国软件产业的主要问题恰恰是软件人才的缺乏。本文从印度IT教育产业化的角度阐述了印度IT业蓬勃发展的教育背景,以期对中国的软件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学生进入高职后,学校要特别在信心(confidence)、沟通(communicate)和爱心(concern)等方面加强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使他们产生自信心、有爱心,具有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和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学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紧缺的现状,根据数字媒体技术人才需求多样化的特点以及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科优势,结合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出发,对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等问题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学校IT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提出加速我国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是关键。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2002年,我国软件从业人员59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包括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人才结构。根据国际IT业内人士统计测算,合理的IT专业人才结构应为金字塔型,高、中、初级IT专业人才应基本维持在1∶4∶7的比例。2005年,我国需要高级软件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2005年以后我国IT人才的需求将增加100万,软件专业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  相似文献   

15.
以前,以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明确提出鼓励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软件产业,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要求教育部门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软件人才培养规模,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软件人才培养基地.为此,我部于2001年12月在35所大学启动了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作.200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定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国办发[2002]47号).该<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善软件人才结构,大规模培养软件初级编程人员,满足软件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为了落实这两个文件精神,现决定试办一批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尽快满足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对高素质软件职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培养模式的改革.现将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报告提出了湖北IT教育的发展对策。进一步扩大IT教育规模.调整IT教育结构,建议我省高校进一步扩大IT教育的规模。同时.借鉴印度等国的成功经验.一方面依靠高等院校培养出类拔萃的软件工程师;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大批的软件人才,进一步调整我省IT教育的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行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执行教学功能的一种教育技术,它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个热门领域,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便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型教育,培养开拓型人才.特别是它有直观、高效、经济、普及性强等优点,在海军高技术新装备的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从90年代初就开始探索CAI应用于新装备教学的途径.1994年开发出某型电台的CAI软件,成功地运用于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起到了促进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提高新装备教学水平的积极作用.一、开发CAI软件是新形势下装备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软件人才?这一直是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建设中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以参与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经历,结合自身的社会实践和企业调查谈谈自己的看法。1.软件人才的分类根据工作的性质的不同,软件人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学术型人才。是指具有较深厚  相似文献   

19.
论IT产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IT人才的培养是IT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IT教育发展的机遇.IT产业和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可实现产业与教育的"双赢".IT产业与教育的结合是比其他产业与教育结合更为紧密的职业教育形式之一 ,这是从国内外IT业发展模式中得出的基本经验.可以说,IT产业发展提出了对IT人才的需求,而IT教育又反过来促进IT产业的更快发展,这是一个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广西教育》2009,(3):128-128
近期在各大城市举办的IT人才专场招聘会上,软件工程师再次成为众多IT企业竞相追逐的对象,IBM、华为、戴尔、联想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贴出“求贤榜”,以万元高薪诚聘英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