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没有文化的现代化,不可能算是成功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用中国的特色文化作为指导。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是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推进和拓展现代化研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理论领域的现实反映。近年来,学界围绕现代化理论、现代化范式、现代化进程比较、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中国现代化史、中国式现代化等问题深入探讨,成就斐然。新时代现代化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传统、文化基因和现实国情,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点和时代特色,对完善现代化研究的话语体系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行政文化是指行政人员应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及价值观念,它对行政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呼唤现代行政文化与之相适应,以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由于我国行政环境发展变化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决定了我国现代行政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只有不断继承和发挥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精华,只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行政管理实践中善于吸收现代行政观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才能真正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4.
行政文化是指行政人员应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及价值观念,它对行政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呼唤现代行政文化与之相适应,以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由于我国行政环境发展变化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决定了我国现代行政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只有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精华,只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行政管理实践中善于吸收现代行改观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才能真正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都分.邓小平同志在论述精神文明建设时,总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以战略眼光看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这一理论的一大特色。一,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叵的精神文明.”①从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程.1982年,在他主持制定的《建国以来党的若干…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这一理论的自身发展来看,经历了一个由直接酝酿、初步形成、基本形成到进一步丰富发展这样几个阶段。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酝酿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前的直接酝酿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十分艰巨和复杂的崭新课题。如果从理论渊源上追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实上从50年代中期就…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意义重大,正确对待传统道德文化,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相似文献   

8.
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张茹兰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社会结构上看,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9.
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陈谟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有其丰富深刻的内涵。它有三个主项:一是社会主义的。这就是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中国特色的。这就必须从我国国情、民族文化传统和高等教...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经邓小平、江泽民的阐述而明确成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制定翻开了文化建设崭新的一页.文化建设之旅循纲而行史有稽征,不容非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将带来精神文明之花在中国大地上吐蕾绽放的灿烂前景.  相似文献   

11.
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为此将实践标准作为批判继承的认识和价值标准,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特点来扬弃传统文化,取得巨大的成功。但同时又内含着将革命战争年代实践等同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主观意愿,致使实践标准成为道德标准。邓小平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将实践标准落实到生产力标准上,使批判继承的真理性与价值性得到有机统一,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之价值标准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2.
笔者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借鉴和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正确选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形成的道路、理论体系、旗帜的总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和方向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这一进程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形象和政治立场。三者所表述的对象、揭示的内涵只有一个,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旗帜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三者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统一于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统一于人类文明发展大道。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实现理论突破,指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本世纪的拓展和深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更科学的认识指导下向前推进,也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得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客观要求。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国民道德素质为核心内容,以实现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为主要手段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6.
传统理想向现代转化的方式决定着现代化的制度选择和未来走向,传统大同思想中的民生取向使中国人不易认同资本主义,因而出现了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民生作为现代化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不仅体现着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而且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超越市场理性,追寻现代性对人的意义,把民生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地联系起来,从传统与现代、理想与价值、分化与整合的统一上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艾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文化一直被视为阻碍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但最近几十年的历史促使国人重新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事实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不但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立下汗马功劳,也为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以及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契合,不断自我完善和更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动力。因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柱。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高校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上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理论说服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抵达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丰富发展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就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