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朱标系朱元璋嫡长子,朱元璋称帝后即立为皇太子,悉心栽培。蓝玉乃太子妃舅父,因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燕王为窃取储君之位,伪装忠厚老实,赢得父皇的赏识,并伺机除掉异已。而太祖与太子则因政见分歧渐生嫌隙,太子因政务失意积郁成疾而英年早逝。太孙年幼,经验不足。为皇权计,太祖在燕王的挑唆和猜疑心驱使下制造了蓝玉党案。  相似文献   

2.
朱元璋驭宦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史家在谈及明太祖朱元璋严驭宦官时,皆赞誉有加,认为明代重用宦官源于成祖朱棣,与朱元璋毫无干系;其实不然,明代宦官擅权的祸根在太祖,朱棣不过是“萧作曹随”而已。宦官出使、监军、干预经济、刺臣民隐事监觞于洪武年间,它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并不以朱元璋个人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3.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孙,懿文太子的第二子。懿文太子朱标,尚未继位便早丧。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5月,太祖驾崩,朱允炆顺轶即皇帝位,改元建文,是为明王朝第二帝。 朱允炆即帝位不久,燕王朱棣(明太祖第四子),便以“清君侧”为理由,起兵“靖难”,经过四年鏖战,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京城,推翻朱允炆,而即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据《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等史书载,建文帝在燕王朱棣击破南京后,趁夜逃出南京,后逃向  相似文献   

4.
诗《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脩我戎.”《毛诗传》解“太祖”为“太庙”,即“言王命南仲于太祖”,“谓于太祖之庙命南仲也”.《孔疏》从其说,并进一步解释为:“南仲卿士,文在太祖之上,是先为卿士,今命以为大将;太师皇父在太祖之下,则于太祖之庙始命以为太师,其实皆在太祖之庙并命之,故太祖之文处其中也.”《郑笺》解释“太祖”  相似文献   

5.
高皇后传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其父马公,素善郭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已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①,册为皇后②。帝尝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退以语后。后曰:"妾闻夫妇相保  相似文献   

6.
《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句中“皇考”一词,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课的随文注释为“皇考,太祖”。笔者认为,将“皇考”释为“太祖”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7.
十四世纪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彝族经济的急剧变化、迅速发展时代,也是彝族文化辉煌时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傅友德、蓝玉、沐英率三十万明军,于曲靖白石江一战,元军大败,梁王自杀,把云南纳入明王朝的统治之下.章炳麟云:“世人谓明之战功,北不如南;清之战功,南不如北;诚笃论也.”这话是言之有理的.鉴于万里云南据地为雄,由来已久,故把彝区属云南的罗罗斯宣慰司为建昌府,改隶四川,把鸟撒乌蒙宣慰司所辖乌蒙、镇雄、乌撒、东川四府,亦属四川;又  相似文献   

8.
作者认为,蓝玉党案是燕王朱棣利用朱元璋雄猜好杀的心理特点而发动地铲除篡位道路上异已力量的政治事件。朱棣虽不是直接操刀者,却是积极的磨刀者,蓝玉成了皇位之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答:根据《明史·兵志一·侍卫上直军》的记载:朱元璋即吴王位的时候,设立了一个"拱卫司";洪武二年,改名"亲军都尉府",下分中、左、右、前、后五个卫和专管皇帝仪仗的"仪銮司";洪武十五年,又合并为"锦衣卫"."太祖之设锦衣也,专司卤簿(仪仗队).是时,方用重  相似文献   

10.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升六部的官秩。接着先后置四辅官和殿阁大学士,这些官只是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与朝廷大政的商议。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太祖敕谕群臣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相,设五府、六卿、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在这里提出的中枢结构可概括为两句话:“六卿分  相似文献   

11.
琉球国在华留学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和琉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始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这一年,明太祖遣行人杨载出使琉球,致送即位建元的文书。当时琉球仍处于中山、山南和山北三国鼎立局面。首先接受明政府文书的是中山王察度,他即遣弟泰期来明奉表称臣入贡。洪武于十一年(1378年)山南王承察度亦遣使入贡。洪武十五年(1382年)由于中山王和山南王联合攻打山北王,太祖遣使劝其停止内哄,息兵养民,三王均表示接受中国皇帝的劝告,于是山北王帕尼  相似文献   

12.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定国号为明,改元洪武,建立了一个新的封建王朝。 “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以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但由于中书省“百司纲领,总率郡属,”权力极大,易对皇权形成威胁。恰好,此时出现了左丞相胡惟庸“谋不轨”事件。明太祖为巩固封建专制主义皇权,断然采取措施,于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且“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至此,废除了自秦以来实施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帝方自操威柄,”集大权于一身。传统的说法是,明太祖废除丞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依次论述以下问题:洪武时期的宦官机构和宦官预政;洪武、宣德间司礼监职掌的演变;正统以后、司礼掌印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余论。一明代宦官机构,是在洪武时期创建完成的。从吴元年(洪武建元前一年)始置内使监起,到洪武三十年增设都知监和银作局止,前后历时三十一年,建成了一个包括十二监、二  相似文献   

14.
太祖努尔哈赤是大清帝国的创始人,他驰骋疆场,南征北战四十余年,在统一女真各部之后,为满清王朝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从起兵初期就坚持“恩威并行”这一方针,并很快取得了成效,在很短的几十年中就完成了统一女真的大业。文章主要浅释这一方针并分析了太祖“举贤贬奸”的用人之道和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胡玉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192-193,F0002
宁夏大学图书馆藏金朝张天锡编纂《草书韵会》系日本后光明天皇庆安四年(1651)重刻明朝太祖洪武二十九年(1396)本。据该本上钤藏书印及题识看,原本当系民国时期广西籍学者陈柱先生家藏。  相似文献   

16.
1 <洪武京城图志>的编纂的基本情况 明朝建立后,出于治理国家和巩固政权的需要,几代皇帝皆十分重视一统志和地方志书的编纂.洪武三年,太祖即命儒臣魏俊民、黄篪、刘俨、丁凤等"编类天下州郡县地理形势降附始末",纂成<大明志书>,是明朝建国后的第一部的全国性总志.后来的明英宗、代宗时期又修成<寰宇通志>与<大明一统志>.  相似文献   

17.
明代官俸始定于太祖洪武时,至成祖永乐时颁"俸粮支米钞格"而成定制。明代官俸较历代为薄,原因有二:一是折色,二是相沿二百年不变。官员于俸禄之外,时路有五:乞请与赏赐、占田收租、逃避赋税、贪污受贿、以权经商。俸薄不足以养生,是导致明代政治腐败的重要因素,但是要使官风廉正,在提高官俸的同时,必须强化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而这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却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洪武时期府州县学设置及其特点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朝洪武时期,全国府州县学的普及率达90%以上,是前代所未曾有过的。本文从《明一统志》、《明实录》等文献中,搜集第一手资料,制成精确的“洪武府州县学设置统计表”,并对府州县学设置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登上皇帝宝座后,为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保住朱明一统天下,他一手导演了洪武年间四大血案即胡惟庸案、兰玉案、空印案、郭桓案。现就洪武四大血案发生的原因、影响作一探讨。一明初二三十年中,开国功臣宿将几乎被朱元璋杀戮殆尽,其杀人之多为历代开国之君所望尘莫及。胡惟庸以宰相谋叛,而株连被杀者至数万人;兰玉恃功骄纵,本不当与谋反同论,株连死者又数万人;郭桓案,以惩  相似文献   

20.
《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句中“皇考”一词,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课的随文注释为“皇考,太祖”。笔者认为,将“皇考”释为“太祖”是不恰当的。第一,“皇考”本来就指“死去的父亲”。《礼记·曲礼下》中有“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之说,并进一步指明“生曰父,死曰考”。由此可知,“皇考”即为“死去的父亲”。第二,据对屈原家世的考证,“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故本文中的“皇考”即“伯庸”,也就是“死去的父亲”。第三,从“太祖”这一称谓来看,它有两个含义:一为庙号,指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