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习生活化,是课改的要求之一。目前还是有不少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索然无味”地学着语文,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的一线教师,笔者不禁要问: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语文教学如何在学生心中打开一扇窗,让他们懂得欣赏人生路上的美好风景,学会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笔者认为,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最重要的是体现出语文学习生活化。其实语文学科的外延就是生活,多彩的生活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时政、关注人心最便捷的窗口,将语文学习同窗口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教学一定会很精彩。  相似文献   

2.
一串清脆的笑声轻盈地越过窗台,跳到户外,随朝阳一起升腾。向笑声飘来的方向追溯,你会发现初一(4)班一个桃花源般的世界在向你招手,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向你走来。阿猫徐马爽,爱吃奥利奥,爱喝鲜橙多,爱啃大面包,好似一只大馋猫,故戏称阿猫。近几天,天气炎热,阿猫当然得带水,可她竟带了一只小小的奶瓶,装着桔汁,口渴时便喝几口,我们一见就笑晕了,而她却丝毫不掩饰,任凭我们笑翻屋顶。若翻看她的书包,你就会发现里面塞满了零食。课间,她经常低下头去吃东西。即便如此,她老爸还时常鼓动,“女孩子不吃零食有什么意思?”有了“赞助商”,阿猫吃的…  相似文献   

3.
首先让我们来看2007年中考作文试题中的一道典型试题:下列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日记本风波早读课铃声响了,符辉疾步迈进初三(2)班教室。同学们一一进来,邻座邢小芳意味深长地朝他送来一瞥。教室里朗朗的书声响起来。语文陈老师瘦高  相似文献   

4.
<正>丢糖风波一阵“咚咚咚”急促的脚步声从办公室门口传来。“雷老师,不好了!”我班的小胖同学跑进办公室,火急火燎地喊道,“晨晨拿了哲哲的糖,哲哲正在伤心地哭呢!”一听学生出现了情况,我赶忙放下手中的工作,大步朝教室赶去。教室里一片哗然,孩子们把晨晨和哲哲围了个水泄不通。“雷老师来了!”小胖一喊,孩子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望向我,  相似文献   

5.
黄瑞 《今日教育》2014,(2):18-18
语文不只是字词句段篇章,而是不断追寻“本真”的语文生活:在文字中探寻人生,与儿童共同聆听语言妙蔓的花开之声。对于伺朝忠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们,语文是一种“本真”的教学方式,一种“本真”的生存态度,是一种“本真”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种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灵性与智慧的学科。“生成”是语文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即课堂教学不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生成性”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一、尊重本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它的本质是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过程,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活动的生命过程。语文教学尊重本性,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语文…  相似文献   

7.
语文在哪里     
语文在哪里?语文在哪里?许许多多的语文同仁都在苦苦地思索积极地探索,小心翼翼地摸索。语文在哪里,它不在教师的教鞭下,它不在教师的教参里,它不在教师的题海中,更不在教师的盛怒里。语文在哪里,它不在人云亦云的模式里,它不在空洞乏味的理论里,它不在苦盼答案的茫然中,更不在表里不一的“智慧”里。曾几何时,语文教师只要教参烂熟于心,便可自栩“渊博”,便可“妙语连珠、游刃有余”;只要教鞭一挥便可号令“三军”,将士们便争先恐后趋之若鹜,如有违背他便显示出“杀无赦,斩立决”的威严;只要题海一造便使学生苦海无边,然后坦然地教导莘莘学…  相似文献   

8.
每天幼儿园还未放学,教室门口和窗口就已经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每次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占据”有利地形,伸长了脖子朝教室里看。儿子上幼儿园小班,了解他当天在幼儿园的表现是我每天的功课。  相似文献   

9.
想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非练就一身过硬的功夫不可。深厚的语文教学功底,犹如高楼大厦坚实的地基,又似参天大树深扎于地下的根须。语文教师的功夫可分为“硬功”与“内功”两方面。先说“硬功”。所谓“硬功”,是指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包括诸多技能性因素,它是支撑教学工作的基石。一个语文教师必须会说标准的普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用新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一些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非语文现象”。它充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逐渐地空泛和虚化。“非语文现象”可以表现为不具有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活动,也可以是无助学生语文学习的教师行为,还可以是无关语文教学的环节。它脱离了语文学习的语言性、工具性、人文性、知识性、社会性、综合性等特点。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引导一位语文教师做过一次实验:同年级两个班同写命题作文《教室窗外所见》,在较好的班级教师只作一般指导,而另一个较差的班级则辅之以“下水”范文。结果,“下水”与不“下水”,效果大不一样,作文水平较差的班超过了较好的班。由此,我深感叶圣陶同志关于语文教师“下水”的谈话是金玉良言,作为学校领导,应该热情关怀和支持语文教师“下水”,鼓励他们向省、地、县刊物投稿。  相似文献   

12.
<正>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学在不断变革中展现出崭新的面貌。在这个变革的浪潮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随之发生微妙而深刻的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常常将教室作为信息的单向传递场所,学生或缺乏参与的兴趣,或背负过重的学业负担。如今,以“双减”为指导思想的语文教学策略,将焦点回归学生的主体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本文将探讨在“双减”政策下如何以教师为纽带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实现课堂“提质减负”的目标。通过坚持主体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原则,探索一种更具启发性和有效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日记本风波早读课铃声响了,符辉疾步迈进初三⑵班教室。同学们一一进来,邻座邢小芳意味深长地朝他送来一瞥。教室里琅琅的书声响起来。语文陈老师瘦高瘦高,慢步踱进教室,走到讲台上时,一转身,眼镜后那一双微眯的眼发出狐疑的光,直射向符辉。符辉心里咯噔一下,慌乱地翻开抽屉去找语文书,这时,他突然发现,抽屉里那本成天陪伴自己的天蓝色日记本不见了……  相似文献   

14.
营造民主和谐的科学研讨气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交流环境。传统的教室布置往往是“秧田型”,教师高高在上,学生隔着讲台坐在下面,仰着头,听教师宣讲。在这种布局中,教师处于主宰地位,学生处于与之对立的位置,如此环境,是很难营造出理想的研讨气氛的。在小学自然教学中,比较理想的教室布置是“板块型”或者“圆圈型”。尤其是研讨时,我喜欢“圆圈型”,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教师与学生围成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你拿着课本走向教室,在教室门口听到学生说:“太好了,这节是语文课!”那你的心情一定无比快乐,一定会觉得当一名语文老师的感觉真好。长期以来,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学习效率低下,一直成为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究其原因,在于不少语文教师将语文教育局限于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一、“网上教室”的构成及功能1.“网上教室”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传统的“教室”是指学生专用的学习房间,它为学生提供听课、看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作业练习、考试测试及教学信息发布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与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如果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传授知识的环境,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调节教与学,实现网上虚拟的“网上教室”。就需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传统“教室”的学习环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与教师传授知识的“虚拟的场所”。实验证明:利用现有的条件和技术是完全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 ,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多种渠道巧妙地引入课文学习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读书 ,这是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的有效做法。在教学中 ,我注重对学生激疑引思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 ,自悟自得 ,从而提高读书效率。紧扣“题眼” ,整体感知。“题眼”是文章灵魂的窗口。我们若能透过这一窗口 ,突破开去 ,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珍贵的教科书》一文 ,教师可以紧紧扣住题眼“珍贵” ,设问 :“珍贵”是什么意思 ?几捆教科书为什么那么“珍贵” ?紧接着引导学生读文…  相似文献   

18.
李建新 《现代语文》2008,(11):151-152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和信息加工理论,组织高中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属于学科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范畴,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感悟性等特点。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师组织、促进、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学生一道开发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9.
张元进 《教育文汇》2008,(11):37-37
教室,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重要空间,更是语文资源大“宝库”,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开发利用,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借助于语言这个中介物质,实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立足于21世纪的前沿,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正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等弊病,要探索出一整套的完备、科学、实用的具有鲜明民族文化个性的语文教学训练体系。突出语文学科的文化特色,正是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惟一出路。因此,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我们应该从应试教育的狭隘思想中走出来,换一种眼光看待新时代的语文教学。要让语文教学具有它应该具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