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伴随网络舆情集群行为的产生,对社会、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发生在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群体性事件,具有和社会化群体行为不同的特征。基于"共享心理"视角,准确定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分析影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要素,为预防和引导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行为,以及高校的舆情网络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提供较为合理的依据,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空前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大学生网络群体性爱国行为成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网络政治现象。在致力于营造祥和社会氛围的背景下,如何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网民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正常抒发,采取理性的态度和行动来反击某些反华言论和行为,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预案和应对机制成为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贺锋 《家教世界》2012,(24):150+149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高校的内外部教育环境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其中网络群体性事件就严重的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和社会稳定。文本通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简单介绍,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以期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爱国行为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本文试从大学生网络爱国行为方式,特点入手,分析大学生网络爱国行为,提出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爱国行为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从而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的网络表达.  相似文献   

5.
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日益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着引领大学生树立爱国情怀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多元化社会思潮消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传统话语体系制约爱国话语创新、个体认知偏差导致非理性爱国行为等现实困境.针对困境,解决问题,加强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需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吸收网络话语有益因子,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提高网络爱国主义法律意识,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切实增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境遇下,泛滥的信息降低了爱国行为的有效性;情绪化的表达消减了爱国行为的理性;群体性的偏好制约了爱国行为的广泛性。引导本科生党员网络爱国行为理性发展的对策:稳定、良性互动的校园媒体和舆论生态是前提;强化党内经常性教育促进引导对策的长效性;准确把握群体情绪促进引导对策的合理性;有效改善情境促进引导对策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的背景下,“人肉搜索”催生了大学生网络自发秩序行为研究.当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人肉搜索”是典型的自生自发秩序、作为网络自发秩序行为的“人肉搜索”需要何种规则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和学理思考,深化对大学生网络自发秩序行为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丁慧民  任敬  马文静 《文教资料》2011,(11):228-229,186
作者通过对随机抽取的安徽三所"211"院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对于大学生"粉丝"群体的消费心理、文化社区互动、网络群体性事件和极端粉丝行为的相关特点进行了总体的描述和分析,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粉丝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影响模式下具体系统的导引方法。  相似文献   

9.
涉及国家、民族的重大政治事件发生时,大学生在表达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科学爱国、理性爱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在科学界定爱国主义概念、系统梳理大学生在重大政治事件中的爱国表现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信息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特点,甚至与传统价值观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偏离。高校应在加强网络道德、爱国和信念教育,加大网络信息监管,提高大学生信息选择和鉴别能力三个方面下功夫;从理想信念、政治信仰、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四个方面引导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网络信息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道德品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爱国意识——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世人的关注。文章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整体较强。但由于社会、教育、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热情有所下降,另外一部分大学生爱国意识和行为差距较大,不够理智。因此,我国大学生整体的爱国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2.
刘欣 《教育探索》2008,(5):116-117
大学生网络行为对其心理造成了许多危害,主要表现为:影响了大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和强迫心理;引发了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危机和价值观偏差与道德失范。应该加强网络技术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网络行为的教育和心理教育,加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步入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表现出一些群体性的行为特征。这种行为特征十分鲜明,对其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对于维护高校稳定及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大学生群体的行为特征,为高校维护稳定工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的稳定与高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以往我们对大学生习惯于用教育的方式进行思想引导,用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其行为,一旦有群体性事件发生,在处置实践中就显得非常被动。采用危机公关手段,对大学生这个群体在群体性事件和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及行为特征进行调整和教育,对于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理性爱国不是冲动爱国,不是从人的直接感官出发来表达思想和行为。在当前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理性爱国思想意识,立足于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肯定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帮助大学生构筑符合时代特色与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理论联系实际,为大学生爱国教育营造良好的、适宜的环境,从理性的角度实现对学生爱国教育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试论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爱华  曾秋菊 《陕西教育》2009,(7):252-253,249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从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和影响出发,结合黄河科技学院的实际,提出创新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方法,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等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对大学生群体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识别和量化了同侪效应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剔除其他个体特质的影响后,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参与的同侪效应显著,建议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机制应为"堵疏并举、以疏为主"。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网络中如何规避网络弊端,弘扬网络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爱国的引导,构建良好的引导机制,已经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网络互动能力不断增强,加大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本文通过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点,将其分为生成、爆发、扩大和消亡四个发展阶段,并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在高校迅速的普及,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多维环境、教育方式方法、教育载体选择应用、教育效果评价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前所未有地影响着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思想观念、政治素养、价值取向、个性心理、修养品质、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养成。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分析,梳理网络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归纳网络心理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初步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模型,也就是在校园网络环境、网络受众群体心理两个维度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