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琼斯曾说:"人类的未来取决于不断地创新。"作为教师,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创造力的多元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创造力表现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它要求并启发教育者去发现学生创造力表现的各个方面,识别他们多种多样的创造潜能,树立多元创造观,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王安爱 《考试周刊》2011,(38):95-95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曾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显著标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3.
"整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了环境,可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创新源于问题,创造、发明往往是在实践或理论中发现了问题,进而引发人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显著特点。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也更重要。所以,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这是一嘎每住教师都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宋进 《考试周刊》2011,(18):102-102
我们在新课标的数学教学中,不应只是简单地灌输,而应努力设计好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知识。教师力求做到不是"教",而是"引"。变被动地教为主动地学,变教师唱主角为师生互动互教互学。数学教师必须立足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创造能力来设计数学教学活动,以达到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让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小燕 《广西教育》2011,(16):38-38
游戏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趣"中练;有价值的游戏还能促使学生去发现,引领他们去体验,带领他们去尝试,激发他们去创造。总之,学习和游戏是小学生生活的两大主题;把游戏和学习结合起来,可以增长学生的才干。  相似文献   

8.
体验了一个学年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数学课程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肖荣 《教师》2014,(13):35-36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的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教育要进入课堂,从要素上讲,教学必须做到以"问题"为主线,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一、设置目的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许彩芳 《考试周刊》2011,(18):85-86
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并且"再创造"的过程必须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去完成的,而不是任何外界所强加的。在数学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使学生以自己获取数学的态度来建构他们的数学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情意相融策略在实施"再创造"教学中可以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爱民 《考试周刊》2011,(80):40-4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思维的基础在教育,语文学科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其间蕴含着大量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因素。教育者必须是创造者,教师本身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素质,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产生"创新"火花。下面我谈谈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有疑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13.
姚宏强 《成才之路》2010,(29):100-100
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是靠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翻阅学生作文时,你会感到,千百万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千篇一律的"精神套路""思维模式"和"表达范式"。过死的框框条条、法规戒律,  相似文献   

14.
郑素萍 《教师》2012,(15):103-103
英语教学中我们倡导要正确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它并非让学生"创造"出某种新的语言形式,而是促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突破已有的英语知识,不断吸收掌握和运用新的表达形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认知内驱力。课堂教学中教师促使学生尽可能地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让他们发现原有的不足,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去探索,发现更准确、更地道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陈英兰 《考试周刊》2010,(38):67-67
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人类现在所处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这一时代的最特色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创造、补充、回味和评价,这种"无"的正确运用,会生成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有"。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把教学过程真正变为学生学习创造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适应时代和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课前精心设计,课堂上巧妙地提出疑问,激励诱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归纳总结知识的全过程,学会对知识进行梳理和组合,理清知识脉络,揭示知识的本质规律;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写出问题的分析过程,设计好解题计划,并且尽可能地把这些学习过程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是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的体现,凸显出鲜明的个性风格,其特征的形象性,个体性和模糊性,使文章呈现出许多虚点。语文教师应抓住文本中这些虚点,大胆引导学生去挖掘,去想象,去拓展。于"无字之处"补白,于"以虚代实处"审美,于"戛然而止处"想象,于"主旨开张处"拓展。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现代创造理论表明,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技能不是靠传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创造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脑风暴"后的"顿悟"。因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开放式化学实验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开放环境,创造出主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如何实行"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实验中借助开放式问题引领学生探究,深化思维;推行半开放的"分组实验"和"边讲边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依托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备考实力3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