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法律职业是以通晓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为基础的职业,法律职业化是司法权的独立性、专属性和技术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化的基础工程,在实践中其与法律职业化出现了一定的背离,这导致我国法律职业化进程发展缓慢。必须从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的整体性出发,优化我国法学教育模式,其核心是大学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二元教育结构。要夯实法学本科教育,完善法律硕士教育,强化法律职业教育,从而为法律职业化提供具有稳固职业操守、系统法律知识、扎实法律技能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2.
李学勤 《职教论坛》2012,(14):86-88
法律高职教育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性,而职业针对性是高职教育的核心.我国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就业质量不高,职业化建设与发展面临很大问题.考察了法律高职的职业化教学效果,以及现存的问题,探究法律高职院校职业化建设的出路.以此对法律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教育的选择、总结、重构提出建议,从而构建更加务实的技能体系、知识体系,使法律高职职业教育深度推进.  相似文献   

3.
法律职业化发展的法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职业化是社会法治化的基础表象,本文借助对法律职业与法制现代化的理论诠释,揭示法律职业与法制现代化的互动关系;进而对法律职业化需求的形成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在当代中国法律职业化发展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法律职业化成为法律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我国法律职业化的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法律人员职业伦理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法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提上法治建设的日程。诊所法律教育能提高法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能够培养法律学生的主体精神、责任意识和服务态度,而这些正是我国现阶段法律职业者严重缺乏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真理、人的本质、人的形态的历史等问题被自由提出和讨论的地方。法律是作为一门科学在大学中被教授和研究的,我国大学法律教育应当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为背景、以法律专业知识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导向、以职业伦理培养为内容的综合性教育。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虽然使大学法律教育面临着全面职业化的强势导向,但是,大学法律教育绝不应该沦为纯粹的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司法考试培训机构。  相似文献   

6.
法学教育的职业化转向已获认可,技能成为备受关注的主题。在法律实务中,非诉业务伴随经济的发展有超越诉讼业务的趋势,我国法学教育应重视非诉业务。非诉法律职业技能可分为四个方面:咨询;法律、案例、信息检索与综述;文书起草;谈判。我国法学教育界可与职业共同体共同努力,实现在非诉法律职业培育上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职业化是法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法学的产生是以职业法学家的出现为契机的。法律职业化的背景下的法学教学更需要结合职业化本身的特点对法学教学进行改革,如果缺乏训练有素的专家的决定性合作,就不可能有正式阐述的法律。本文将主要阐述法律职业化背景下法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法律职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现阶段基本形成了法律职业阶层,但尚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与现代法治要求相契合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已成为当代中国实现法治的关键。我们需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着重从制度建设、思想观念培养等方面着手,构建一个完善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法律作为实践性学科,在职业化背景下需要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我国法学教育的固有体制与法律职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并呈现出强烈的改革诉求.法学教育的目标应该以培养职业人才为主,同时以司法考试等职业要求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律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法学人才,法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当今社会的发展使法学人才走向职业化道路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我国的法律教育应该跟上时代发展潮流趋势,为国家培养法律职业化人才,让法律专业的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法律教育的职业化要求法学教育要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目标,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结合司法考试,提高我国法律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化水平,为我国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法律人才。本文结合法律教学实际,对我国法律教育的职业化发展作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法律职业化时代,要求法律职业人员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广博的法学专业知识、较强的法律思辨能力与实务技能,法学教育应正视法律职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转换教育体制,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以司法考试为契机,顺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努力提高法学教育质量,为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切实推进,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相较从前得到了长足发展,法治状况以及人民对法律制度的满意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若要能够切实有效推进法治进程,国家仍旧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而与人才息息相关的莫过于法律教育.就当下而言,我国的法律教育更多是着眼于理论的教育,而忽略了对于学生职业理性的教育和培养,导致法律人在践行法律的过程中失掉了法律人应有的法律理性,缺失了身为法律人最为宝贵的精神.如何能使法律人的职业化发展取得更加全面的发展,通过反思后认为,除了理论教育的深入,同时也应树立法律人的理性.  相似文献   

13.
论美国法律教育的职业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律师为主体的法律职业阶层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对美国法律教育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职业性成为美国法律教育的显著特征。美国职业性法律教育突出表现在法律教育的目标与功能、法律教育的体制、内容与方法、法律教育的管理与评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是培合格人才,开展法制教育,弘扬法治精神的主要阵地之一。本文在对校园法律文化建设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法律文化建设现状,提出了应通过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法律文化建设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化”特点、建立“德法并举”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等方式来加强高职院校法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郭剑平 《高教论坛》2020,(11):10-14
我国法学教育面临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法科毕业生与法律职业相脱节、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困境。这些困境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法学院校对法学教育目标定位没有达成共识。在新时代背景下,法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这一目标定位已成为我国法学教育的共识。法学院校在践行这一目标定位的过程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学生法律技能训练、补足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丰富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来推进,从而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6.
法治实践要求执业者具备法律职业伦理,律师职业伦理的缺失凸显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的脱节。具体再现为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关课程设计、法律职业的准入机制与法律职业伦理塑造相互脱节。因此,重塑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必须确立职业伦理教育在法律卓越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构筑合理的教育方案和科学的教材体系,完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评估机制和法律职业准入机制,根植法治理念以孕育法律职业伦理的成形。  相似文献   

17.
雷雯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9):73-7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素质的职业法律人才,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因此法律职业教育必须树立专业素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一体化的教育理念,使职业教育贯穿法学教育的全过程,依据不同层次法律职业的不同要求,建立分层次、分阶段递进式的法律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职法律教育是高等法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高职法律教育与法律本科教育的对比分析,认为高职法律教育要在高等法律教育体系中立足,首先必须找准其自身的定位。笔者通过对高职法律教育自身定位的分析,提出高职法律教育应围绕着法律职业技能教育展开,着重培养法律辅助职业人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叶肃杰 《考试周刊》2008,(23):129-131
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从一开始就有着不解之缘,法律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法律职业则决定了高职法律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法律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内在动力.法律职业具有区别于一般职业的特殊性,也正是此特殊性决定了法律职业教育区别于一般的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环境危机是人类发展面临的三大危机之一。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者,应该受到相应环境教育。目前对高校大学生而言,环境法律教育对于实现环境教育的六大目标而言将更有指向性与针对性。但目前大学生环境法律教育存在环境法课程开设率较低且缺乏可持续性;高校对大学生环境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相关的环境基础理论没有夯实;缺乏环境法律职业训练等一系列问题。相应的解决方式是"两个结合":环境法律职业训练与环境基础理论知识相结合;课堂内的环境法律职业训练与课堂外的环境法律职业训练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