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隽一 《天中学刊》2011,26(4):51-53
历来学者探讨《文心雕龙·养气》篇主旨多从"气"的渊源与流变诸问题入手,围绕"气"的本体展开论述。其实刘勰对"气"的本体的相关论述已经从不同角度在《神思》、《体性》、《风骨》等篇中基本完成。《养气》篇主旨实则是将"养气"视为作家创作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展开论述,强调的是作家创作之际要保养充沛的创作体能以达到并保持流畅的创作状态,重点在谈如何"养"气。  相似文献   

2.
"养气"说是中国文论中重要的理论范畴。刘勰首次将"养气"运用于审美艺术的评判之中,使之变成一个纯粹的美学概念。但是,对于刘勰的"养气"说的内涵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究其质,刘勰的"养气"说的内涵应该概括为:通过保养精力、保养精神,使作者在创作时达到一种直抒胸臆的自然状态。即刘勰的"养气"说应包含三层意思:保养生理之气、养神以及使作者在创作时达到一种直抒胸臆的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3.
朱筱园的“气论”内涵与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庭珍的"气论",集中国古代"气说"之大成,建构起从养气、炼气的理论基础到具体内容、方法;从文学创作的"真气"说,到艺术鉴赏诚中形外之"文气"论等,是较为系统,较为完整的"气说"理论。  相似文献   

4.
刘勰养气思想中的"气"属于自然体气、生理之气的范畴。其"养气"思想包含有两个突出特征:第一,保养好体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不要过度劳神苦思;第二,强调气的个体差异性,顺势利导,不要勉强。养气思想的提出与汉魏以来社会动乱、朝不保夕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汉魏以来崇尚"养生"的社会风尚以及个体意识的觉醒等几方面只有渊源关系。刘勰"养气"思想至今依然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值得潜心品味和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5.
刘勰《养气》篇提出“养气”说的思路重在“养”与其在《原道》篇中提出:“自然之道”是吻合的。“养气”以作自然逍遥的态度、自然而为的方式而养自然之气。刘勰的“养气”说在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道和魏晋曹丕的“养气”说和“气”说的基础上确立了“养气”的实质和特征,具有重要的创作论、作论、批评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陆游养气说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同时,又借鉴了道家养气观念,在承继前人基础上有新的创获,由对道德品行的要求扩展到文学批评尤其是诗学批评领域,由文“以气为主”拓展为诗“以气为主”,由治心养气的诗学主张延伸出“悲健”的美学风格,突破了传统养气论的诗文界限,在中国诗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养气》篇的疑点是关于"气"的内涵,刘勰"养气"的基本含义是作家要保养体气、血气或者精气,具体包括"养心"、"练心"、"养神"、"养性"、"养志"五层意思。  相似文献   

8.
气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苏辙作为古文大家对气有着独特的理解。本文着重分析了苏辙文艺思想中的养气说,内容涉及苏辙所论之气的内涵,养气的方法与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勰《养气》篇提出“养气”说的思路重在“养”与其在《原道》篇中提出 :“自然之道”是吻合的。“养气”以作者自然逍遥的态度、自然而为的方式而养自然之气。刘勰的“养气”说在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道和魏晋曹丕的“养气”说和“文气”说的基础上确立了“养气”的实质和特征 ,具有重要的创作论、作者论、批评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古代文论家认为,"养气"是文学创作的前提和基础,而"虚静"是养气的方法和途径,二者相互调和。刘勰《文心雕龙·养气》中的"养气"说和"虚静"说从道家顺其自然、清静虚无、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出发,论述了作家创作的生命状态和审美心理准备,说明了"养气"和"虚静"在生命和谐和审美创造的有机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刘勰将"养气"概念引入艺术哲学范畴,从新的角度扩展了"养气"和"虚静"的外延,也丰富了其内涵。  相似文献   

11.
阅读养气     
从青年到中年的几十年间,除亲朋好友之外,接触和交往过的人也不算少了,但能让人长久记住的,大都是那些知书达礼的气质优雅者。这让我坚信读书界常说的一句话:阅读养气。"养气"之"气",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作风习气。养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立德修身的过程。"养气"当然贵在于"养",而"养"的根本途径就是"学习"。唯有学习,才会让我们不断地"懂得"。每一部经典著作的背后都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写作者。他们在著书为文时,无不释放出自己的学养之气。曹丕就曾  相似文献   

12.
本试图详细考察《心雕龙》中的“养气”说与魏晋玄学的关系。本认为,《心》的“养气”说与由孟子“知言养气”而来的气说完全不同,它不是从精神方面而是从生理方面立论的;《养气》篇的基本宗旨是创作过程应该因任自然而不要强作妄为;这种以无为论养气的主张,显然受到王弼、郭象等玄学家“无为而无不为”观念以及嵇康“养生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历代文论家对“文”“论”做了论述。孟子“养气说”的“浩然之气”是从伦理、道德等精神方面而言的。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是把“气”区分为“清”“浊”二体。刘勰从他的《文心雕龙》中的《养气》、《风骨》、《神思》、《体性》、《明诗》、《隐秀》等篇里“气”的基本含义中,引伸出“养气”、“志气”、“齐气”、“逸气”、“异气”、“清气”、“秀气”等词义。苏辙认为文章的气势在于作者后天的修养等等。  相似文献   

14.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校长,又该如何养气修身呢?笔者认为,应该根治“六气”,涵养“六气”。  相似文献   

15.
<正> 王元化先生《文心雕龙创作论》认为《文心雕龙·养气篇》表述的是关于文艺创作的直接性的“行文之乐”,“立论之本”与《抱朴子·至理篇:“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的义旨无关。这一说法大概本于范文澜《养气篇》注:“彦和论文,以自然为原则,本篇大意,即基于此”的观点。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又滞于养气理论的表象,没能把握“养气”在文艺创作中,尤其是在艺术思维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和作用,不尽合乎《文心雕龙》的原意。 要辨明《文心雕龙》养气理论的本意,  相似文献   

16.
"养气"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最早发源于对宇宙自然之"气"的体认,经由中国传统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气"的元素论,被儒、道两家各自发展为二脉.然又因魏晋曹丕的融合,始见其一脉两经纬的文艺气论.刘勰在继承前代气论思想的基础上,将其引向文艺批评,形成了以作家为中介,自然之气、主体之气、文本之气--三者回环呼应的循环流动的圆型批评模式.从中也可以窥见出,刘勰<文心雕龙·养气>偏于道家,不废儒家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17.
王船山诠释孟子的"知言养气"章,认为北宫黝、孟施舍、告子等人都是"不动心有道",而孔、孟圣学是"有道不动心"。孟子以持志为本,集义养气、学诲知言而至义精仁熟,自然"不动心",告子等人是在"不动心"上下功夫,而孟子"不动心"是自致的功效。在"心气不二"的气本论前提下,王船山将孟子的持志、集义、养气、知言贯通为一,彰显出孟子心性之学的气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做人,不可忽视读书养气的作用。读书,埋头沉进去,昂首读出来,走进作品人物内心,抒发读后感慨,与名人对话,与未来沟通,是走近历史,走近高尚,期盼幸福,收藏阳光。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纳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自身气足的人,善于融会,善于吐纳,写作时自然就“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相似文献   

19.
艺术主体所养之“气”包括生理之气,心理之气,道德品质、精神人格之气,还包括艺术家创作前的精神状态。艺术主体所养之“气”的不同,转化为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气”就是人对自我本能、自我生命的体察,从而以自我生命去体合宇宙生气流行的大生命节奏。从文艺创作和批评的角度看,艺术家“养气”就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他在力求把握和艺术地表现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20.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身能力,加强自身修养。领导干部修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思想、道德和精神修养,用一句传统的话来说就叫“养气”。“养气”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一种形象比喻。我认为,作为高校的领导者,应该汲取中国古代“养气”学说中有价值的成份,从学习“养气”入手,自觉加强思想修养,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具体来说就是要提倡“六气”(正气、大气、锐气、静气、文气、和气),反对和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