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五七干校"是"文革"时期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放劳动的场所,是毛泽东在"文革"中实践"知识分子工农化"思想具体形式之一.毛泽东的这一思想起源并成功实践于民主革命时期,但在"文革"中却被推到了极端.把知识分子下放到"五七干校"进行劳动,并没能实现思想改造的目的,反而浪费了知识分子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时光.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毛泽东所倡导的"知识分子工农化"思想对于促进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结合,还是具有一定的作用,只是结合的方式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2.
戴厚英在"文革"结束后创作的《诗人之死》《人啊,人!》和《空中的足音》,被称为"知识分子三部曲"。作品审视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在不同时期走过的道路与精神历程,包含着戴厚英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同时,通过"知识分子三部曲",可以了解作家在那个时期的思想历程,认识一个更真实的戴厚英。  相似文献   

3.
反思“文革”中的知识分子,不能不提郭沫若。有人称,作为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成就和失误都达到了他同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程度。成就不好说,他的《青铜时代》、《十批判书》都是“文革”前的产物,“文革”中硕果仅存的《李白与杜甫》一书对杜甫的诋毁,今天看来显然有政治投机的成分;而他的失误的典型性,则随着时光的推移显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4.
"反智主义"是一种怀疑、反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社会思潮.当代"反智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传统的专制主义是滋生"反智主义"的政治根源;现代革命的民粹主义思潮也具有鲜明的"反智"色彩;"文革"更是"反智主义"登峰造极的混乱时期.新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1980年代知识分子物质生活水平的贫困、1990年代全社会世俗化思潮的高涨以及"后现代""反文化"思潮的逐渐流行,都使得"反智主义"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分子阵营中的"反智主义"与社会上"无知者无畏"心态的交汇对于知识异化、知识分子庸俗化的激烈批判显然具有警世意义.在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年代里,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异化必然导致人文精神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倡导者;甘于奉献,努力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近三十年以来"文革"题材小说在叙事上所经历的从政治化向去政治化的转向中的重要策略性元素.在去政治化转向中,文化自身的意义与功能也在发生相应转变.这一现象既说明文学叙事对"文革"认识的日渐深化,也说明人们对"文革"的叙事态度也在发生着具有根本意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象形"会意"作为汉字造字基本规律,其所蕴含、孕育的思维形式,乃是中国传统理论思维模式的滥觞和原型.其对传统文化内在而深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儒家多偏重运用象形思维模式,道家则更多体现为会意思维.偏重并非只有,"象形"会意"的互补,亦可视为中国传统特有的归纳和演绎.整个传统理论根本上正是"象形"和"会意"思维模式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非宗教大同盟"运动是激进主义知识分子发动的,他们继承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中的理性与科学口号,结合即将兴起的国民革命,又赋予其反帝和维护主权等民族主义意义,并以群众运动为形式。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则突出个人信仰的地位,具有反群众运动的倾向;文化保守主义者对宗教的合理性予以认可,对儒家文化的价值与地位予以维护。"非宗教大同盟"运动深刻反映了五四以后知识分子思想的分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共知识分子"论泛起于20世纪90年代."独立"是它的本质特征,"批判"是它的外部表征,做公众的"意见领袖"是它的根本要求.在对待知识分子与党的关系、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上,"公共知识分子"同广大知识分子的立场是根本对立的.在当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欲掌握"话语霸权"、成为独立的"意见领袖"的"最热切希望"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局势动荡和思想界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欲建立文化领导权就需要培养一批"有机知识分子",延安鲁艺应运而生。延安鲁艺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无产阶级的"有机知识分子",生产了一大批至今还广为人知的艺术作品,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化对“文革”的支撑与推延作用及其有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革”政治化为“革”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上的合法性,它在一定时期内对“革”起到强烈的支撑与推延作用。但是,由于“革”政治化自身及其所支撑的政治实践的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决定了它的支撑与推延作用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白毛女》的原型批评尝试,试图揭示其政治话语遮蔽下的民间原型特质并从原型视野审视其文化内涵,揭示其文本所体现的政治力量、民间文化和知识分子写作交融的文化多重性,以期使它具有现当代社会文化关怀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来分析贾平凹的小说《古炉》,会看到小说描写了古炉村"文化大革命"中的残酷历史。人性的"爱欲本能"在"文化大革命"政治与意识形态之下遭受了压抑与扭曲,导致人的"死亡本能"发展为对他人的攻击、仇恨与残杀。人的"死亡本能"打着"革命"的借口,使之成为实现自己利益与野心的场域。在对爱与死本能的反思中,只有在心理上解除对人的压抑,才能给人以自由与尊严。  相似文献   

14.
红卫兵组织是“文革”期间有亿万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中最早的群众集合体。本文通过对“文革”时期福建省红卫兵组织的考察 ,主要从红卫兵组织领导机构、组织建制、成员政治倾向与构成、红卫兵组织的名称等几个层面 ,探析红卫兵组织一些带有典型意义和价值取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后李锐、韩少功的“文革”题材小说以民间视角来反思“文革”历史,具有双重意义内涵:民间苦难与民间伦理是对“文革”意识形态高调的戳穿与消解,民间的藏污纳垢、愚盲昏昧又使之成为“文革”专制和迷信的基础和土壤。这样的“文革”叙事走出了80年代道德主义和启蒙主义的局限,揭示了“文革”历史的复杂性、多样性。与此同时,真诚而理性地还原底层社会的生存形态,传达民间的意义和声音,也成为这个时代一部分知识分子寻找和建立精神归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新文化在20世纪30—40年代发生了新变,主要是新文化与风起云涌的无产阶级运动和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密切的联系。这一变化主要由毛泽东带来的。毛泽东以实践理性思想从政治上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隐藏的社会政治革命的维度突出来,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精神作了合乎时代要求的改造,或者说重构。他还从文学上以《在延安文艺产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范本,将文学革命化,强化了文学的组织原则和党化特征。这些改造一方面受当时抗战大环境影响,更主要是受毛泽东本人的个性气质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遵宪青年时期经历了太平天国战争和四次科举落第,这些事件加深了他对晚清腐败政治的体验,也触发了他对封建文化弊病的批判,这主要表现在:他批判言、文分离的语言文字制度,批判腐朽的科举制度,并提出了言文统一的诗歌创作主张。对旧文化的强烈批判成为青年黄遵宪思想的主要特色,这对50年后五四新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化大革命”在1966年的迅速发动与当时中国的思想化状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平均主义价值观念的重新扩张,构成了民众参与“革”的驱动力;个人崇拜的滋长和盛行,提供了“革”发动的重要政治资源;“革命的斗争哲学”构筑了“革”发动的思想基础;“左”倾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革”发动的理论基础;从众心理的影响,对民众参与“革”起了重要的推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文脉传承关系角度,提出对比干文化与妈祖文化深入研究的必要性。从历史发生学角度,分析比干文化与妈祖文化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源流关系,并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出发,阐述比干文化与妈祖文化的传播继承关系,提出比干文化与妈祖文化联动研究对文化、经济、旅游、政治等方面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陕西本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本土文化资源丰富,涵盖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文化资源,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高校应巧妙地挖掘利用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实现陕西本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