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师生的互相尊重、平等以及建立于这一基础上的平等交流。其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的情感能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得到合理的迁移,从而实现对学生心理个性、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指导。我们知道,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严管,强调纪律,把听话当成是好学生的重要标准。因为一向强调顺从,因而中国学生更内向,更难向他人吐露心声。所以,在平等相处、相互交流这一问题上,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如何使学生说出真话,交出真心。通过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我认识到了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因而在任教的几年中,特别是在培养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纳入新课程体系之中。随着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强调课程资源的合理应用,强调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切实推进教育现代化,我  相似文献   

3.
傅任敢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青年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年教育的意义方面,他强调青年接受教育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青年教育的目标定位上,他强调“完人”培养;在青年教育的内容方面,他不仅重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强调要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择业观的指导;在教育方法上,他强调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重视读报、演说以及参加社会实践,同时还强调激发青年学习的积极性和保障青年学生的学习环境.这些富有特色的教育主张对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青年择业以及农村问题解决仍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许多同志强调教师教好学生必须要有爱。这种爱应当具有时代的、阶级的属性。我是很赞成这种见解的。也有的同志强调,教师爱学生如果能象母亲对孩子那样爱,教育就会成功了。我以为,师爱和母爱不同。中国有句成语叫“严师慈母”,对一方面的希望是慈,对另一方面的希望是严,不正是师爱应当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在语文教学探索的过程中,我接触到读经教育,发现古老的中国智慧经典中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就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礼记·大学》中就一直强调"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君子慎其独也",就是在强调思想品质的重要性。我把经典《学庸论语》引入我语文教学中,引进我的班级管理中,激发学生人性中向上、向善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一、近些年,在对现代教育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各自列出一些相互对立的特征的论述方式。如在教育目的上,传统教育强调知识技能,现代教育强调能力和素质;在教育过程上,传统教育强调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规范学生行为,现代教育强调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和自觉行为;在教育结果上,传统教育强调对确定性知识的掌握,现代教育强调创造性的发展;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统一性和标准化现代教育强调个性和兴趣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传统教育强调教师对教育过程和学生的控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等等。这种论述将上述所谓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把人真正当人,确立以人为目的的教育.只有这种教育,才能使人的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人本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强调师生之间人格平等;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强调确立师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从而以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并具有健康人格和个性以及创新精神.依据人本教育的内涵,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实施人本教育过程中我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人文精神的复兴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以人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目的,强调具有人文思想的生命教育,强调加强新道德教育等等。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我认为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单正成 《考试周刊》2012,(15):58-59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体现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做法。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往往过分强调掌握和记忆已有的知识.很少引导学生发掘和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多年,结合我从事工作以来的经验,我在本文中谈谈我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一结浅见. 信息技术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同时强调其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信息技术教育又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迅速、系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1.
一、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虽然提出过“当仁不让于师”,但真正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育与教学中无原则地服从教师的权威.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过程和作用,忽视了学生的过程和作用.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其表现: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12.
二十年的差异教育课题研究既成就了我的教育人生,也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差异教育虽然继承的是我国“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却已经克服了“以教为中心”的不足,并且从追求差异教育的教学价值——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教育,走向追求差异教育的人本价值——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差异教育强调“教”为“学”服务,立足班集体,强调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展。然而,我对差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是从生活情境中得来的,所以,教育必须渗透到生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学习的内容上要联系生活、社会和自身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与活动并重。那么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呢?我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来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育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高二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期,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有的学生会感到迷惘,甚至失去信心。我班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一、为什么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学思想政治课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首先是“三个面向”的要求。邓小平指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由于中学教育的基础性质 ,决定了中学教育必须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未来的世界。我们怎么样用现在的教育帮助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去适应未来变化发展了的中国和世界呢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一个世纪前说的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思考。在《我的教育信条》一书中 ,杜威写道 :“由于民主和现代工业的出现 ,我们不可能明确地预言二十年后的…  相似文献   

16.
牟玲 《成才之路》2009,(11):49-49
人文教育的盛衰,与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均衡发展有关。在中国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不少学校过分强调人才培养的知识性、技能性,不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造成一些学生知识技能结构单一,人文底气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经过摸索与实践,我认为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理论包括理想常经主义、进步实用主义和精粹本质主义三大流派。中国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的实践中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化素质教育论、通才教育论三种通识教育的理论。两国通识教育理念的差异在于,美国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务虚、更加强调精英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身需求,而中国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则更加务实、更加平民化、更加强调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教育理想具有片面注重道德发展、以人伦为核心、强调人格的依附性的特点。在初步现代化的历程中,中国教育理想向追求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当前中国教育理想的转变趋势是:转向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独立型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一、倾听他人的发言,虽静犹"动"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叫"倾听着的教育",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倾听学生"。我觉得还要倡导"学生倾听学生"。只有这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07,(8)
在创新教学中,强调教师做引导者、促进者。创新教育强调教师在提高学生素质过程中的主观努力,关键在于教师不能墨守成规,重点在于教师的努力创造。因此,我着重从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和师生关系两方面来具体阐释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