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这篇小说里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一艺术形象,而且还成功地塑造了一群麻本不仁者的艺术形象——“短衣帮” 《孔乙己》一文中作者多次写到“笑”:“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孔乙己的“君子固穷”“之乎者也”之类的话语,常常“引起众人都哄笑起来。”孔乙己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是在别人的笑声中出场,又在别人的笑声中走向死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孔乙己高大而懦弱的身躯出现的,是无尽的嘲笑之声,孔乙己迂腐,麻木的变态性格及其病态身份,“是这样的使人快活”,以致使这小小的“咸享酒店”常常“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咸享酒店的笑声构成了小说喜剧式的氛围,从而更反衬出孔乙己这个黑暗时代殉葬品命运之辛酸和结局之可悲。小说从头至尾的许多笑声,除了“一副凶脸孔”的掌柜和“赶热闹”的孩子们发出的外,最多的是“短衣帮”的“哄笑”.孔乙己是在他们的笑声中来,又在他们的笑声中去的.他们笑孔乙己的  相似文献   

3.
《孔乙己》文字不满三千,但“笑”字却出现了十好几次之多。我们从“长衫主顾”和“短衣主顾”的笑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了他们的精神状态以及他们对待孔乙己的态度。“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接着是“故意的高声”地揭孔乙己心上的伤疤,使他现出种种窘态,陷入尴尬狼狈的境地,以“引的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偷丁举人的东西被打折了腿,他们对丁举人的残暴行为不置一词,却一味  相似文献   

4.
读《孔乙己》,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教《孔乙己》,正像品尝一盘略带苦涩的茴香豆……一、他从笑声中走来小说以“笑”贯穿全文,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一“笑”,既造成了悬念,又笼罩全文。笑声中走来的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不伦不类的样子,鲁迅先生只有在悲愤中才能勾画出来。而看客、酒客的笑便只徒有其表了。他们笑他脸上的伤疤,笑他以“窃”换“偷”的狡辩,笑他没有进学甚至笑他没有名字。由外到内毫不手软地揭开他内心的伤痛,直到有人哄堂大笑为止,这笑声也就成了与茴香豆同根的调料了。这笑声中,短衣帮的笑最具魁力,他们近乎是刁钻的、“不见黄河不死心”的笑,非要把孔乙己剥个体无完肤不可。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其品行未必比孔乙己高,笑的过程简直就是“同室操戈”,实质就是“受害者”笑话“牺牲品”。如果说短衣帮的“笑”是愚昧的、无知的,至少是无聊的,那么咸亨酒店老板的笑便是另有所图了,他已把孔乙己当成了类似茴香豆的下酒料,是否可以理  相似文献   

5.
读《孔乙己》,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教《孔乙己》,正像品尝一盘略带苦涩的茴香豆……一、他从笑声中走来小说以“笑”贯穿全文,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一“笑”,既造成了悬念,又笼罩全文。笑声中走来的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不伦不类的样子,鲁迅先生只有在悲愤中才能勾画出来。而看客、酒客的笑便只徒有其表了。他们笑他脸上的伤疤,笑他以“窃”换“偷”的狡辩,笑他没有进学甚至笑他没有名字。由外到内毫不手软地揭开他内心的伤痛,直到有人哄堂大笑为止,这笑声也就成了与茴香豆同根的调料了。这笑声中,短衣帮的笑最具魁力,他们近乎是刁钻的、“不见黄河不死心”的笑,非要把孔乙己剥个体无完肤不可。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其品行未必比孔乙己高,笑的过程简直就是“同室操戈”,实质就是“受害者”笑话“牺牲品”。如果说短衣帮的“笑”是愚昧的、无知的,至少是无聊的,那么咸亨酒店老板的笑便是另有所图了,他已把孔乙己当成了类似茴香豆的下酒料,是否可以理  相似文献   

6.
例如:学习《孔乙己》一,中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说起,以下写到一连串的笑,特别是两次写到“大家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根据以上可知。整篇小说简直是用“笑”贯串着的,“笑,实际上是作精心构思的“眼”。教师可提问:“那么中这样写用意何在呢?  相似文献   

7.
黄天铨 《现代语文》2006,(12):41-42
六十年代初,叶圣陶就在章中指出:“《孔乙己》的写作“从‘才可以笑几声’说起,以下一连串说到笑”,“这篇小说简直是用‘笑’贯串着的”[1]。以后,不断有研究在章中论及《孔乙己》中的“笑”,概括其观点,大致有三:一种认为《孔乙己》就是通过“(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反而遭来阵阵哄笑的畸形现实,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社会下层人民群众思想昏沉、精神麻木的严重问题”[2];另一种认为“由于孔乙己身上处处散发着腐朽的孔孟之道的臭气,  相似文献   

8.
每当我读完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心头总不免觉得很沉重,这一方面是由于孔乙己最后的结局那样悲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吞噬了无数个孔乙己的封建社会那样无情,那样凶残。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恐怕都会有我这样的感觉的,这正是这篇不朽作品所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影响吧。但是,值得深思的是:表现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主题的作品,却多次地写到了“笑”。例如:“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甚至直到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完最后一次酒,用双手“慢慢走去”的时候,给他送行的仍然是一阵“说笑声”。作者这样写,究竟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赵正奇 《商洛学院学报》2010,24(3):F0003-F0003
果戈里说过,喜剧是一种艺术,引起笑的矛盾,应是社会生活矛盾的必然反映.<孔乙己>全文有十二处写到"笑",有附和的欢笑,有随便的众人哄笑,有旁人的说笑,更有幸灾乐祸的嘲笑.在不断爆发出来的笑声中,孔乙己的迂腐没落的悲剧性格得以深刻揭示,写出了他周围群众的冷漠麻木.我们讨论欣赏笑的艺术,把握小说主题和人物性格,对于理解鲁迅的战斗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笑”,是人之常情。文学作品描写笑声,屡见不鲜,不足为奇。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描写“笑声”,却能显示出一种奇特的艺术工力,对构思全篇、刻画人物、表现主题,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小说主要是写孔乙己的命运的。从全篇的结构层次来看,很明显,孔乙己悲剧的故事情节以“笑声”开端(开头三个自然段,通过小伙计的观察来描写咸亨酒店里的“笑声”),在“笑声”中发展(中间五个自然段写了酒客和孩子们两个层次的“笑声”),最后在己受到众人的冷漠,没人谈天,“只好向孩子说话”。小说通过孩子们的笑声,补充刻画了孔乙己心地善良、待人诚恳的性格特征。最后在“酒客和掌柜的谈笑声中,我们又得知他被丁举人毒打,看到了他残废的身体。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显示他的性格特征,在笑声中演完他一生的悲剧,他所演的是下层知识分子被封建制度毁灭的悲剧。最后又在笑声中消失。第三,作者还用“笑声”表达创作意国,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1.
学习《孔乙己》一文,要注意体会下面两点。 一、《孔乙己》中的“笑” 《孔乙己》反映的现实是极其严酷的,笼罩全篇的感情也是郁愤的。可是,在短短2000余字的篇幅中,却有十来处写“笑”。这在刻画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笑”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最后完成其悲剧性格  相似文献   

12.
在鲁迅的所有小说之中 ,《孔乙己》是他最喜欢的一篇。这篇小说以辛辣而略带悲凉的笔调 ,一针见血的反映在封建文化制度的奴役下 ,芸芸众生的麻木不仁、自私冷酷的心态 ,及士人对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产品———“孔乙己”的凉薄。尽管文中的哄笑之声迭起 ,但在读罢此文后 ,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却涌上心头。这种以乐境写哀、以笑写悲的手法 ,使苦人儿孔乙己在走向穷途末路时更显得无限凄凉。深受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戕害的孔乙己 ,在“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思想的腐蚀下 ,本来身材高大的他鄙视劳动 ,幻想用书谋取“颜如玉、黄金屋” ,不…  相似文献   

13.
读过小说《孔乙己》,大家一定会对文中的笑声留下深刻的印象。文中多处写到笑,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为作者的匠心独运。从结构上看,“笑”字贯穿全文。“笑”之一。“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孔乙己所到的酒店——咸亨酒店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课文开头通过对两种喝酒人——短衣帮和穿长衫的介绍,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压抑、沉闷、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等级森严、贫富悬殊、冷酷、虚伪、势利的社会。“我”这样一个刚涉世谋生的孩子便被这样毫无生气的氛围笼罩着,是极少有欢乐的,孔乙己到店引起的笑声对我来说,当然是很…  相似文献   

14.
“学而不思则罔”,阅读当不例外。如果读书不善于思考,则收效甚微,更谈不上提高思维能力。阅读中如何进行深刻的思考呢?首先,要学会选择思考点。一篇文章,内容极为丰富,我们不可能处处都会设疑思考,而要从中选择重点进行,其余“现其大略”,不必深究。例如,初读《孔乙己》,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孔乙己为什么要偷又不赊欠酒钱?孔乙己为什么要教孩子“回”字的四种写法?在读过几遍孔乙己后,我们又可以这样问自己:文中三次哄笑是不是文章的主线?孔乙己的善良为什么都跟孩子有关系,等。经过这些问题的思考,自己一定会加深对作…  相似文献   

15.
从鲁迅的笔下可以看出,孔乙己已经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和存在的价值。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孔乙己可有可无,唯一的价值就是成为当时无聊人们生活的笑料(被笑),并消解在当时人的愚昧麻木、无知无聊的“笑嘲”的过程中。鲁迅先生也曾说:“我的取材多乐于向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把当时人的愚昧麻木、冷漠不仁和孔乙己悲惨命运作为揭示当时“国民劣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综观《孔乙己》一文的“笑”,总共出现了十多次,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类人的不同的“笑”.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在《孔乙己》的教学中 ,发现鲁迅先生反反复复写到人们对孔乙己的笑 ,孔乙己在人们的嘲笑中出现 ,又在人们的笑声中默默地离去 ,人们对他的笑贯穿了他的一生。因此 ,这个笑也贯穿了全文 ,难道这不是这篇课文的“主旋律”吗 ?鲁迅说 ,写《孔乙己》是要写出“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而文中的“苦人”孔乙己 ,人们对他的“凉薄”是通过人们对他的笑来实现的。课文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主旋律 ,通过这样的一条主线来揭示主题的。基于这样的思考 ,我在教学中做了下面三点 :一、让学生找出《孔乙己》中的“主旋律”点…  相似文献   

17.
在鲁迅的所有小说之中.《孔乙己》是他最喜欢的一篇。这篇小说以辛辣而略带悲凉的笔调.一针见血的反映在封建文化制度的奴役下,芸芸众生的麻木不仁、自私冷酷的心态,及士人对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产品——“孔乙己”的凉薄。尽管文中的哄笑之声迭起.但在读罢此文后,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却涌上心头。这种以乐境写哀、以笑写悲的手法,使苦人儿孔乙己在走向穷途末路时更显得无限凄凉。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读《孔乙己》,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教《孔乙己》,却像品尝一盘略带苦涩的茴香豆。“笑”犹如调料,“笑”出了世俗的冷漠,“笑”出了“我”对孔乙己的喜爱,“笑”出了孔乙己的可笑,“笑”出了科举制度的毒害,“笑”出了作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我从“笑”字人手,设计了问题链,进行教学预设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细品味《孔乙己》中对比手法的妙用,真不愧为大家之笔,令人每读一遍都有一次新的收获,实在达到了“言虽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一.对比的广泛性。鲁镇咸亨酒店酒客,即短衣帮和长衫主顾的对比,对两种不同顾客不同侍候的对比,孔乙己与长衫主顾的对比,孔乙己与短衣帮的对比,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与最后一次  相似文献   

20.
上小学五年级时,我的班主任是邓老师.她个子不高,微胖,看起来有50多岁了.她讲话的声音很大,震耳欲聋.她是一个严厉而又慈祥的人. 在一次课堂上,我裤子的裆处不小心被钉子刮出个大洞.我感到既害羞,又焦躁.硬挨了几分钟,终于忍不住了,我便喊了起来:“邓老师,我的裤子烂了.”全班同学哄笑起来,我害羞极了.邓老师大吼一声:“笑什么!”全班同学都静了下来.邓老师说:“男笑痴,女笑怪.你们小时候没穿过开裆裤啊?”邓老师说完,马上让我去寝室.我跑出教室,不料被路过的校长看见,他也笑了.我不管了,飞快地跑进寝室换上一条短裤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