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点备课”以转变“教学服务职能”为切入点,改变了以往将“参考书提示的教学重难点”作为备课前提,以“教师对学生情况的猜测”作为备课基础进行教学线条设计的做法,把“了解学生生活经验、知识技能基础”放在了教学设计的首要位置,将“参考书提示的教学重难点”赋予了个性化的理解与处理。  相似文献   

2.
“以点备课”以转变“教学服务职能”为切入点,改变了以往将“参考书提示的教学重难点,,作为备课前提,以“教师对学生情况的猜测”作为备课基础进行教学线条设计的做法,把“了解学生生活经验、知识技能基础”放在了教学设计的首要位置,将“参考书提示的教学重难点”赋予了个性化的理解与处理。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语文教学的备课尤为重要,这是大家早已明了的道理。一般说来,“教学设计”通常被教师理解为“课前备课”,是指课前教师的准备。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但是,课前怎样备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前备好的课到了课堂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往  相似文献   

4.
对教学文本的解读,可以根据时段与主体的变化,分为备课解和导学解读。备课解读是上课前教师准备教学内容和寻觅教学路径的过程,备课解读越充分,越利于一线的教学;导学解读是教师作为课堂里“平等中的首席”,根据学生学情、自身优势及文本特点.实施课前预设,以促成学生的自主解读。  相似文献   

5.
备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蓝图;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果,记录着教师对教材、学生、教法的理解备课是将教师已有的素质变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化”,是教师对教材重新梳理加工和重新“编码”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师生合作备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传统做法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的内容,面对教学任务,根据个人的理解。对教材进行处理。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准备教具等,或参照教学参考书,写成教案,然后“照本宣科”。虽然也有关注学生情况。强调做到“备学生”,布置一些课前预习或相关的学习活动,但这样做没有深入学生的实际,是隔靴搔痒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改已经搞了多年,课堂教学中的“少、慢、差、费”依然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备课这一角度,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和前提 备课是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对教学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不备课或备课不充分是绝对上不好课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抱怨说,自己确实做了认真的准备,可是教学效果依然不好,对此他们感到茫然。我觉得这些教师对备课含义的理解片面、偏狭是其根本原因。在他们看来,备课只是简单地依据教参理解教材。其实不然,教学是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教学的要  相似文献   

8.
备课即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它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上好课必做的“基本功”。通过悉心备课,教师对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进行分析和把握,对教学情境进行充分预设,为课堂有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区教师应立足本地区实际、冲破传统应试思维的束缚,澄清对备课的一些认识,真正做到以理论作为教育行为的先导,使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乐园,使课堂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1说课、备课和授课概述 1.1“备课”概述 “备课”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在授课之前的准备工作环节,它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三个重要部分.备课是静态的工作程序,是教师钻研课标和教材以及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的独立思维活动.备课的必要性虽然在理论上是“人人皆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有...  相似文献   

10.
备课备什么     
翻阅一本本备课本,发现很多教师备课都是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会”或“掌握“什么知识,稍涉及的是“能力”、“意识”或“品质”等。再观其课堂教学过程,多是将其备课时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至于那些稍涉及的内容则变成了备课时贴上的标签,大都未能真正落实。这些备课与传统备课相比,只是在教学目标中多了些能体现新课改要求的话语,至于课堂教学并没有实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顾名思义,备课即教师上课的准备工作,不能孤立而又片面地理解为只是写教案。我们一贯倡导“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那么我们能否树立“大语文备课观”、“语文教师备课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全部”等意识呢?当前语文教师的备课,“抄教案以应付检查”、“教案设计与上课实际完全脱节”等怪状随处可见。鉴于以上认识,我校自2000年春季开始,本着“要想教师有所为,应允许其有所不为”的观点,从改变语文教师的备课形式入手,为教师的创新和发展“松绑”,对全体语文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行…  相似文献   

12.
胡国卿 《课外阅读》2011,(11):142-142
所谓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一个动态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进行有效备课。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师而言,进行有效备课是整个教学的起点,也是搞好有效教学的前提。而传统备课始终坚持以教师、教材和传授为中心,侧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教师备课的精力主要放在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上,忽视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情感等了解甚少;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由教师的主观意志来决定,不考虑学生实际特征和需要。所以,传统备课是一种静态的过程。如何促使一般性的传统备课向有效备课转化呢?我通过进行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初步探索,得到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备课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一环,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一节课上得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即备课。“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应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成为我们日常教学生活中的一种自学行为,体现在备课活动中就是要把备学生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15.
“说课”是教师就如何上好某节课所作的说明。一般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学法以及贯彻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等,是教师富有个性特点,溶化在教师脑海中的活的教学方案。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备课”。一般的备课只是一个准备付诸实践的操作性文字方案,侧重说明课堂上的主要教学行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整个课堂教学结构、秩序以及其理论和依据全部写出来。正因如此,容易导致备课过程的简单化和形式化,而一些抄教案、抄教参,用旧案现象概出于此。  相似文献   

16.
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但备课决不仅仅只等同于写教案,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教师应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但传统的备课往往将重心放在分析教材、梳理知识、强化考点等方面,其重要职能往往是实现和强化教材、教参和其他教学辅助资料的功能和诠释功能,缺失自我,忽视学生的认识水平、兴趣能力。学生不是亲耳聆听“生生燕语明如剪”,感受“呖呖莺歌溜的圆”,而是听别人的旁批,说别人的评价,感受着别人的感受。这与新课程所倡导坚持以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孔建兵 《文教资料》2014,(2):169-171,176
备课是教师教学常规中的基本工作,针对原备课格式易使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端,以“教是为了学,教学生学”为理念,创造性地设计了“分段式模块备课”格式。该备课格式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时间段落的规划、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模块的构建、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编制等要素。该备课格式特别强调一堂课上要求学生在教师缄默的情境下自主活动时间至少20分钟,以制约“以教代学”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教师逐渐克服备课的粗糙与随意、上课松散和无序等困难,保证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广度和专注度,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优质和高效。  相似文献   

18.
以学为轴,认真备课包头二十三中学李其华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废除过去那种“心中有书,目中无生”一厢情愿的备课模式,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以学为轴.认真备课。(1)备教材。这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针对新旧知识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一、在备课中体现分层 检验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那么,教师的备课就“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及教学经验,重新优化组织教材。对重点、难点问题要细致分析,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想方设法把比较抽象、难理解的问题通俗化,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弛适宜的结构,使知识结构层次化。  相似文献   

20.
深思熟虑课乃成──小学语文教师备课谈牡丹江市教育学院初教部田常泰备课是教学链条上承上启下、关联左右的重要环节,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的教师把备课理解为“写教案”、“写讲稿”,这有失偏颇。顾名思义,备课包括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写教案”、“写讲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