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认同包括价值认知认同、价值情感认同和价值行为认同。对此,可通过引领大学生准确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以实现认知认同;唤醒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塑造榜样、创设校园文化引导行为认同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建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其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在大学生的认同身份上,从微观层面将大学生认同的心理要素解构成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意志行为认同,进而提出基于大学生认同心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成为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是指构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教育过程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原理。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主导、教育载体、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就是使各构成要素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运行、科学运行。  相似文献   

4.
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平台,成为他们认知、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当通过理性引导、创设情境和发挥优势等途径,积极探索在志愿服务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体方法,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5.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观建设基础工程,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和传统媒体。通过教育和宣传,绝大多数大学生是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等问卷对1 171名“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态度较积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00后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存在的特征,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00后大学生群体中出现认同困境的原因,并力求通过实施“一个动态机制,三种有机融合,五个具体路径”的有效模式,来引领和培育0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成因,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推进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从当代大学生认知基础度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重点内容,并提出了推进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型的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至关重要,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题,实现其培育目标的关键在于内化于心。然而,由于受教育者自身因素、教育者不够重视、外部社会环境不佳等原因,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不够理想。因此,针对当前的教育内外环境,并结合大学生自身实际,可以从理论认知、情感认同、优化外部环境、价值观认同等方面进行努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筑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着认知程度不高、情感认同程度不深、行为认同较弱的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效果主要受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少数民族大学生传统民族文化习俗、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薄弱等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需要从丰富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方法,加强认知认同;营造良好民族文化和人文关怀氛围,提升情感认同;拓宽实践育人途径,强化行为认同等三个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就意味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大学生的价值认同需要经过理论认知、情感认同以及实践践行这三个阶段。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存在着整体认知的不全面性,情感认同的不稳定性和知信行的不一致性三方面问题。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一是要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二是要激发大学生情感动力,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三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逐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知、情感认同和自身践行三个方面,对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3所高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发现,青海高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知程度较高,但在情感认同和自身践行方面尚有不足.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必须结合民族地区实际,以思政理论课为主渠道,不断拓展教育的形式和途径,突出教育的特色和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4.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必经途径.社会实践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内化,培育创新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外化,加快自身社会化.必须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健全机制,建立基地等途径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世界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长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扎根生活、融入生活,从生活化的视角着力。在理论生活中,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阐释,形成大学生的理论认知与认同;同时还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错误价值观的批判,形成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在实践生活中,要从网络、示范引领、校园环境的角度出发,形成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此外,还要组织各种活动,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6.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从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来看,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阵地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认知、认同。  相似文献   

17.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认同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认同的关键在于认知、遵循和把握其国际认同机理。国际认同机理包含认知、认可和认同三条理路,认知由知识层面的价值观传播实现,认可依公共外交层面的价值观渗透,认同靠国际层面的价值观体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认同,首先要利用社会传播系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国际认知;在公共外交中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增强其国际认可;在国际事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其国际认同。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出现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理性认知、缺乏情感认同、缺乏坚定信念、在实践方面出现脱节等现象。因此,通过在高校中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并通过第二课堂来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们对于在民族地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堪称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逐步积累、形成共识的过程,它的培育路径是多元的,理论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理论认知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历程,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及其历史地位。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要求,要实现自觉的价值认同必须建立接受内化机制、实践强化机制和灌输引导机制。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保障,道德规范既要加强公民个人品德建设,又要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同时还要健全道德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20.
陈庆国 《江苏高教》2021,(2):103-107
建构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评价体系,包含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介体和评价环体“四大要素”,确立了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五大原则”,构建了内容标准、需要标准和实践标准“三大基本标准”,设置了“培育实效”和“践行实效”两大板块的考评内容。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实效评价,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