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只要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羁绊",自由  相似文献   

2.
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  相似文献   

3.
潘虹 《成才之路》2011,(5):48-48
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它应该是有声有色的.美国学者Kmshen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为重要,因为,只有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羁绊",自由地运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5.
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只要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  相似文献   

6.
一、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 语言学习(learning)指的是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知识,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语言的形式;而语言习得(acquisidon)则与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相类似,它是在潜意识的情形下自然地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语言习得通常是在大量的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  相似文献   

7.
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尝试田进英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  相似文献   

8.
贾芳 《教学与管理》2009,(12):138-139
一、英语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英语教学几乎把语法作为教学的中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而遭到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听说法、认知法、意念一功能法以及交际教学法等。事实上,多数教学理念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观点上的:语言是习得而不是学得的。在习得母语时.语法教学似乎并不重要,但外语习得不同于母语习得。  相似文献   

9.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就是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素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  相似文献   

10.
外语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蓉 《教学与管理》2005,(12):65-66
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不断发展中的人类为了达到各种社会目的而进行社会交流的一种社会工具。许多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对于人类语言的研究与调查表明,人类语言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社会为前提的,是社会造就了语言,离开了社会就不存在语言,离开了语言也就无所谓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语言从来就是一门交际工具,母语的习得是从这个意义出发的,那么,学习一门外语也是如此。学习外语就是为了掌握对外交际的工具。学外语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得外语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过程,即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外语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同时获得这两种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个已经习得了母语的成年人 ,再来学习一门外语 ,如何才能尽快掌握并使之成为交际的工具呢 ?这是外语教育工作者历来想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仅就母语习得与习得外语、课堂教学与习得外语两问题谈些看法。一、母语习得与习得外语母语习得理论很多。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儿童靠模仿、强化、重复等外部因素去习得母语。先天论者把母语习得归于天赋 ,儿童头脑里存在着一种普遍语法 ,儿童能从不严密的数据中演绎出语言的规则体系 ,而且既快又不费劲。认知论者认为母语习得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 ,儿童是按一些认识“操作原则”去习得母语的。功…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学习的环境上看,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离不开语法学习。学习者习得母语时,处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不学语法即可形成语感,获得运用母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但以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除了极个别条件较特殊的学校外,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习得英语的语言环境。因此,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只有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语法结构,才能事半功倍,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增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母语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地道的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由于学生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认知心理表征训练,所以在用英语表达意思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母语的影响。外语学习中母语习惯和知识对目的语习得的影响,也就是母语迁移,是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普遍关注并有争议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得  相似文献   

14.
外语交际能力与母语交际能力在本质和内容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其获得的方式、程度、要求等方面。外语教学中,正确处理外语交际能力与母语交际能力的关系是培养外语交际能力的必要前提,要通过坚持“语法”、“交际”和“文化”等原则来开发和培养外语“交际能力”。同时,重视学习反馈也是培养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影响外语语感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着重从语言迁移的角度探究了母语迁移与英语语感培养的关系、英语语感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并从母语的语法迁移和思维方式对英语语感的影响两个方面探讨了外语教学中的英语语感培养途径,以期促进英语语感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外语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克服“花盆效应” 构建外语自主学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离不开交际环境。语言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都要有语言的习得环境。也就是说,无论语言的学习与应用,都要有语言存在的言语环境。目前,外语的学习主要还是通过课堂学习的模式来完成的,因此,营造一个便于学习者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言语环境,构建学习者自主的外语教学模式,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母语知识与外语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之间的差别主要是一种“量”性差别。导致这种差别的基本原因在于学习第二语言的成人与习得母语的儿童之间在认知能力的发展、语言学习环境、与目的语的接触、交际的需求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差异。而第二语言学习中的第一语言迁移或对母语知识的依赖应当被视作人们内在的语言认知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学习第二语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8.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地道的.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由于学生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认知心理表征训练,所以在用英语表达意思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母语的影响。外语学习中母语习惯和知识对目的语习得的影响,也就是母语迁移,是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普遍关注并有争议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母语对外语学习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两种影响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姚刚 《考试周刊》2013,(82):91-92
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孰先孰后一直存在争议。有人强调我们在习得母语的时候就是从听说开始的,所以应该以听说为先,这样符合人类学习语言的习惯;有人则认为二语习得不同于母语习得.加之国内缺乏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难以在学习外语的启蒙阶段开展对听说的训练,缺乏输入也就谈不上输出,因而还是以读写为先的好,在掌握基本的语法、词汇后再去开展其他技能的培养:还有人认为写作是语言综合能力的最佳体现,因而应以写作为本。  相似文献   

20.
语言习得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克拉申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习得的。”学习英语指的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及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提高学生对感知对象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