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君  谢勇旗 《职教论坛》2011,(31):13-16
职业教育学的功能是职业教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它与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定位与性质、学科结构息息相关,是学科得以立身的依据。但职业教育学的功能究竟为何,仍没有明确的说法。研究认为,职业教育学的功能在于两方面:一是学术理论功能,二是技术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2.
方式范式、取向范式、起点范式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建构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对职业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学的范式主要包括概念体系、理论基础、方法论等基本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是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职业教育学“学科”的“身份”问题研究,则是厘清职业教育本质内涵的“一把钥匙”和与其他学科对话的“话语资本”。前者的研究,不仅关系到职业教育学的体系构建,而且关系到职业教育学的自我意识与自觉行动,关系到职业教育学发展动力的探寻,关系到职业教育学发展趋向的把握;后者的研究首先涉及到学科的地位与角色,其次影响到学科研究工作者和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学科的自觉意识”与“学术共同体”的建立,最后关系到学科发展的质量与方向。  相似文献   

4.
马君 《职教论坛》2012,(7):38-43
文章从元研究的视角、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对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诸如职业教育学的生成、职业教育学的独立性、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和学科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探究和反思,试图构建一个系统的中国职业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及其理论建构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以期能唤起学界对这些问题的持续关注和必要研究,进而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走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有着鲜明的社会属性,从社会运行学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开拓该学科研究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从契合性上看,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质、推动社会运行向良性转变的动力性、社会良性运行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撑及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呼唤学科介入等,赋予了职业教育社会运行学研究的使命。同时,职业教育社会运行学必须以职业教育学、社会运行学、发展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等学科作为理论基础才能有效建构。而职业教育社会运行学作为一门学科,又有着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肇始起步、停滞徘徊、复兴重建、成型发展和成熟反思五个阶段.中国学者对何谓"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索.文章在时这些探索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亟待关注和解决的四个问题: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性学科的制度化问题,职业教育学要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路线的选择,职业教育学应加强中介研究.  相似文献   

7.
由于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尚未形成共有的范式,致使很多研究者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讨论相同问题时产生了很多分歧.范式作为学科研究的经典术语对学科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学研究也需要一个共同的研究模式,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既要关注职业教育的实践问题,也要构建职业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无论从实践层面还是从理论层面看,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将成为职业教育学研究的未来范式.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学是学科化的职业教育知识;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包括理论职业教育学科与实践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对职业教育现象和问题建构的结果;催生职业教育学派,形成职业教育研究范式是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有赖于对职业教育工作体系的深入研究,不可一蹴而就;职业院校管理人员及一线教师具有双重身份,他们与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更多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紧张;职业教育研究须在吸收国外知识成果基础上,形成适合国情的本土理论;强化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吸引理工科背景生源,方能改善职业教育学术共同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学的定位与性质问题是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是事关职业教育学安身立命的重要问题,有什么样的学科定位与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学科范畴体系和陈述体系的建构.职业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偏重人文学科的跨界性学科.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学科论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职业教育学科的蕴义分别含存于理论与实践之中,理论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学科包括学科性质、对象、范式、体系和学派;实践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学科包括学科分类、研究项目和学科平台。当代职业教育学科经历了恢复、成长和反思三个时期。转型时期的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需要明确研究的基本问题,丰富研究的范式,构建职业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试论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职业教育学是随着职业教育活动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教育分支学科,其逻辑起点应该是该学科的"元"教育学;是最简单、最抽象、最本质的规定;是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根据和基础;应该与研究对象最初产生的东西相符合,逻辑的起点同时也是历史的起点.根据这些要求,"技能训练"应该是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其展开过程是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12.
与本科教育追求理论研究的高度不同,职业教育更注重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所学知识实践性更强.化学的学科精神就是实践,这是与职业教育不谋而合的.要做好职业教育中的化学教学工作,就必须准确的把握化学学科的这个显著特点,同时结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和生源状况,搭建开放式化学实验平台,丰富化学教学内容,使学生实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自主探究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郝天聪 《职教通讯》2019,(24):I0001-I0001
与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通常具有教育学背景不同的是,德国职业教育研究者学科背景更为多元,也更加强调跨学科的合作研究。而且,与国内相比,作为学科存在的职业教育属性并不明显。笔者访学所在单位是科隆大学管理、经济与社会学院,职业教育更像是其中的一个研究领域。笔者合作导师虽然主要研究领域是比较职业教育,但是同时拥有学徒经历、商科背景等。同样是职业教育研究,为何中德两国会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米靖  薛洋洋 《职教论坛》2012,(15):14-18
20世纪上半叶,黄炎培对职业教育学的贡献分为其对"软学科"和"硬学科"两方面的贡献。对"软学科"的贡献体现在阐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实践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和构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体系方面;对"硬学科"的贡献则体现在建立供专业研究者栖身的研究机构、出版权威出版物、探索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及寻求学科研究资金来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职业科学学说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职业教学论思想,为职业教育研究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本文对职业科学学说的缘起、进程及与之伴生的问题和前景作了思考性的概括和梳理,指出职业科学作为一门新学科,是职业教育作为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另一种类型教育的基准科学,并提出了职业教育(学)应成为一级学科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职业科学学说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职业教学论思想,为职业教育研究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本文对职业科学学说的缘起、进程及与之伴生的问题和前景作了思考性的概括和梳理,指出职业科学作为一门新学科,是职业教育作为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另一种类型教育的基准科学,并提出了职业教育(学)应成为一级学科的理由.  相似文献   

17.
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要求。当前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学科的“三大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职业教育理论的需求“。三大体系”不仅彰显着一门学科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是一门学科成熟度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因此,要准确把握学科特点,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灵活沟通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学的学术体系;立足传统与理性借鉴,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相对独立存在,其首要条件是必须有自己的排他性的研究对象,这是区分不同学科的主要标志.研究对象的界定往往决定着学科的研究内容、范围、性质、学科体系等,因而对于学科发展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学科对象的界定往往也与学科知识分类密切相关,这为我们确定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涉及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职业教育的成本和经济效益等问题.近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先后经历了恢复、拓展和深化三个阶段.今后,我国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需关注如何构建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研究领域多元化、探寻更具职业教育特性的职业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范围扩大到职业学校外的职业教育其他方面,以及更多引入定性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职业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发展经历了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职业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职业教育学的完善和发展三个阶段,许多教育家为职业教育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