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自始至终是农民,如何在国家战略进行全局性转变的情况下,使农村基层社会充分发育,使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农民充分合作,建立多样性的社区内或超越社区的组织,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一环。2006年9月下旬,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乡镇论坛》杂志社和南方报业集团联合组织的“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第二届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农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近100位专家学参与了这次会议。本刊在此基础上约请专家,刊发这组笔谈,以期将讨论引向深入。[编按]  相似文献   

2.
以执政党思维看待和支持农民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自始至终是农民,如何在国家战略进行全局性转变的情况下,使农村基层社会充分发育,使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农民充分合作,建立多样性的社区内或超越社区的组织,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一环。2006年9月下旬,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乡镇论坛》杂志社和南方报业集团联合组织的“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第二届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农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近100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这次会议。本刊在此基础上约请专家,刊发这组笔谈,以期将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自始至终是农民,如何在国家战略进行全局性转变的情况下,使农村基层社会充分发育,使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农民充分合作,建立多样性的社区内或超越社区的组织,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一环。2006年9月下旬,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乡镇论坛》杂志社和南方报业集团联合组织的“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第二届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农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近100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这次会议。本刊在此基础上约请专家,刊发这组笔谈,以期将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农民组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自始至终是农民,如何在国家战略进行全局性转变的情况下,使农村基层社会充分发育,使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农民充分合作,建立多样性的社区内或超越社区的组织,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一环。2006年9月下旬,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乡镇论坛》杂志社和南方报业集团联合组织的“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第二届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农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近100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这次会议。本刊在此基础上约请专家,刊发这组笔谈,以期将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打破"永不合作"的社会均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自始至终是农民,如何在国家战略进行全局性转变的情况下,使农村基层社会充分发育,使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农民充分合作,建立多样性的社区内或超越社区的组织,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一环。2006年9月下旬,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乡镇论坛》杂志社和南方报业集团联合组织的“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第二届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农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近100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这次会议。本刊在此基础上约请专家,刊发这组笔谈,以期将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22日至23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乡镇论坛》杂志社,在广州联合主办第二届“南方农村报·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研究和探讨了农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参加论坛的有农民、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乡村干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政府部门官员和知名学者等,共100多人。经过深入研讨,本次论坛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1.和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一样,中国农民天然地有着寻求合作的意愿和能力。历史和现实中都…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鹤壁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出发,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建设新农村要充分依靠农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农民大学生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开放教育农民大学生的培养是个新生事物。如何使“一村一名大学生”试点项目成为电大开放教育新品牌?深化教学改革,坚持能力本位导学模式,确保农民大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是最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开展农民创业教育 促进农民创业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是当今农业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创业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活力的集中体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和根本保证。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将一批具有创业创新精神的种(养)大户、农村能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者、农业企业领办人,培育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或企业法人,将农民创业带头人培育成为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企业家,由传统的农民身份向业主、老板、企业家的身份转变。可提高农村自身发展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最突出问题是人才短缺。开展农民创业教育,促进农民创业活动,提高农民创业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随着农村改革目益深入、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互助合作经济组织,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河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中呈现出数量增长迅速、兴办主体多元且类型多样、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发展不平衡、存在制约发展的“瓶颈”等特点。从前景看,河南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能够适应生产经营和市场发展需要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党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以及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现实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推进现代化建设与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和谐运行的重大决策。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入手,提出只有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才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而这其中的关键是培养出懂技术、有文化、强技能、善经营的新农民,才能使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这又是使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和谐运行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2.
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这是由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农民的主体性和战略层面决定的.面对农民的现状,当前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主要表现为增强致富本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必须从解决消除二元体制、深化农村改革、侧重“放活“等深层次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党和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制定了许多惠民、惠农切实可行的政策。但是要想真正处理好农业、农村、农民这个三农问题,关键是要从农民入手。通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新形势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各方面教育。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分析,引出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当前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村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最基本的阵地。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有严重的“离农”倾向,这有悖于新型农民培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因此,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着眼,从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出发对农村教育进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笔者看来.胡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农民问题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关键就在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就离不开加强农民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需要广大高素质的农民。农村成人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从办学组织、内容、形式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农民实用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为农民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会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取决于农民素质的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如何提高现代农民的素质,将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极其迫切和重要的命题。但是目前我国农民的素质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于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8.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培育新型农民要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民道德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作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而教育是培养新农民的基础。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丈化水平。唯有如此,才能为我国农村现代化,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提供长期的、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到2011年“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的转变.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中国农民素质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