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校后勤产业,是属于服务性的行业,是社会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高校后勤产业主要是靠国家拨款和筹措的资金来从事服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研究高校后勤产业,就是探讨高校后勤所办经济实体的投入与产出的合理配置,在搞好校内服务的基础上,对外开展经营服务实行两面服务。做为高校三个轮子之一的后勤部门,具有人、财、物相对集中,经营场地宽阔等诸多有利条件,这样就给后勤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我省高校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中,作为高校后勤服务商品供给者的高校后勤实体,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下服务与服务经济的新特点,如何学习和运用服务经济规律来指导自己的经营运作,如何在改革中稳步发展,成为高校后勤工作者认真研究的课题。一、高校后勤实体应引入服务经济理念服务是劳动者在他人的支配下按照他人的需要提供一定劳动的活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将封闭、分散、自我服务的状态转化为面向校内、外市场,开展对内有偿服务和对外经营服务.目前各高校也都在进行积极的实践与大胆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仅就有关高校后勤改革所遇到的几方面问题及其根源、构建政策体系的必要性、建立原则、方向以及如何构建等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要正确处理好高校后勤与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关系 ,经营与服务的关系 ,改革与管理的关系 ,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能不能确保新组建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将直接关系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与否。本文试图从必要的政策支持、加强内部科学管理和尽快建立后勤企业文化谈点肤浅认识。1.学校必须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由于各高校所处的地域、条件及环境的不同,尤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认识上的差异,目前被分离出来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面临着三大困惑。其一是来自校内的无序竞争。尽管国办发[2000]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的后勤要实现企业化、社会化,首先要完善内部的管理体制,其重要的途径就是实行政企分开,将行政管理、经营服务的职能分离,这是高校后勤迈向企业化、社会化的关键。这里就政企分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略抒浅见。一、后勤改革与校内稳定的关系保持学校稳定是事业发展的大局,改革后的后勤更应该以维护校内稳定为己任,所以它的一切活动均要以保持校内安定为前提。因此,我校在后勤改革过程中.对影响面较大历次的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做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服务实体成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实体,为了确保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后勤服务实体应想方设法开拓校内校外各种市场。而校内市场的开拓是后勤服务实体市场开拓的突破口,做好对校内市场的开拓与保护,对学校和后勤服务实体都是有益处的。1.校内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高校后勤物业运用6S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经营管理模式多样,各有千秋。有的高校采用了校内模拟企业化后勤保障服务模式,也有的高校引入了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经营模式,而大多数新建的大学城或校区及部分规模较小的学校则采取了市场化的服务方式,运行方式不同,目标管理一致。随着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目标是:继续坚持高校后勤改革的社会化正确方向和基本思路,稳步开放校内后勤市场,稳步剥离高校后勤服务经营职能,完善高校后勤市场的监管体系,加快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建设,转变政府和高校职能,最终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作为一名高校后勤人,如何将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与我校的后勤保障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与我校提出的“1235”发展战略及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相匹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今后工作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改革管理体制,实现小机关多实体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是深化学校后勤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后勤的一项重大改革。随着高等学校逐步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后勤管理体系也将在理顺学校行政机构和服务实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分离成为行政管理机构和经营服务实体两大具有统属关系的相对独立的工作系统。这就是我们在深化后勤改革中经常谈到的小机关、大实体。按照这样一个思路,现在总务处的服务单位要从学校的行政机关分离出来,将转化为不同性质的经营服务实体。其中一部分转化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如运输、修建、招待所等,在刊用学校提供的场所为教学科研和校内师生员工服务的同时,积极对外经营、参与社会市场竞争与社会第三产业接轨;另一部分为大灶食堂、卫生、绿化、学生宿舍、电话、幼儿园等,主要是面向校内服务的单位,则要转换机制,通过经济合同、承包协议等形式与学校和校内各单位建立  相似文献   

11.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双向的,即一方面将一些学校无需承担或无力承担的后勤服务交由社会来办;另一方面,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基本队伍以经济实体的形式面向社会提供后勤服务。因此,市场问题是高校后勤改革中的重要课题,认真分析市场,特别是校内市场是推进后勤社会化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现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即通过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本文从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是国家政治、经济管理体制在高校的投影、又是高校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观点出发,论述了社会环境、校内环境对后勤工作改革的影响,认为高校后勤改革的进程受制约于社会经济、政治改革和校内整体改革的进程,并从属于二者,其主要内容是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学校的改革政策,抓机遇,促进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一、转变管理观念。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新型后勤管理体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前提。高校后勤实体首先应以广大师生为中心,突出服务和教育特色,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体现观念创新、服务创优、经营创收,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保住校内市场,开拓校外市场,适应市场竞争,强化岗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高校后勤改革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了很大成效。适应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也丰富了后勤管理科学理论。当前大家对如何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十分关心。现就深化高校后勤改革谈些粗浅认识。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 高校后勤经济承包责任制,是责、权、利相结合,正确处理后勤服务过程中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一种服务经营管理制度。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的理论依据是所有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是高校实现和完成服务育人的基础性工作。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性质和方向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指出高校后勤兼有服务和生产效益双重任务,高校后勤社会化在本质上突出强调拓展服务范围,从校内走向校外;改变服务性质,从“消耗性”服务转变为“生产性”服务。构建现代企业模式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已进入了攻坚阶段,随着各高校后勤的转制与剥离进程的加快,必将达到通过实现企业化管理,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为高校服务的特殊经营服务实体,而为了达到这一改革目标,推动我国高等教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管理是高校后勤工作的生命线。只有把安全工作做好,才能建设和谐校园、和谐后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工作中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管理与经营、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在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变。高校后勤如何面对深化改革的大调整,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做好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是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如何发挥高校后勤优势搞好经营服务,这是高校后勤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仅就此略抒管见。一、掌握高校后勤服务的信息,是搞好经营服务的关键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谁能最有效地接受、掌握、处理、利用信息,谁就能成为竞争的强者。同样高校后勤经营服务工作做得好与不好,最  相似文献   

19.
1.建立高校后勤甲、乙方关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结果自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号)开始,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有目标、有步骤地全面开展起来。高校后勤改革的基本思想、原则,是在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的方向,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并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根据高校后勤的产业属性,本着事企分开,管理与经营服务分开,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CS是英文Customer Satisfaction的字头缩写,即“顾客满意”战略。CS经营战略是现代西方所推崇的企业管理与经营理论。这一理论虽是现代企业竞争的产物,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分析、借鉴CS经营战略的指导思想、实施策略和管理方法,并运用于高校后勤管理与改革的实践,就显得重要而迫切。在高校后勤全面引入CS经营战略既是改革的需要,也是后勤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