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低碳经济是合肥应对资源环境挑战、抢占发展先机的必然选择。面对现有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支撑、政策等多重因素的约束,合肥必须内外统筹,因势利导,从产业结构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城市低碳化、技术创新、政策引导等方面入手,加大工作力度,优化体制机制,走出一条具有合肥特色的发展低碳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科学技术成为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新能源技术是确保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鞍山产业结构是在"产业锁定"和"资源锁定"路径影响下形成的.本文分析了鞍山市产业结构演变经历的资源型产业初步形成、钢铁产业畸形膨胀、国有制钢铁产业主导 、钢铁产业逐渐衰退、产业结构逐渐完善五个阶段,其产业结构演进具有空间 、产业、资源和历史四个锁定特征,主要是资源转型动力、新型工业化、产业政策和资源型城市发展周期的影响所致.在新常态下,鞍山需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等路径,解决鞍山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的矛盾,推动鞍山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和高级化.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低碳经济,而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利用2000-2012年河南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河南省三次产业的碳排放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第二产业碳排放量最大,其中工业是主要的碳排放部门,第一产业碳排放量最低。针对河南省三次产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特点,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树立低碳理念,推动第二产业优化升级、重视低碳技术研发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低碳产业发展方面形成了初步的法律规制体系和一些政策机制,但是相关低碳产业的法律规范不完善,政策性机制缺乏体系性和协调性。应通过建立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完善低碳产业新技术的创新研发支持机制等,构建多层次的政策机制;通过将政策上升为立法,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定低碳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和碳金融立法等,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能源法律体系,深化产业规划、激励、引导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以建立完整的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机制体系,促进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昆明建设低碳城市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现实基础,但也存在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高耗能产业增速过快、工业结构不合理、低碳技术落后以及城市化加剧碳排放等问题,对此需要在政策配套、能源结构调整、低碳产业培育、节能降耗、园林建设、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快昆明低碳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北京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发挥表率、示范和引领效应,但北京在低碳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双碳"目标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北京应加快构建碳减排激励机制,积极开发绿色低碳能源,大力发展低碳产业,鼓励低碳消费与碳减排合作,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谱写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基于泉州市近几年三次产业的能源强度状况,探析能源强度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泉州市现有的统计数据将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泉州市三次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尤其是服务业能源强度的下降.因此,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挖掘现代服务业,继...  相似文献   

9.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福建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要把福建省原有的产业结构、科技水平以及资源分布等各方面的客观因素加以充分的考虑,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及特色产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合理利用地区比较优势,对省内各地区的产业合理分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等.本文就以低碳经济视角讨论一下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低碳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新趋势。从低碳贸易视角看青岛外贸出口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适应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贸易的需要。青岛市应从调整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大力扶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积极利用碳交易市场、实现交易方式的低碳化、准确定位进出口方向等多方面加快发展低碳贸易。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园区发展较快,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以下问题:过于分散,缺乏规模经济;缺乏统一规划,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及土地资源严重浪费;面临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压力等。因此,化工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其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思路如下:延伸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快行业整合,形成规模经济。其产业结构调整途径主要有:积极向装置大型化、产业集中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积极发展地区资源特色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克服结构性污染;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促进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2.
打造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带是长江经济带低碳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目标.论文结合非期望产出EBM和超效率DEA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终端能源消费碳减排效率,并构建终端能源碳减排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耦合模型,研究结论显示:①长江经济带碳减排效率在2006年到2015年间整体呈现出扁"U"型先降后升的演进特征;②长江经济带碳减排效率区域差异较大,下游效率最高,中游次之,上游最低;③各省市整体处于中低耦合协调阶段,碳减排效率与产业结构演化尚未实现协调发展,且区域空间耦合度分布不均衡;④经济带产业结构集中度、高级度与碳减排效率耦合协调度较高,说明产业结构集中化和高级化优化有利于提升碳减排效率.为此,提出长江流域区域协同发展、加强节能环保科技投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郭英 《娄底师专学报》2010,(6):10-12,15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娄底在低碳经济上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太合理等问题。娄底应进一步提高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认识、整合优化现有的工业生产资源、增加企业技改投入、探索娄底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周富华  陈雄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Z1):102-105
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包括能源模式、技术模式、产业模式、管理模式、市场、政策供给六个方面,这六个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钻石"模型,这个模型决定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随着近几年河北省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和能源消耗量都很大,在"低碳经济"发展大形势下应不断改变其固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研究河北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目前唐山构建低碳产业体系面临的制约因素。产业结构内部的各产业进行低碳化建设,构建起低碳产业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互动是推动低碳产业体系构建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前,通过发展低碳产业技术促进新的经济增长制高点的形成,成为了我们寻求变革的发展之路.对湖南省而言,低碳经济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湖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指标选取,构建了产业的低碳化与低碳经济下县域产业结构优化效果的评价体系,并以衡阳县为例,对其2007-2012年的产业低碳化与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析,从而为进一步探讨湖南省县域产业低碳化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日益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式,是全球性的新革命和必然选择。在对低碳经济研究与实践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从低碳消费、低碳能源、低碳环境、低碳技术等四个方面出发,分析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化、资源禀赋差异大、贸易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较落后等主要问题,提出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即:完善法规政策体系,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培育低碳消费文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依据2001-2011年相关的平均数据,以G20国家为比较对象,从低碳环境、低碳产业、低碳效率和低碳创新四个层面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比较,发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仅低于G20发达国家,同时也低于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从四个要素层面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呈现"四低"特点,即低碳环境水平低、低碳产业水平低、低碳效率水平低和低碳创新水平低。要实现我国低碳经济水平的跨越发展,应从提高森林质量和效应、调整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加工贸易结构、健全外商投资准入机制、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等方面采取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日益严重的能源、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威胁,调查了福建省各区市的能源结构、能源能耗和节能减排现状,分析了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劣势,认为常规能源短缺的福建省,要转变经济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变革能源消费方式、人民生活方式,即要积极推动发展太阳能、地热、潮汐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大力拓展LNG综合利用市场,不断推进清洁生产机制、企业生产清洁化、山区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努力增加碳汇,才能真正构建低碳城市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