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最高文化血缘先祖,并非炎、黄二帝,而是作为部落集群的少典氏和有氏。把一个民族的最高文化血缘世系追溯到作为集体人格的血缘先祖,比追溯到作为个体人格的血缘先祖更为科学。华夏初民把原始的先祖血缘崇拜感投注于炎、黄时,并非是为了单纯地追求民族的“绝对纯血缘”,而是力图借先祖图腾的文化向心力宏扬华夏的民族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今天我们高扬“炎黄子孙”,仍是一种文化血缘先祖崇拜意识,仍有增强民族内聚力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华夷一家”之民族观应该发扬光大王植彬,魏沧波一“夷夏之辨”和华夷一家”“华”和“夷”这两个概念,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远古时期,中华大地生活着民、胡、夷、蛮四大部落集团,他们就是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的先祖。那时,华夏族还没有...  相似文献   

3.
春秋四夷四夷,一般指四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即南蛮、北狄、东夷、西戎。他们都是与华夏族不同血统之民族,生活习俗、语言文字也与华夏不同。但是,这种解释只适用于秦汉以后,在先秦,特别在春秋时期,四夷并不都是与华夏族不同血统的民族,他们有的与华夏同宗同祖,仅是因生活方式不同,或者文化较为落后,或者不服从  相似文献   

4.
“中国”这个词由来已久。春秋时所说的中国,有的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中,“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有的是指华夏族、汉族地区。古人认为四方为夷,四夷之中的国家为“中国”。如《诗经·小雅·六月序》;“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四夷之中的国家,以前指河南省一带。后来指华夏族、汉族所居的黄河南北和中  相似文献   

5.
一“夷夏之防”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它形成于先秦时期,并成为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准则。汉代以后,“夷夏之防”逐渐发展为大汉族主义的理论基础。由于华夏文明长期以来都是向外辐射的,外来“挑战”与“威胁”在文化上最终都同化于中国。这样,“夷夏之防”就成为中国自居于万国之上的“中国中心”意识和价值观念的理论基础,沉淀为支配  相似文献   

6.
清王朝“天朝大国”、“华夏中央”的心态,是根深蒂固的“天下”观念的反映,这造成了清王朝的蒙昧无知、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导致了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而以魏源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掀起了一股打破“天朝大国”、“华夏中央”旧观念和“睁眼看世界”的新潮流。魏源作为最主要的代表,他面向世界,研究世界,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光辉思想。他的这种世界意识,是具有近代意义的新的思想意识形态,有非凡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华夏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殷墟甲骨中,“华”“夏”二神具有与“河”神相似的崇高地位,这点提供了揭示华夏明起源和“华夏”名称来源的重要线索。然而,百年来这两个字一直被误释为“岳”和“Kui”。本主要通过甲骨字形与周秦两汉古字中已确认的“华”、“夏”等字的形体比较,考释甲骨“Hua”(华)“夏”二字。“华”和“夏”本来都是地理上的名称,分别指华山和大夏。两对峙于黄河南北,遥遥相望,迤逦相连,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河”神擘开“华、夏”的神话。由此得以理解甲骨卜辞“河”、“华”、“夏”三神相提并祀在认识上的根源。“华夏”一带正是上古尧舜禹和商周秦各代相继据有的核心重地,被视为“中土”。“华”“夏”由此转化为“中国”(指中土)的代称,而与“四方”、“四夷”相对;又以处“中”之义转化为“中华”、“中夏”之称,均为地域概念;然后以地域化的内涵转化指“中国”人民。“华夏”作为民族之称,代表的不是血缘上的,而是地域化意义上的民族概念。论分四部分:一、释甲骨“Hua”;二、释甲骨“夏”;三、“华”“夏”地望及开辟神话;四、“华”“夏”地位与华夏族称。  相似文献   

8.
清王朝“天朝大国”、“华夏中央” 的心态,是根深蒂固的“天下”观念的反映,这造成了清王朝的蒙昧无知、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导致了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而以魏源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掀起了一股打破“大朝大国”、“华夏中央” 旧观念和“睁眼看世界”的新潮流。魏源作为最主要的代表,他面向世界,研究世界,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光辉思想。他的这种世界意识,是具有近代意义的新的思想意识形态,有非凡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各民族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华夏不是汉族的别名,它是中原各民族的综合;汉是一个国名,是中原大邦,而汉族是一个民族融合体;隋、唐王室是胡化了的汉人,或是汉化了的胡人;元、明、清之后,中国成了不分“华”、“夷”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各族之间的关系远在奴隶时代的商周就出现了强烈的不平等,占统治和主导地位的华夏族产生了“中国”与“四夷”的观念,进而又有了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的观念,并以此称呼四方民族。甲骨文、金文中大量充斥如许族称的字样,将之书写固定下来,赋之特定的含义,丑化和污蔑之意昭然若揭。弯腰曲腿的夷、羊头人身的羌、兽瓜人身的荆及兽面人身的鬼等非人非兽,奇形怪状之物均为商周大领主们的“杰作”;同时,又以“大”和“中国”竭力美化自己,以“尊者”自居,耀武于四裔。  相似文献   

11.
现在研究先秦史如果还只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来宏观的研究,恐怕还是摆脱不了“万世一系皆源于黄帝”的思想束缚。那种只有中原民族及其创造的文化才是中华民族唯一的古代文明,周边和沿海地区的民族及其创造的文化不如中原先进,因为他们是戎、狄、蛮、夷,不会有先进文化的思路,要研究出合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实际,可能很难自圆其说。如果在研究中仍然局限于古文献中对区域历史文化有限资料,也难免又要回到传统的研究中去。这样说是否否定了“华夏文明”、“华夏的历史文化”?并不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或华夏集团,本身就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集团,很早就是由千万个氏族、部落组成的复合体,所包含的区域也就是中原以外所有的地方和后来所称戎、狄、  相似文献   

12.
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为此一场兵祸,遂弄得海氛迭起,贻毒百年,堂堂华夏,竟被外人窥破,把我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看得一钱不值”中国由此步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在中国士大夫阶层中,形成了一种“恐夷  相似文献   

13.
民族先祖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也是神圣血缘观念的具体表现。一般认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但炎帝、黄帝同属华夏一族,而中华民族是多民族汇聚而成的,所以,这种认定未必全面。伏羲为三皇之首,与炎黄相比,伏羲传说流传范围广,影响面大。伏羲是人们历经千百年反复审慎地选择而确立并公认了的民族血缘先祖和文化始祖。在选择和确认过程中,又逐渐把众多的勋业归加在他身上,使之终于成为民族共同心理、共同文化的总代表,并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伏羲还赋予我们民族以总徽号——龙。  相似文献   

14.
《四夷考》是明人叶向高撰写的一部记载本朝周边各民族和国家情况及其与明朝关系的史书。它对研究明史特别是明朝边防史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体例、内容、思想等方面对《四夷考》作了较全面的评述,重点指出《四夷考》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基曾深受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具有明确的华夷之辨思想,但他的夷夏观与传统思想有差别,重在阐述“夷夏盛衰之大机”,寻求华夏衰弱的内因。同时,他还接受了当时流行的一些关于夷夏问题的新观点。而他提出的夷夏大同的思想,超越了传统,是那个时代最具价值的夷夏观。  相似文献   

16.
魏源“师夷长技”论开启了近代思想界学习西方的历程。“师夷长技”论广泛涉及到军事、经济、科技的现代化,并影响到此早期现代化意识向教育、政治领渗透,魏源的民族意识虽还带有华夏中心观、文化主义的情节、但已显露出冲破“夷夏大防”、“摒弃华夷之辨的理性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江户时代中后期,在日本出现了以荷兰语研究西洋文明的“兰学”。许多兰学家翻译了大量的著作,并著书立说,创办兰学塾,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了西洋文明的年轻武士知识分子。使之成为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主力和先锋。日本人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嫁接西方文明,“师夷长技以制夷”。最终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兰学”在日本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先秦是中国200万年悠久史中最长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明的幼年时期。猿人呈现出由江南向江北发展的趋势,古人、新人则呈现出江北比江南较为进步的发展趋势。新石器时代的"六大文化区"中,黄河中游、下游(广义的中原)的华夏部落联盟地区的文化,呈现出比"四夷"地区先进的景象。夏、商、周王朝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绝大多数国家,均在中原地区。华夏与四夷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为秦国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研究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这个课题时,将“中国”一词的涵义作一番考察,是很有必要的。第一,“中国”是一个地域概念。作为地域概念的“中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国”是指中原区域,主要是华夏族的聚居之地,不包括边境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广义的“中国”是以中原为中心,远及“四夷”聚居之地,也就是有的同志所说的“大中国”。从广义的“中国”地域范围来考察,我国历史上的各民族早就共同生活于“大中国”之中,它们都是“大中国”内的成员.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长期共存,这些少数民族被华夏族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文章以《诗经》为窗口,并结合其它文献分析先秦时期的民族关系及各民族的生存状态,从而进一步厘清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由战争走向融合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