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不作为诉讼救济制度之探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行政不作为的诉讼救济在我国并未得到系统的规定,仍存在较多缺憾。其中,拓展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受案范围、厘定行政不作为诉讼的举证责任、明确行政不作为诉讼的救济形式,当为对我国行政不作为诉讼制度进行完善和系统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当前法学界就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问题所存在的几种观点入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原告在特定条件下负一定举证责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被告的举证责任范围及原告在何种条件下负举证责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郑学勤 《南平师专学报》2002,21(1):55-57,68
本文通过《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规定,浅谈举证责任的基本含义并结合理论与实践对行政不作为的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在时间、范围上的限制及对补证的审查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行政机关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案件的增加本属正常的社会现象和法律现象,但行政机关不作为的国家赔偿案件却引起审判机关在司法实践中的过多争议,表现为不作为是否需要赔偿、如何赔偿、举证责任如何承担等问题的不同观点,致使法官对法律的适用及案件结果的不统一.  相似文献   

5.
举证责任制度是行政诉讼的基础与核心。我国《行政诉讼法》确立的是被告行政机关对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而对原告是否承担举证责任却没有规定。但原告对某些特定事项承担举证责任的理论已经确立,并得到有关司法解释的支持。本文试图从探讨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理论基础入手谈谈完善原告举证责任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不是义务或权利,而是指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应当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将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后果的制度。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由行政主体负主要举证责任有现实的道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必然会被有限制的“谁举证,谁主张”的规则所替代。  相似文献   

7.
行政公益诉讼是对于实施了侵害公益的违法行政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行政主体提起的诉讼.行政公益诉讼作为诉讼制度的一种,与其基本价值理念和精神相一致,都旨在实现公正、效率、制衡性及平衡性的价值目标,对规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和建设法治政府也可发挥积极的保障作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设计的内容主要有:原告资格的确定、受案范围的厘清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制度建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行政诉讼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则直接关系到该目的能否实现。我国《行政诉讼法》对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规定得过于粗略 ,因而导致了法学界对我国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问题的争论。从对我国目前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制度的不足的分析入手 ,借鉴世界主要国家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情况 ,建议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中应确立有中国特色的“谁主张 ,谁举证”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9.
行政行为是国家机关赋予行政工作人员履行特定职责的行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工作人员必须依据特定的职责实施管理和服务行为,如果行政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当为能为而不为”,即构成行政不作为。当这种不作为行为对法益造成严重侵犯,通过其他部门法不足以有效规制的时候,运用刑法也不啻为一项规制惩罚该行为的有效手段。现行刑法,行政不作为主要涉及渎职犯罪一章,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可谓是本章中最重要的两个罪名。结合法理与案例,探讨行政不作为与这两个罪名的关联、行政不作为与不作为犯罪的关联,以期探寻行政不作为的刑事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0.
行政不作为案件在诸多行政案件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却一直是困扰着行政审判工作的难题之一。在对于行政不作为的界定上学术界和司法界众说纷纭,在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审理与判决方面各地法院做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行政不作为案件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行政不作为的性质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行为可分为行政作为行政不作为;当前理论界常把行政不作为看作是违法行政行为,笔认为,行政不作为并非都是违法行政行为,随着行政改革的深入发展,合法的行政不作为将会大量出现。行政不作为从其性质上分为合法行政不作为和违法行政不作为。笔力图从性质上界定行政不作为的内涵及其分类,为理论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静 《鄂州大学学报》2005,12(5):50-51,55
行政行为分为行政作为和行政不作为,当前理论界常把行政不作为认定为是违法行政行为。笔者认为,只有界定了行政不作为的内涵,弄清了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才能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区分行政不作为和违法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一、行政不作为的内涵界定究竟什么是行政不作为?如何给行政不作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是我们研究行政不作为的一个前提。只有解决了这一步,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理论界通常有四种主张:程序说主张,应从行政程序方面区分行政作为与行政不作为,只要行政主体作出了一系列的实质性程序行为,即表现出积极的作为状态,无论该行为在实质内容上反映的是“为”或“不为”,都应该是行政作为,反之就是不作为。因此,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负有作为的法定义务,并有作为的可能性而在程序上逾期有所不为的行为。实质说主张,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消极地不…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因行政主体不作为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时应负的责任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因行政主体未履行其法定义务,从而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损失或公民人身伤亡的案件时有发生。本文从行政不作为的表现入手,详细分析了行政不作为违法引起的国家赔偿责任要件,即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的责任主体、行政不作为违法行为、行政不作为违法损害事实及不作为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就行政诉讼举证责任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在行政诉讼中原则上由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原告仅就法律特别规定的事项举证,同时还论证了各方应遵守的举证规则。  相似文献   

16.
在行政法与民法日益交融的背景下,行政不作为与民事侵权共同致害的责任分担问题日益凸显。相关司法解释借鉴《民法典》1198条2款,将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定性为补充责任的做法,不仅存在引发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规范体系性冲突等法理缺陷,也面临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范围、数额难以确定等实践难题。在构建行政不作为与民事侵权共同致害责任分担的法理基础时,行政不作为可解释为同时违反公法义务与私法义务,并将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解释为违反私法义务的侵权赔偿责任。基于充分保护民事权益、维护行政权独立等制度目标,责任分担应以按份责任为原则,连带责任为例外,并区分行政不作为违反公法义务的具体类型。  相似文献   

17.
行政不作为作为与行政行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其地位在法律上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在理论上没有科学而明确的界定。本文从分析现行法律入手,对行政不作为的内涵进行界定,并提出明示拒绝行为不属于行政不作为,而属于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8.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行政不作为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规制,对行政不作为致相对人权益损害的救济途径也十分有限,今后应通过完善立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有积极实施行政职责的义务而不实施的违法行政行为。而建立与加强对行政不作为的立法监控是减少行政不作为产生的有效方式。立法者应考虑从行政提序原则、行政程序制度等方面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与民事诉讼相比具有其特殊性,行政程序举证责任的分配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存在着冲突。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证明对象上入手,将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分为"先前事实"和"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事实",对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