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创造力不再是天才的标志 ,而成为一种存在的技能。 2 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 ,需要一大批敢探索、会创新的创造性人才 ,这使创造力教育成为必要。同时创造力并不是神秘的天赋才能。它是每个健康的个体都具有的一种普通的心理力 ,只存在程度的差异 ,而非全有或全无的品质。这就为创造力提供了可能。创造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三条 :一是将创造力培养有机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二是将创造力培养贯穿到课外活动之中 ;三是开设专门的创造力教育课程。这三条途径应互相配合 ,互相促进 ,形成合力。面对三条基本途径 ,我们的任务不…  相似文献   

2.
人类数千年的历史是充满创造的历史,人类如果没有创造力,世界就不会象今天这样绚丽多彩。那么为什么近代的发展如此之神速,而古代数千年的发展比不上近一二百年的发展呢?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极大地加速了人类潜在创造力的开发;二十一世纪,人类将创造出更辉煌的世界,这是因为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体,素质教育是培养创造力最完善的教育环境,创造力的培养又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任务。 一、创造力的理解 说到创造力就使我们想到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等杰出人物,想到他们对世界杰出的贡献和众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需要一大批敢于探索、会创新的创造型人才,这使创造力教育成为必要。教育如何开发人的创造力,已成为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该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本文试进行简要探索。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和指导思想 ,是 2 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一些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创造力是人类最伟大的潜能,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力的来源有两个方面,它既始于先天遗传又受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各类教育中要尽可能地促进创造力的发展。这需要从小重视并培养起来,特别是幼儿期的创造力培养和发展至关重要。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其创造力的表现是美术活动的一个属性,对培养幼儿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要重视美术创造并使其成为启迪幼儿创造力思维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和指导思想,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一些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世界艺术教育大会制定的《艺术教育路线图》是促进21世纪创造力和文化发展的战略图,是21世纪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图,是构建21世纪创造力的行动图,是21世纪艺术教育基本理念的展示图。  相似文献   

8.
陈辉 《江苏高教》1997,(6):60-62
高校实施创造力教育的分析及对策陈辉进入21世纪,创造力教育应成为高等教育的关键。本文试对大学生创造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进行创造力教育的对策。一、大学生的创造心理特点1.创造与创造力创造是人将创造力运用到科学、技术、管理和艺术等各种活动领域所产...  相似文献   

9.
创造力教育是建立在创造力开发基础上的一种教育理念,适应创造力经济的现代大学教育,无疑应当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因此创造力教育是现代大学的一种必然选择。作为大学的创造力教育,要以创造力开发(创造力的发现、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的整合)为基本目标、以学科创造力为核心、以主动性实践为关键来构建其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有人预测二十一世纪将是“创造世纪”,这是因为国际竟争将是国家、人群间的创造力竟争。最近美国《幸福》杂志3月30日一期文章报道,日本掀起新的创造运动。另外法国《费加罗》杂志2月28日文章,在评论日本的“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时,也认为“日本具有独特而深刻的创造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需要具有“高创造力”的大批“创造人才”才能在各个领域开创新局面。同时,创造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得到培养和提高的。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创造教育。美国是最早开展创造力开发的国  相似文献   

11.
人类已迈向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二十一世纪 ,必须为这一时代培养合格的人才。那么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答案是具备创造力的人才 ,因为知识经济的本质和内核就是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 ,个体在小学阶段 ,由于想象力发达 ,思维的不良定势少 ,其创造力发展正处于黄金季节 ,且这种能力受遗传因素相对较小 ,因此 ,抓住这一契机 ,通过教育训练 ,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开发 ,应该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教师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创造教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尝试 :(…  相似文献   

12.
一、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我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其目的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有抓住了这一点,才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实施课程改革,重视素质教育,造就创造型人才,成为21世纪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当前各国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对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是一大贡献。当代对创造力的研究倾向于将创造力看作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体。因此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时 ,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在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整合中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我们认为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包括环境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潜能的发挥,而在人类所有的潜能中首推人的创造潜力,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各国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这一要求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创造力的研究,因不同的研究者立足点不一,对其理解也有差别。尽管如此,当代对创造力的研究倾向于将创造力看作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体。依此,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定位小学生的创造力。众所周知,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什么是创造力呢?就当前来看,更多的研究都趋向于将创造力看作多种成分的综合体。比如美国当代创造教育家阿玛拜尔提出创造力由知识基础、认知风格和人格因素三种成分组成,并指出这三种成分还存在交互作用;当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腾柏格也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多层面的现象,他提出了创造力的三面模型,即智能层面、智能风格层面和人格层面,他强调这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以及每一层面内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另有一种看法,即根据解决问题的新颖性及独特性程度一般可以把创造力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创造力、中级创造力和高级创造力。初级创造力是指取得对本人来说前所未有的成果,不一定具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冠华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3):96-97,140
近年来,各国都在大力开展创造教育,创造教育已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共同课题。本文对影响我国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与创造教育建设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是实现现代化、走向未来的关键。创造性是未来人才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对人的教育也应侧重于这方面,以适应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人才,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创造力,但有创造力不一定就是创造性人才,这要看创造力大小及发挥程度。 一个人创造力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创造意识。如果一个人缺乏创造意识,他就不可能有创造力。创造意识的关键和核心是创造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求异思维,是一种怀疑精神。大胆地怀疑一切…  相似文献   

18.
论游戏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造力的培养已凸现为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幼教界展开了许多的讨论,产生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然而,幼儿的创造力与成人的创造力有着质的区别,如果不充分认识到这种区别,不充分认清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基本方式,就可能导致幼儿创造教育的偏差。一、幼儿的创造力是一种原发的创造力没有人能够否认幼儿似乎天生具有某种创造力,比如,某个咿呀学语的幼童有一天突然对你冒出一句他没有听到过的句子,一个顽皮的男童“创造出”一种游戏的玩法,或者是某个幼儿的近乎怪诞的想像……“幼儿的好奇心、创造性想像的发展是幼儿创造力形成和…  相似文献   

19.
陈涛 《考试周刊》2012,(49):133-134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在21世纪,我国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型人才,更多的是具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这一转变,客观地反映了21世纪中国对创新教育的呼唤,也是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大力推广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工作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20.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在创造力开发方面,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来说,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走出当前创新教育定位的一个误区:只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师自身创造潜能的开发。这势必影响创新教育的成效,哲学教学应以师生创造力的双向开发为出发点有学者认为,知识传播就是共享信息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以理解、接受并发生共鸣为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