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录》、《七略》作为我国目录学的鼻祖,不仅对后世目录学发展影响深远,也对于当时的汉代学术发展影响颇深。文章从《别录》、《七略》出现的历史背景着手,分析了两部书对汉代学术中古文经学的兴起、今古文之争、学术道统等热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七略四库:七略,包括西汉末年皇家的全部藏书,指《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据《汉书,艺文志》载:“成帝时,诏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向条其篇目,撮其诣意,录而奏之。”后来刘向死了,由刘向的儿子刘歆(xīn)继续整理校订  相似文献   

3.
汉代统治者为适应大一统帝国政治的需要,大搞文化建设,制礼作乐以润色鸿业。在废除案帝国“除挟书之律”后,两汉君王重视图书的收集,促进了图书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成帝、哀帝分别令刘向父子校理群书,成果卓著。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继承发扬了《别录》与《七略》的图书分类编目法,创立了我国图书目录学。这些开创性的成果,奠定了我国图书事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向、刘歆是我国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校阅了汉宫室先秦至西汉的藏书,撰写了《别录》一书,成为我国图书目录学之祖。刘歆继承父业,在《别录》的基础上,对藏书作了分类,写成了《七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图书分类学著作。  相似文献   

5.
刘向集六艺群籍,撰《别录》,在此基础上,刘歆将所校典籍种别为《七略》。刘氏父子等校理了西汉皇室藏书一万三千余卷,历时二十多年,创造出了整套国家整理图书的程式和方法,奠定了我国后世校勘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向集六艺群藉,撰《别录》,在此基础上,刘歆将所校典籍种别为《七略》刘氏父子等校理了西汉皇室藏书一万三千余卷,历时二十多年,创造出一整套国家整理图书的程式和方法,奠定了我国后世校勘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西汉的征书活动、典籍质量说起,谈刘向、刘歆的古籍整理和《别录》、《七略》.  相似文献   

8.
一场秦火,使书籍几濒灭顶之灾。“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西汉元朔五年,武帝下诏“广开献书之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至河平三年近百年间“书积如丘山”。 据《汉志》:汉成帝河平三年,命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刘向、任宏、尹咸、李柱国等人校书籍。一书校毕,就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刘向通过比较枝雠,写定正本后撰写叙录,最后把校书时所撰叙录全文汇编为《别录》20卷。向卒,子歆竟父业,作《七略》,序次群书为七略三十八种,开创了目录学史的新纪元。章氏《校雠通义叙》谓:“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相似文献   

9.
<正> 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采自《七略》,载录了西汉官府藏书,分析了学术源流和派别,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目录书,是目录学史上的一篇代表作,是我们研究目录学的宝贵遗产。班固在《汉书·艺  相似文献   

10.
汉代统治为适应大一统帝国政治的需要,大搞化建设,制礼作乐以润色鸿业。在废除秦帝国“除挟书之律”后,两汉君王重视图书的收集,促进了图书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成帝、衰帝分别令刘向父子校理群书,成果桌。班固的《汉子·艺志》继承发扬了《别录》与《工略》的图书分类编目法。创立了我国图书目录学,这些开创性的成果,奠定了我国图书事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向、歆父子校书之分职,与《别录》、《七略》所分六略,除《六艺略》外,一一对应。从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内容的旧六艺,发展为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内容的新六艺,孔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六艺略》之得名,正在于对六经教化功能的强调,并体现了刘氏父子对旧王官之学的传承,以及建构郡县制帝国学术体系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七略》既是我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学著作,又是第一部图书分类学专著,共有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数术略、方技略七部分。《七略》首创图书分类的“六分法”,反映了西汉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思想,开启了中国传统图书的“四分法”。将“诗赋”单列一类,充分肯定了文学的社会功用;将文学与哲学、经学、史学分开,推动了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1996年8月20日至24日,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与庆祝广州建城2210年活动同时在中山大学历史系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70多位学者与会,从有关讨论及提交的论文来看,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新进展.一、秦汉时期的经济研究秦汉经济史的文章在数量上仍占首位,而且选题更为具体和深入.仓是粮食储藏的基本设施,也是西汉国家活动中一种重要制度,邵鸿《西汉仓制考》对其内涵、作用和地位提出了新的见解.贩运贸易是汉代商业活动的重要形态,但以往缺乏系统研究,黄今言、陈晓鸣《汉代贩运贸易论略》对此作了初步探讨.渡部武(日本)《关于汉代陂塘稻田模  相似文献   

14.
西汉哀帝之世,刘歆与太常博士争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由此掀起了一场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关于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性质历来争讼纷纭,了解其性质的关键是对其兴起的背景和动机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5.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古代有关民间传说和地理知识的重要著作。这本书,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经西汉刘秀(软)校书,才形成现在的样子。《山海经》共18卷,分《山经》和《海经》两部分、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山川、各地民俗、物产资源以及大量神异鬼怪的传说。《山经》以五方山川为纲,记述的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海经》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山海经》里的不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史上的武举考试创始于唐代。唐代的武举考试重技勇,轻兵略,于兵法不甚重视。宋代设武学,《孙子兵法》等武经七书成为武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金、明、清各朝继续宋朝的武举考试制度,多有更张,《孙子兵法》作为重要的考试内容一直被延续下来,直到清朝末年废除武举制度。  相似文献   

17.
转注和假注,连同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合称为“六书”。六书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六书乃六艺(礼、乐、射、驭、书、数)之一。后人对《周礼》的六书纷纷作出解释。西汉末年的刘歆,东汉的班固、郑众、许慎对六书的概念都曾加以阐述。许慎对六书的阐释最为详尽,他用了二十年时间写成《说文解字》。这是我国也是世界的第一部字典,是我国文字学、词汇学的奠基之作。后人花了很大精力研究这部书。清代以前,人们认为六书是六种造字法。清代是语文  相似文献   

18.
校勘,古人称为“校雠”。起源于汉代以前,“到汉代,便成为学术史上的一种专门事业。”历经各朝,直至清代,校书工作已作出了卓越的成就。“唐代以前的史籍旧注,如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裴驷的《史记集解》,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郦道元的《水经注》,固然是古书渊薮;但如唐代学者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司马贞的《史记索隐》,颜师古的《汉书注》,李贤的《后汉书注》,所见到的古书,也和今本  相似文献   

19.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它著录了当时国家所收藏的西汉以前的各类书籍,而且分类明确,评述简要,为后来人们了解从上古到西汉末年图书情况,以及学术文化的发展变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汉书·艺文志》是一部综合性的文史书目,我们如果研究中国目录学须从这里开始,研究目录学史,也须从这里开始。《艺文志》是《汉书》的十志之一,那么为什命名为《艺文志》呢?古时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六艺”,文学百家之语为“文”。顾名思义,所谓“艺文志”就是著录“六艺”和“百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别录》《七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我国目录学史上重要著作进行介绍对比,以此理清汉代以来我国目录学在内容、体例、分类、结构上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