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儿童形象在鲁迅小说中大都以配角的形式出现,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鲁迅小说中塑造了等级制度下的被"吃"者、"缩小的成人"与健全的理想型等少年儿童形象。这些少年儿童的命运或是死亡,或是前途未卜,而"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透过这些少年儿童形象,可以看出鲁迅对民族命运和国民性改造的深切担忧,在《狂人日记》中他发出了第一声呐喊——"救救孩子"。  相似文献   

2.
"救救孩子"是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结尾一段,由这四个字组成的短句独立成段,文章至此戛然而止,发人深省。我们知道,《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思想毒害之严重,倾注了作者对民族传统文化极度忧愤的感情,反映了作者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那么鲁迅先生发出的"救救孩子"这一声沉痛的呐喊,与《风筝》这篇散文中贯  相似文献   

3.
鲁迅散文很好地表达了他的素质教育思想,其内在基本线索就是: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教育对孩子天性、个性、创造性的扼抑,呼吁现代教育把孩子看作"将来的'人'的萌芽",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完全的人".鲁迅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近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在其小说<狂人日记>的末尾大声呼吁"救救孩子",谁来救救孩子?笔者认为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近一百年过去了,教育是否拯救了孩子?遗憾的是,笔者看到了有学者不但呼吁"救救孩子",而且呼吁"救救教育".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5.
1918年,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在现代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他在作品的结尾发出的一声最为沉痛愤懑的呼喊——“救救孩子”,通过这一呼喊分析鲁迅作品中的孩童形象,结合当代社会,寻求鲁迅的“立人”思想.  相似文献   

6.
"儿童文学"这一概念在我国的生成,源于"五四".1920年10月26日,周作人在当时的北平孔德学校演讲开口就说:"今天所讲儿童的文学,换一句话便是'小学校里的文学'."这显示了现代儿童教育思想与儿童文学的天然渊源.儿童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语文教育形成了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7.
鲁迅理解儿童,关心儿童,爱护儿童,早在“五四运动”前夕就发出了“救救孩子”的时代呼声。鲁迅的儿童观旨在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和兴趣爱好,主张对儿童进行全面合理的教育,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鲁迅认为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他们的精神面貌预示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狂人日记》以短短六千余字揭露了几千年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吃人就是他的总罪状,而结束语中救救孩子的呼喊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着重分析了救救孩子这一呼喊其实表现了鲁迅深深的绝望,由此反映出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反抗绝望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狂人日记》以短短六千余字揭露了几千年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吃人"就是他的总罪状,而结束语中"救救孩子"的呼喊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着重分析了"救救孩子"这一呼喊其实表现了鲁迅深深的绝望,由此反映出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反抗绝望"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充分发挥文学的批判价值和启迪的功能,他深入地分析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吃人的本质,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鲁迅的文学作品独特、丰富的民族寓言是其文化政治革命的集中写照,在审美的基础承担着历史——文化政治使命。鲁迅作品中乌托邦结局的预设是其希望所在,同时也是一种暗示,它预示了在黑暗的现实中仍然存在着可塑的未来,在绝望中仍然渴望审美超越和救赎。  相似文献   

11.
《狂人日记》和《长明灯》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两篇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小说。从《狂人日记》到《长明灯》的创作过程,从"救救孩子"的呼吁到"灭神灯,要放火"的战斗宣言,这一变化标志着鲁迅在现实的重重矛盾困惑中,为自己接下来的改革社会的实践确定了一种出路,并将以更为坚定执着的姿态直面现实的黑暗。这体现了鲁迅革命思想进一步发展的过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承前启后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儿童代表一个民族的"未来",鲁迅一生都在关注中国的儿童.在他的译作中,与儿童有关的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内容涉及儿童的地位、儿童的教育和儿童文学.本文细致考察了鲁迅所译相关的全部译作,由此探讨鲁迅特殊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以"立人"为中心--鲁迅思想与文学的逻辑起点(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前鲁迅的东渡日本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空间转移".他在日本的思想发展是以民族主义为起点,并产生如下问题意识,即如何既要批判东方传统促进民族的现代化,又要对西方现代化进行质疑;如何完成"现代民族文化"、"现代民族主体"的重建.鲁迅在日本早期的著述,其中心词的转移,说明他认识到民族危机在于文化危机,文化危机在于"人心"危机,民族"精神"的危机.从此鲁迅处于主流思潮的边缘并显示着鲁迅式的文化品格.鲁迅著作中心词"个"强调个体的精神的自由.其典型的个性主义思想是将"立国"建立在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基础之上,"立人"的根本在人的信仰."精神界之战士"是批判、战斗的知识分子,具有很强的实践精神,这也是鲁迅的自我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一1906年,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时,中途放弃学医,转而从事文学活动,史称"弃医从文".凡是研究鲁迅思想发展史的人,都强调这一事件的重要性.现代文学史家们在研究这一事件时,总是认为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是由于看了日俄战争的幻灯片中的"示众"的镜头的结果,把这看作他"弃医从文"的唯一动因.蒋荷贞同志对此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示众"镜头的刺激,"这只是一个诱发的原因,或者说只是一个偶然的重要因素,而不是根本原因","只强调'示众'镜头的作用,忽略他主观思想基础,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鲁迅走上文学道路是由于一个偶然的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灯下漫笔>中呐喊"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这一声呐喊,其意义不亚于当年的"救救孩子",把一个全新的思维、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中国人民、中国知识分子面前一"第三样时代"究竟是怎样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以短短六千余字揭露了几千年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吃人”就是它的总罪状,而结束语中“救救孩子”的呼喊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着重分析了“救救孩子”这一呼喊其实表现了鲁迅深深的绝望,由此反映出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反抗绝望”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教育领域的许多问题都有精辟而独到的论述。儿童教育是鲁迅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在他发表的许多著作和演讲里,都论及了儿童的教育问题,并写下了《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专论。整理和研究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发展幼教事业,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鲁迅的儿童观1.将儿童看作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鲁迅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儿童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和民族前途的命运。他说:“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20年后中国的情形。”“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他反对将儿童当作是家庭的希望,传宗接代  相似文献   

18.
又该呐喊“救救孩子”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多年以前,鲁迅在他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就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口号,震撼了中国大地。鲁迅是要把孩子从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80多年以后的今天,在封建礼教已经被推翻,孩子本可以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的时  相似文献   

19.
得益于黑色人的助力,《铸剑》中复仇者眉间尺迅速成长为勇敢果决的战斗者。这一历程有力地阐发着鲁迅对孩子人格的拯救意识,也是鲁迅为了"救救孩子"而呐喊的进一步发展。眉间尺内在的精神气质与战士相通,决定着孩子的人格能够得到拯救,同时,也反映了鲁迅对战士成长的期待与肯定。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且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从“五四”时代就致力国民性的改造,是第一个喊出“救救孩子!”的人。在他光辉的一生中,有近二十年办学和教育实践;后来,他虽然离开了具体的教育岗位,但他从未放弃过这个重要阵地。本文试从教育的角度,谈谈鲁迅先生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以及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