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学科德育建设的成效。对352位普通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学科德育能力基本达到良好水平,但存在薄弱环节;不同性别、职称、任教学段的教师,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其学科德育能力表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了有效提高中小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需要增强中小学教师学科德育建设意识,提高其学科德育资源开发能力,构建中小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变革型社会,基础教育目标、环境、关系、文化等场域迎来变革,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有被弱化的趋势,这深刻影响着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加以专业化的干预,这就要求中小学德育必然从经验型走向专业化。在现实境遇中,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和德育能力尚不能适应德育专业化要求,其中德育能力专业化的缺失直接影响着有效德育的开展和德育目标的实现。在变革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陷入了德育内涵困惑、德育主体困顿、德育能力专业化困局的三重困境之中。走出困境场域,需要变革传统经验型德育思维,从能力专业化视角审视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合理域限,重点厘清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层次和结构,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德育素养,在了解其德育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的途径应与其专业伦理发展相结合、与教师群体优秀文化相结合、与有效评价管理制度相结合、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陈锐 《四川教育》2023,(7):27-28
<正>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成都市锦江区探索了中小学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监测,以监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区域德育研究的痛点、难点和突破点,针对性优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培养策略。一、数据发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待提升锦江区基于全国德育监测指标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中的品德发展水平关键指标,组建德育专家和监测专家研究团队,搭建德育监测体系,开展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阶段是新生一代形成健康价值观念,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德育教师作为学生德行的指导者、促进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促进我国中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德育课程的学科育德已经成为实现有效德育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学科课程育德存在诸多问题,学科教师的育德态度、自身的道德规范、育德方式和角度的选择等,均对育德效果产生影响。为基本保证学科课程育德的开展,学校需尽快落实监管机制,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师自身道德规范和德育理论水平,并最终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当前,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和传播手段介入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中小学教师远程德育工作中却存在很多问题,这与缺少对德育教学内容的研究不无关系,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远程德育教学内容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学与中小学的德育存在着内容重复、形式单一以及评价体系缺少连贯性等衔接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体制以及德育衔接机制的欠缺。所以,解决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德育地位,在内容上与学生的成长阶段相契合,与时代发展相吻合,增强德育形式的递进性,建立大学与中小学的有效德育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表现为德育仍处于从属地位、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造成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为德育目标脱离实际、德育内容区分不清、德育方法僵化单一、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中小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提高德育实效性: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10.
陈俊光 《教师》2010,(36):27-28
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表现为德育仍处于从属地位、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造成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为德育目标脱离实际、德育内容区分不清、德育方法僵化单一、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中小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提高德育实效性: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11.
《政治课教学》2009,(1):1-1
2009年1月6日,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成立中学科学、小学科学、中小学英语、中小学德育、中小学艺术5个学科工作室,这标志着我省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学科的名师工作室已构建完成。今后,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将以学科工作室的运作机制为全省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德育优先意识淡薄、德育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家庭德育不到位、社会德育大环境欠佳等问题,导致中小学德育工作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为此,学校和教师要不断强化德育意识,转变德育观念;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德育素养;整合各种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德育合力,进而提高中小学生的德育素养.  相似文献   

13.
李荼晶在今年第九期《天津教育》上撰文,就加强中小学德育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中小学德育教师的考评标准和业绩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学生的视角看中小学实际的德育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不利影响;从教师的视角看教师自身面对德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偏移;从教育学原理的视角看中小学德育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突破了以课程教学和班主任负责制为主的学校德育实践框架,将教书育人的教师责任体现到了学校教育实践之中。中小学德育导师制让学校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重要职责,其本质是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成功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参与及表现。  相似文献   

16.
学科德育是中小学德育改革的突破口。学科教学是开展学科德育的基本途径,整合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是推进学科德育的有效路径。除此之外,优化师范生教育体系,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聘任与培训体系,研制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是学科德育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德育》2008,(2):F0002-F0002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明确转型期中国德育发展走向,活跃德育研究,沟通和分享道德生活经验,中央教科所中国德育杂志社、中国德育科研共同体面向广大中小学教师举办第二届"中国德育年度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活动主题是:校本科研与中小学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素养之所以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素养,原因在于儿童文学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教材。德育的目的是让少年儿童永葆童心,不被异化;不媚俗是对儿童及儿童文学的本质的洞见。中小学教师要利用好儿童文学的媒介对儿童施行德育,也需要有不媚俗的精神境界。因此不媚俗,正是中小学教师必备儿童文学素养的关键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突破了以课程教学和班主任负责制为主的学校德育实践框架,将教书育人的教师责任体现到了学校教育实践之中。中小学德育导师制让学校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重要职责,其本质是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成功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参与及表现。  相似文献   

20.
儿童文学素养之所以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素养,原因在于儿童文学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教材。德育的目的是让少年儿童永葆童心,不被异化;不媚俗是对儿童及儿童文学的本质的洞见。中小学教师要利用好儿童文学的媒介对儿童施行德育,也需要有不媚俗的精神境界。因此不媚俗,正是中小学教师必备儿童文学素养的关键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