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美国"以实践为取向"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育实践活动贯穿教师教育课程学习的全部中心环节。课程设置以发展职前教师的实践能力为核心,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田野实践有机整合,课程教学与幼儿园紧密合作,融入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课程评价则重视职前教师在幼儿园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种师资培养模式为我国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理论性学习对于教师培养是否必要?杜威在1904年发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文,肯定了理论性学习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为这个问题的讨论提供了探索方向,即厘清教师培养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通过澄清杜威思想中理论的内涵以及近一个世纪以来西方教育理论家对杜威理论和实践关系的发展,教师理论性学习实则在于教师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即对教师思维发展的训练,教师在理论学习中获得的思维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肯定教育理论性课程的学习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对饱受诟病的中国教师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可以防止目前师资培养改革中过度强调实践性课程而忽略理论性课程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践取向的教师知识观强调教师实践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师教育观上主张在实践场景下,创设学习共同体,帮助未来教师形成和发展实践性知识。本研究基于实践性知识的性质、内容、来源及获得途径,以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为例,重建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理论-实践交融"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交融。在理论-实践共同体中,未来教师的理论学习与"主题见习"结合,真实情景下的学习而理论总是"在场"。  相似文献   

4.
周钧  公辰 《比较教育研究》2016,38(11):34-39
芬兰研究取向的教师教育把教学视为一种基于研究的思维活动,认为教师所做的研究是一种实践探究.这种教师教育模式将发展师范生的教学思维确定为培养目标,将教师培养过程设计为从基础阶段向概念化阶段的发展,把实践设计为教学实践和研究实践两部分内容.在培养过程中具体采用理论学习—实践—研究的整合模式实施,师范生研究方法的学习贯穿计划始终,教学实践分三个阶段、三种水平循序渐进地开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突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割裂。流于形式的‘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不能将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整合的教师教育课程强调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要在互动过程中,通过主题、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创建"探究式"教学模式、"行动研究"教师培养模式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试—评—行—结",是笔者在研修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四环节研修模式。它与传统研修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研修方式不同。由"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交流互动式"。二是研修过程不同。改变了传统研修中认识和实践脱节的现实,教师在研修中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完整过程。三是研修实效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是苏格兰教师教育的目标和特色。苏格兰教师职前教育的"伙伴关系"模式为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提供了制度保障,而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教学则在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之间建立了实质性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在教师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得以真正实现。本文以阿伯丁大学教育学院的本科初等教育专业为例进行分析,并简要地阐述了苏格兰的做法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学专业性和专业认识论的最新发展构成了专业主义教师培养改革的动力基础,在此影响下,国际社会的教师培养改革形成了"基于实践"和"基于研究"两种主要路径,以及向着"研究丰富型"教师培养发展的新趋势。"基于实践"的教师培养专业化改革强调,延长师范生的实践学习时间,融合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强化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基于研究"的教师培养专业化改革强调加大教育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比重,鼓励师范生开展"教师研究"。"研究丰富型"教师培养尝试将"基于实践"和"基于研究"的教师培养相互结合,形成更加融合、更加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基于实践"、"基于研究"和"研究丰富型"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提升大学教师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观强调实际教学情境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职前教育为例,通过组建大学与实践基地小学"教学共同体",从中探索教学理论与师范生技能培养紧密结合的新路子,构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培养模式,为师范生未来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现代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对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的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培养内容设计以及学习支持策略的系统化研究并不多见,对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生成内在机制的探索更是空白。从系统解决该问题出发,以"中国—UNICEF‘灾区教师培训’项目"在四川地震灾区的实施为契机,采取设计研究的思路,在教师有效教学能力成长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混合式培训、学习活动混合设计和多元学习支持策略,通过"设计—验证—测评—修正—再实施"进行实践,结果显示教师有效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从真实需求出发,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对学习活动精细化、多样化设计,对教师的学习提供真实案例、以应用为导向、以协作交流为主要活动方式及多元主体评价的支持策略"的技术支持的教师有效教学能力培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课程模式是一种实践化的理论,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高宽课程作为一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也广为人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园艺术活动中幼儿的感受与体验,这让长期以"教师教,幼儿做"的美术教育方式为主的教师感到无所适从,高宽课程中的视觉艺术经验成为很多幼儿园借鉴的对象,但在借鉴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用,"情境化实践"可以为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新探索——对顶岗实习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范围内关于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达300年之久。中国的教师教育,也经历了经验化—随意化—专业化的过程。然而,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仍存在着严重的鸿沟。近年来,河北师范大学探索并施行了"3.5 0.5"的高师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师教育专业高年级学生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成效显著,是一个利国、利校、利生的创新工程,为教师教育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参与式培训,是指培训者在集中进行理论学习后,再通过持续组织受训教师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受训者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或技能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是教师在反思、研究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学习、领悟教育理论的学习活动过程。本文就参与式培训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效能、组织与实施的过程、实施的条件保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不对称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和社会现象的解释,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众多问题可以从信息视角做出解释。在教师教育中,教师专业的角色认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培训教学与教师自己的教学、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等四个方面存在信息偏差或信息不对称,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信息偏差的解释,可以通过对教师的分阶段培养、创新培养机制、加强"教师专业"研究、改革学习模式等途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源于北美大陆的反思型教师教育理论日益受到我国教师教育界的关注。反思型教师教育是对技术型教师观和经验型教师教育模式的一种否定。它强调教师教育的核心应是培养教师对现有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意识与能力,通过反思加实践,教师不断地对教育理论进行解构和自我建构,从而获得自身的专业发展。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学习是实现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而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实现的关键就在于教育学知识向学科教学实践的转化。鉴于此,可以构建一个基于理论学习的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包含如下几个彼此衔接的环节:理论学习—学科转化—模拟教学—课堂点评—反思与改进。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试图以学习共同体为视角,构建职前英语教师听评课模式,以期提高其听评课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认为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集体备课—去个人化实践—评课互动与反思对话—改进教学实践”的基本流程构建学习共同体听评课模式,能够改变教研态度,强调教师合作,提倡反思对话,扮演多元角色,提升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学习是实现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而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实现的关键就在于教育学知识向学科教学实践的转化。鉴于此,可以构建一个基于理论学习的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包含如下几个彼此衔接的环节:理论学习—学科转化—模拟教学—课堂点评—反思与改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割裂。流于形式的“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不能将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整合的教师教育课程强调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要在互动过程中,通过以主题、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创建“探究式”教学模式、“行动研究”教师培养模式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工作嵌入式专业发展的理念强调教师教育中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基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来寻找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法;同时,工作嵌入式专业发展强调给予教师均等的学习机会及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包括资源的共享、经验的分享等;而持续的专业学习与发展,离不开各层级教育机构的有力支持,包括通过各项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以将工作嵌入式专业发展整合到每一位教师的日常工作中。一、工作嵌入式专业发展的内涵解析工作嵌入式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的学习,基于课堂教学实践,并整合到每日的工作中,以寻找实践中真实问题的解决办法,目的是优化教师教学的实践及改进学生的学习。工作嵌入式专业发展是一个共享的、持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