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育根 《沧州师专学报》2010,26(1):45-46,52
知识分子向来受世人崇敬,因为他们是“脊梁”。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知识分子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梁晓声通过系列人物形象再现了知识分子从坚守操守到游离知识分子秉性再到丧失基本操守的嬗变历程。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人物形象,鲜明地体现出孤独、彷徨、虚无的情绪特征,使小说带上了强烈的抒情、感伤的色彩.在小说的人物系列划分上具有类型化的倾向,同时,每一类人物又显示出各自的价值趋向.五四知识分子小说及其人物形象普遍呈现出"时代精神"与"时代情感"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是我国古代的短篇小说巨匠,是塑造艺术形象的杰出大师,他用生花的妙笔,在《聊斋志异》数百篇作品中,描绘了众多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至今仍以其强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知识分子形象是《聊斋志异》中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群体,各类知识分子在他的笔下须眉毕现,被塑造得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4.
张哲  王圣杰 《现代语文》2009,(11):78-80
20世纪40年代的知识分子以其敏锐的触角最先感应到灵魂的被撕裂的阵痛,苦苦挣扎于心理纠葛的重重漩涡,许多作家创作于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真实而坦诚地记录了这些知识分子艰难而复杂的心路历程,塑造了一个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本文试图以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为例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知识分子形象是鲁迅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其中的觉醒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深刻反映了鲁迅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反映了鲁迅对人在社会环境中悲剧命运的思考和探索,深化了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钱钟书先生建构的《围城》艺术世界中,赵辛楣是一个性格独具、"灵魂"独有的知识分子。该文试图从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功能入手,分析赵辛楣在联结知识分子群体、对比和映衬群体知识分子形象,凸现个性特征诸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
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对儒家知识分子的描写可谓浓墨重彩,儒家知识分子对帝王的人生成长、性格养成、文化积累以及建功立业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书中有数十位知识分子,他们对三位帝王的霸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以伍次友对康熙的帮助为例,探寻儒家知识分子对帝王的成长所起到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处在清末至"五.四"的历史大潮中,鲁迅清醒地看到了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他用小说,用人物形象反映当下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迷失。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多是彷徨于新旧、明暗之间,游离于两个社会、两种文化之间的多余人。在鲁迅眼中,知识分子只有构建独立自强的理想人格,启蒙并引领大众,中国才能全面立人然后自立,知识分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9.
《青春之歌》是建国后出现的第一部正面描写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它之所以在广大青年读者中激起巨大的反响,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本文从横纵两方面分析了林道静性格特征及成长历程,并论述这一人物形象在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寒夜》和《巴山夜雨》是反映抗日战争重庆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代表性作品,两者成功之处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其共同意义在于,透过人物命运的发展轨迹,表现了作者对战争及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层次思考,这就是,通过战争与苦闷挣扎的人性探索来表现人物生存状态的两极反差;通过刻画人物美好的良知与人物性格的变异来展示人物性格的两面性;通过心理、景物描写与对立艺术创作的辩证法来塑造人物形象。透过两部小说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国难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并由此看出,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这两部小说人物形象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的原因,也是两者能赖以比较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