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延滨 《新读写》2013,(7):88-90
我说的茶馆不是老舍的茶馆,是成都这座南方省城的老茶馆。 我对于家庭和幼儿园外面的“社会”,最早接触的就是茶馆,是成都的老茶馆。老茶馆是最具成都特色的民俗生活场景,一张木桌,几把竹椅,便可开张迎客。茶馆有大的,比方说,  相似文献   

2.
在鲁迅的现代小说《呐喊》与《彷徨》25篇小说中,有四处写到酒店和两处写到茶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一)"酒店"与"茶馆"在鲁迅作品中频繁地出现,不只是起着"道具"作用,而是显示了鲁迅作品的特色。老舍曾说过:"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酒店也应作如是观。我也曾在拙作《论鲁迅小说的乡土色彩》(《鲁迅研究》1985年第11期)说过:"鲁迅往往把绍兴一带的小酒店和茶馆作为小说人物活动的场所.酒店、茶馆是群众闲谈之地,它是社会的一角。它象一面多棱镜折射着社会,因此,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曾是茫然的、困惑的,甚至是恐惧的,因为曾昕一些专家说新课改是中年教师的一道高门槛,难过啊。正当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读到了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镇西茶馆——语文新课改:从思考到操作》,顿觉豁然开朗。踱进"茶馆",不禁感慨万分。一叹"茶馆"的雅致格局。"茶掌柜"的自然心智与旷达令人忍不住想溶在这份闲适中,四方雅士一杯清茶,可以  相似文献   

4.
《茶馆》写于1957年,是老舍的话剧代表作之一。它被公认“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话剧舞台上出现的第一流作品”,西方评论界称它是“带着中国民族风味的艺术,是东方话剧的奇迹”。全剧共有三幕,课文所选的是第二幕。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欣赏。一、你们读过完整的《茶馆》剧本,或者看过《茶馆》电影吗?请说说全剧的主要内容。(学生说不全,由老师作简要介绍。) I 参考答案《茶馆》通过写北京裕泰茶馆的盛衰,刻画了茶馆老板王利发、民族资本  相似文献   

5.
孙江 《现代语文》2006,(5):68-68
老舍在《答复(茶馆)有关的几个问题》一中说:“我的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没有完全叫老套子捆住。”大量的事实证明,古今中外高明的艺术家总不断地致力于艺术的探究与创造,在探索中奉献出自己的艺术精品。老舍在《茶馆》的艺术创作中所作的“新的尝试”,取得了巨大成功,获得了中外观众与评论家的热烈赞誉。《茶馆》不愧为中国话剧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馆是茶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茶馆的设计应依循展现茶文化的精蕴和各种功能的需要这一主导原则,注重茶文化与茶馆设计的辩证关系,运用各类设计元素,烘托茶馆的文化氛围,凸现茶馆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话剧《茶馆》中,茶馆就是一个凝炼时代特色的社会缩影,一个展示社会风貌的大舞台,小茶馆演绎着大社会的风云变幻与兴衰起落。  相似文献   

8.
江南茶香     
对于茶,我不喜欢喝,了解得也不多,只依稀记得有碧螺春啦,黄山毛尖、凤阳毛尖啦,西湖龙井啦等等茶名。有了茶,自然会产生与它相关的事:茶艺、茶具、茶馆、茶道……听老人们说,品茶的意义在于“三有”:有心情,有环境,再有上等的茶叶。心情可以培养,那么环境呢,便能在茶馆里找到。茶馆有大有小,有热闹,有冷清。北方一般是大碗茶楼居多,我们南方的才能称之为“馆”。相比之下,我还是对江南的小茶馆情有独钟。江南的茶馆大多门外一条弯弯的、狭窄的石板路,透着水乡特有的苔藓的味道。馆舍面街背河,目光穿过屋子便可见河道,不时有小船悠悠地划过水…  相似文献   

9.
残香     
<正>那年冬天,小城的茶馆来了一个南方的戏班子。原本门可罗雀的茶馆突然变得热闹起来,来往进出的客人络绎不绝。和其他驻扎在茶馆门前的商贩一样,他的生意也红火起来。每天,当他在熬制冰糖时散发的白气中忙得应接不暇时,他的余光总能瞄到那个站在茶馆门口、冲他微笑的小姑娘。她是戏班子的一员。没有客人点唱时,她就站在门口,盯着一串串火红的糖葫芦出神。他问她要不要拿一串尝尝,她却笑着说,"要坏嗓子的"。待到他忙里偷闲时,她就和他攀谈起来。她给他  相似文献   

10.
甜味茶馆     
周莲凤 《中文自修》2014,(17):31-32,30
老镇的茶馆位于镇子的北街。矮矮的砖木房,黑黑的瓦片,灰白的墙。墙面早已有些斑驳,露出里面的青砖。几根老榆木柱子,支撑着这幢老房子,外公说那茶馆可是1 949年前就有了。茶馆不大,旁边隔了个小间就是上海人嘴里的“老虎灶”,那里是我们小时候打开水的地方。而那茶馆就在隔壁,门口挂着一块泛白的小黑板,上面写着当天的评弹曲目,什么《珍珠塔》《玉蜻  相似文献   

11.
本报北京今晨专电 89岁高龄的老舍夫人,画家胡絜青女士昨在京发表声明,谴责“尹盛喜大碗茶贸易集团”负责人尹盛喜侵犯老舍姓名权,盗用老舍名字做其茶馆馆名的非法行为。 胡絜青女士在声明中说:我从来就不同意用老舍的名字做茶馆的馆名。4年前,尹氏茶馆开张前,欲用老舍之名而征求我意见,我断然拒绝,只同意把老舍手书的“茶馆”两字真迹借给他做匾,我替他取名为“北京大茶馆”,并题写匾额。尹表面上挂上了我写的匾,但口头上却一再叫“老舍茶  相似文献   

12.
镇/西/茶/馆/“镇西茶馆”开张四年,和各位茶客的交流和碰撞,使我感觉自己又读了一个“本科”,呵呵!最近几年,一到年底便有茶客问我:“明年茶馆还开不开?”以往我都说:“放心,不会歇业的!”但今天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镇西茶馆”明年不得不关闭了。的确是“不得不”——我现在是两个班的班主任并兼学校副校长,同时还担任着高中教学的任务。我对许多朋友说,我现在每天都沉醉于自己的“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课,找一位同学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教学(包括管理)问题,读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或随笔。——如此一来,还要经营“茶…  相似文献   

13.
"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句俗语一开始的意思是提凉壶,让人喝凉水。后来引申为说不该说的话,做傻事,做不该做的事。早年,有父子俩开了间小茶馆,虽说  相似文献   

14.
《茶馆》当年差一点要脱眙换骨——周总理看了《茶馆》,“有完全不同的建议”。他对焦菊隐和于是之说,不赞成老舍写的那三幕。为什么呢?。不典型。。什么是典型呢?  相似文献   

15.
茶事     
曦莉 《中学生百科》2012,(36):38-39
茶馆历史悠久,人尽皆知。但究竟起源兴起于何时何地?尚无明确考证。前不久看一则报道,说中国最早的茶馆,有可能就在山东的灵岩寺附近。说是有史书记载,唐代灵岩寺有位高僧在授道时,要求弟子们不眠不寐不吃饭,静坐  相似文献   

16.
茶,起源于中国;茶馆,也同样最早出现在中国。茶馆萌芽于晋唐,历经1700年的流变发展,在国人的生活休闲、文化娱乐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梳理茶馆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出茶馆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最直接的就是社会安定繁荣,茶馆文化兴盛;社会衰败无序,茶馆破落不兴。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茶馆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身与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信息的交流与传播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是北京古代休闲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外城西区是北京茶馆最主要的分布区,茶馆数目占到了全城茶馆资源六成多的比重,其他城区和郊区只有少量分布。北京茶馆的分布明显有倾向于市场区的特点。茶馆林立的香厂在清末发展成为一处新兴的休闲型市场娱乐区。  相似文献   

18.
老舍的三幕话剧《茶馆》发表于一九五七年,一九五八年与一九六三年两度演出,都引起热烈反响,震动了剧坛。一九七九年再次上演,并西到欧洲、东到日本,均受到高度评价。《茶馆》是老舍最成功的作品,建国以来具有世界影响的我国优秀剧作之一。这对老舍来说,也决非偶然。一八九九年,老舍出生于一个贫苦旗人的家  相似文献   

19.
后“茶馆式”教学理念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可以延展到校本研修等其他领域。本期我们推荐的就是与后“茶馆式”教学一脉相承的“茶馆式”校本研修。作为糅合了后“茶馆式”教学特点的校本研修,“茶馆式”校本研修更富有成效,收到了师生双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新茶馆式教学是在上海育才中学的"茶馆式教学"和上海静安附校的"后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茶馆式教学实施"读读、讲讲、议议、练练"四个教学环节,后茶馆式教学实施"读读、讲讲、议议、练练、做做"五个教学环节,而新茶馆式教学施行"读读、讲讲、议议、练练、评评"五个教学环节,这是对茶馆式教学与后茶馆式教学的传承与创新。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在人和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开展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