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业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初步探讨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级模糊数学知识,建立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数学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合成运算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叶桂香 《教师》2022,(3):18-20
文章以"初拟指标—多轮指标筛选—指标信效度分析—确定权重体系"的过程构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探索影响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并实践应用于武威市X小学.研究结果表明:武威市X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较好水平;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达到良好层次,六大维度的量化评价等级依次为优秀、...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9,(12):96-102
教育评价问题是当前亟需从根本上解决的国之大计。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是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深刻践行。文章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多年来的实践出发,通过记录体系、评价体系、数据应用体系三大板块,构建了为学生提供全方位行为记录与评价的电子平台,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推动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并为各级教育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提升学生评价素养对推动实现综合素质评价常态化具有深远意义。学生评价素养是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评价实践中所应具备的理念、知识、能力、情感的综合表现,具有整体性、发展性及情境性等特征。重视培养学生评价素养有利于引导学生走自主发展之路,有利于营造多主体交互式的评价氛围,凸显了综合素质评价的育人价值,同时也是顺应我国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的时代之需。在现实中,学生评价素养的培养仍受传统考试文化、评价观念、多元评价场景及评价制度缺失的制约。因此,学校需重视开展评价教育,帮助学生积累评价经验,创设良好的评价生态,通过提升学生评价素养增强综合素质评价效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践,从学生实际获得的角度出发,采用扎根理论的方式,收集、整理和分析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进一步编码、分析,构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模型。梳理出了学校氛围、家庭参与、评价机制、实施路径、行动策略和学生发展等6个主范畴,并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形成了由直接因素、支持条件、中介条件、驱动因素、结果等要素构成的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复杂过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家庭参与是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学生的理解和认同是评价顺利开展的推动力,评价主体的评价意识和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使用归纳总结法,尝试从理论视角分析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聚焦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形成性评价,梳理实践对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观点和结论有:评价不仅是证明和改进,也是发现、唤醒和沟通;评价信息的经常性记录、展示、交流是实施评价的基础;学生的认识和感受是评价有效性的重要判断标准;间接评价是激励性评价的有益补充。还需不断对实践创新背后的理念及假设做出价值合理性判断,使得面向个体的综合素质评价适合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7.
文章站在行业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对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行了思考,旨在建立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行业企业需要出发来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解决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间存在的瓶颈问题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在预防中小学生违法、减少偏差行为发生的教育方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在结合"枫桥经验"社会治理理论、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责任分散效应、临界教育分级处遇制度理论基础上,加强中小学生偏差行为预防的综合素质评价应着重从以下四方面深入工作.一是完善评价体系中关于偏差行为预防的测评内容,从制度上明确将偏差行为测评列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具体操作方式和相关评价标准.二是完善评价体系,成立由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共同开展评价的全方位、多角度评价.三是完善后续应对措施,筛选出偏差行为 高风险的学生参与综合素养提升活动,充分引入家庭课堂、社会心理服务资源等,针对性开展后续应对.四是建立跟踪制度,通过社会服务、亲职教育、相关团体辅导、成长小组、个案咨询等多种形式分析记录,建立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长效跟踪机制.  相似文献   

9.
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是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而出现的研究热点问题,二者都涉及"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前者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后者属于教育评价的下位概念。文章在分析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异同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核心素养视角下综合素质评价在理念层面、操作层面和制度层面遭遇的困境,进而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相关建议: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加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高职艺术院校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艺术人才,文章采用德尔菲法设定人才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AHP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权重,构建出符合高职艺术院校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事实证明本评价体系较为全面、科学地评价了高职艺术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1.
邹良 《考试研究》2020,(2):4-10
为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育分走向育人,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功能,长沙市历经六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基于增值理念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管理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进行增值评价"。引导学校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推进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阵地与突破口。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改革,释放活力,是中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能力的必经之举。在党中央及国务院的倡导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改革成为中等职业院校面临的一项紧迫现实课题。立足实际,积极对标,中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在运行中应在明确未来导向、用好定性评价、强化评价激励功能、提高公众评价参与度这几个方面加以改进,才能更好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中职教育社会认可度,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学生正确发展的灯塔。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仍沿用普通高校的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存在评价主体单一、重过程轻结果等问题,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学校必须重新认识和建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科学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笔者针对现有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行了新的认识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根据“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中心、以信息化为宗旨”的理念,从界面设计、资源建设、资源热度和实践效果4个方面筛选出14个影响因素,构建了教师网络空间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网络空间的教师空间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方法体系的建构可以推进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教师评价方法观念,合理评价学生;完善教育评价理论体系,促进教育实践发展;变革考试评价制度,深化教育改革。建构中小学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方法体系,以实证主义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中小学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方法体系以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为核心,两种评价方法之间相互补充、交融和整合,共同构成中小学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美育中考政策的出台,如何评价学生各艺术学科素养水平,已成为艺术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舞蹈素养作为学生艺术素养中重要的一环,是学生个体能力发展与应对未来社会变化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构建学生舞蹈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对于启迪学生心智、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学生舞蹈素养内涵,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包括感知体验、审美判断、身体表达的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学生舞蹈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分析了在高校流行的“综合测评法”的种种弊端后,提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其评价内容应体现时代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体系的组成、评价体系的运作模式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实际综合素质较差、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专业教育思想指引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面临人才培养理念落后、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特色等现状。在此情况下,高校树立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明确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核心要素,开设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打造符合学生需求的校园文化品牌,完善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计划,是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它对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高中学校特色发展、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高中招生录取时困难重重:责任方遭遇评价指标科学性不够、操作困难,评价结果可靠性、公平性备受质疑的困境;使用方遭遇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发挥作用有限的困境;管理方遭遇政策实施者偏离政策原本意图,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体系失衡、合法地位未确立的困境。为此,应转变传统考试评价观念,确立综合素质评价育人新理念;转换传统评价思路,基于学生的不同背景进行整体评价;明晰政策规定,让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招生录取“硬挂钩”;加快综合素质评价配套制度建设,加强对政策的解释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