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美姓名反映着英语化的一个方面,它具有丰富的化背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本主要阐述学生通过对英美姓名所蕴涵化意义的了解,来提高对英语学习中姓名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英美姓名反映着英语化的一个方面,它具有丰富的化背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本主要阐述学生通过对英美姓名所蕴涵的化意义的了解,来提高对英语学习中姓名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因中西化的差异,在问候语、民情、风俗、姓名顺序,称谓以及非语言行为等方面,中西方的表达各有特色,如果不了解中西方化差异,就无法进行跨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华夏汉族姓名化是华夏汉人积极的精神活动的表现,是华夏氏族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姓名化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名”化是姓名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名自命也”,后世学对许镇的这个经典释义的理解多迷失真意。究其原因,是后世学忽视了先民对“名”的崇拜,误解了这个判断句的语法性质所致。华夏汉族人名化源远流长,命名化有民族传承性,但中心地位却表现出它的社会时代性质。  相似文献   

5.
姓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本文从形式,起源、功能等方面对捷克语的姓名文化作出描写,并分析了中、捷两国在诸方面的特点,折射出两国社会历史、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姓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本文从形式、起源、功能等方面对捷克语的姓名文化作出描写,并分析了中、捷两国在诸方面的特点,折射出两国社会历史、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汉英人名姓氏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与语言的其他现象一样,同复杂的社会、化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在应用中颇具“异曲同工”之趣。鉴于人类思维模式的相似性。着重从英汉两种语言在命名的化心态、来源和命名习俗方面的差异。采用对比法来探讨它们在应用中带共性但易于忽略的问题,仅作姓名化对比研究中的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8.
英语姓名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从英语姓名的起源、结构以及取名动机入手,分析了英语姓名这一特殊系统中蕴涵的特殊化内涵,印证了英语姓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化现象。对英语姓名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9.
高校合并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如何处理和缓解由此带来的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等诸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是对高校管理提出的新的挑战,其中合并后校园化建设更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本着重介绍先于我国高校完成合并的澳大利亚高校的校园化培养,以及其校园化对高校实质性融合产生的作用等问题,说明校园化建设对培养新组建高校的忠实度(loyalty)和一体感的重要性。虽然中澳两国在基本国情、高校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但认真了解、分析澳洲高校的管理经验,对我们仍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美苏冷战的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苏两国在各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化背景。这种不同的化因素、化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深深地影响了两国的民族心理和政治决策。在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国家利益的驱使下,美苏各自的“大国使命感”以及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终于导致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英汉动物词文化涵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玥琳 《培训与研究》2007,24(5):128-129
翻译并不是纯粹的语言转变。由于中英文化差异,作为译者,既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更要熟知两国文化。本文通过比较中英文中动物词的含义分析了中英文化差异,并对相应的翻译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大量的姓氏资料,为我们研究古代世族大姓之外的普通姓氏提供了方便.在这方面前人已做过若干工作.本文试图通过对吐鲁番地区上自十六国下至唐建立西州之前这一历史时期出土文书中出现的姓名进行系统分析,从而了解该地区姓氏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从姓名中反映出的文化特点和社会意识形态,并进一步讨论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美两国在人权观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之所以如此,除了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外,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本文主要阐述了中美两国不同人权观念所形成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常永雷 《考试周刊》2015,(26):85-86
在英语教学中,姓名的使用非常重要,尤其在翻译方面,无可避免地会涉及两种文化。不同文化的姓名有其不同的特点,就姓名的教学而言,姓名与其所教内容关系密切,因为它们是语言交际的基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人名的教学可以反映整个教学。本文立探究中英姓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介绍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姓名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必须了解两种化,深刻理解两种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译不仅在语言意义上等值,而且在化意义上贴切、对等。本从地域化、习俗化、历史化和宗教化等方面,阐释了因中西化差异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一些棘手难症的种种表现,并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如何对待西方化,是中日两国近代历史上面临的共同课题。梁启超和福泽渝吉分别是中日两国近代史上影响较大的思想家,他们对西方化的态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如他们都对本国的传统化强烈不满,都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化,并且他们倡导学习西方,从根本上说都是出于维护本民族利益的目的。但他们对西方化的态度也具有一些不同之处,如梁启超前期较保守,后来则日趋激进,福泽渝吉最初较为激进,而后来却逐渐趋于保守;又如梁启超倡导学习西方,其立足点是以中国传统化为根基,以西方化为补充,而福泽渝吉的立足点是全面地以西方化改造日本化,造就一个新的先进的化。  相似文献   

17.
西周礼乐文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礼乐化是中国早期化经过了巫术和宗教阶段以后出现的,体现着人理性精神的化形态,是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礼乐化包括礼和乐两个方面,其中,礼是规范当时社会生活的首要原则,乐则是礼的实践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补充,礼乐并重,为社会角色提供了完整和自律规范,这是礼乐化的主要特色,礼乐化的社会基础是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度和农村公社制度,同时,礼乐化也是为这种社会制度服务的。礼乐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上方面。第一,礼乐化是中国早期化达到理性化水平的具体形态,并且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二,春秋,战国之际,诸子继承了其基本精神,从而为中国化基本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饮茶与日本的茶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形成中国特有的茶化。中国的饮传到日本,发展为日本“茶道”,它既有日本传统化特征,又吸收了中国的化特点,是中日两国化交融的一部分,也是连结东西化的纽带。  相似文献   

19.
游睿 《学语文》2009,(2):43-44
姓氏人名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近年来日益引起语言学者的重视。本文以泰安市凤凰小学全体学生的姓名为研究材料,分别从姓氏比例、音节组合方式、姓名的构成方式,姓名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教育为化开辟了道路,使化代代相承;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倾向,成为一种教育的民族范式。在我国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正确对待化选择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