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样的习惯     
中午,时针“滴嗒”指向了数字“1”.母亲早已卧床休息,我蹑手蹑脚地出了家门. 踏着树阴一路来到教室,同桌正伏在桌上写作业.我坐下了,同桌却依然未觉察我的到来,手中的笔仍在纸上“沙沙”地写着. 这时,我又想起了母亲那轻轻的关门声. 每次临睡前,母亲都会来到我的床边,替我盖好被,把被沿掖好,然后熄灯关门,轻轻离去.我缩在被窝里,看着从门外透进来的光线一点一点地消失,最后一声轻微而有力的“咔嚓”声——门合上了.  相似文献   

2.
有位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课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同损害国家尊严的行为作斗争”这一内容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1997年夏天,40名中学生飞越太平洋,来到澳大利亚参加悉尼第八届国际音乐节。当他们准备在悉尼市政厅演唱时,带队老师严肃地对学生说……”讲到这里,这位教师停顿了下来,且表情严肃。教师在这片刻的沉默中造成一种“空白”,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悬念。接着,这位教师继续讲道:“带队老师告诉大家刚才在大会的演出台上发生了一件有损我国尊严的意外事件。他说:‘同学们,我们要……”讲到这里,教师又停顿下来,这又使学生产生一种悬念:…  相似文献   

3.
别样的美丽     
“砰”“当”“咚”……随着一阵阵摔碎东西的声音响起,客厅里传来一声高过一声的吵骂声。我吓呆了,生怕爸爸妈妈打起来。 原来,妈妈因为爸爸下班后不做饭而大发雷霆,把杯子、花瓶、碗碟等摔了一地。  相似文献   

4.
别样的爱     
清晨,小君的妈妈一看到我就对女儿说:“说呀,对老师说呀!把昨天在家里的话对老师说。”而小君拉着妈妈的手左摇右晃:“你说,你说呀。”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母女俩搞什么名堂。在妈妈的一再坚持下,小君笑眯眯地看着我,怯怯地对我说:“卢老师,我做你女儿好不好?”“好啊,好啊,我正好缺个女儿呢!”我高兴地应道。得到满意的答案,小君甜甜地朝我喊了声“妈妈”,高兴地去玩了。说实话,别的孩子这样我还会相信,小君想做我女  相似文献   

5.
别样的岁月     
童年的记忆里有一处高墙。皱纹爬满了墙壁。高墙内栖息着季节的灵魂。那一角不知名的花儿默默地,又如火如荼地涂抹着生命的颜色。有蓝天自高墙外探进头来。恍惚间,有鸟儿的身影悄然掠过。还有一棵柚子树,丰腴的身躯高过了院墙。我喜欢采下花儿插在头上,满院乱跑;或在收获季节时采下花籽,第二年春天满院里撒下花籽,却没见多少花儿生出来;或凝视着蓝天,想着它传递的信息。曾一度希望这棵柚子树是杏树:因为才学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又向往着“杏花春雨江南”的意境。后来知道了,红杏出墙是很不好的事;还知道了我们这儿又…  相似文献   

6.
一、建构与解构 听了曾宝俊老师执教的《蜡烛燃烧和空气体积》这节课,又读了他在《科学课》2014年第5期上发表的《体验自我否定,缜密理性思维》一文,感受到他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学生认识到“逻辑”、“思想实验”也很重要,曾老师称这种打破常规观念的课是“解构”的课。  相似文献   

7.
“丁零零———”,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响,同学们似离弦的箭奔出教室,奔向飘散着饭菜香味的食堂排起了队。语文课代表一边敲饭碗,一边说道:“现在打饭的属主语,看饭账的属谓语,而像我这样,看别人吃饭的,只能属宾语啦。”“其实呀,我最讨厌的是那些‘定状补’,非插进来不可。”我在一旁补充道,忽然又听到英语课代表的声音:“我觉得还是用动词不定式来形容较为合适。”午餐时间刚过,同学们蜂拥而至,并乐此不疲地在教室里说笑,你听,那不是熟悉的《九九艳阳天》吗?音乐课代表正用她委婉的歌喉唱着一曲“化学”艳阳天,只听得“氢氦那个锂铍硼,碳氮哎…  相似文献   

8.
别样假期     
施歌 《中文自修》2012,(5):42-43
初中的最后一个寒假如期而至了。连续几天的绵绵小雨过后,天空终于绽开了笑颜。暖洋洋的阳光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埋首于书本与作业中的我也不禁抬起头,望向从窗缝偷偷溜进来的一束阳光,可惜,我的心情却……期末考试的失利如梦魇般挥之不去,久久徘徊在我的心灵深处,它不断地嘲弄我的轻狂和浮躁。虽然心中深知这个寒假,不能再像往年那样懒懒散散地混过去。然而面对每日枯燥的练习,心,渐渐地不能平静了。  相似文献   

9.
别样的感受     
谭小宁 《湖南教育》2009,(11):27-27
一口气读完《湖南教育》“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辑”,心潮激荡,久久难以平静。 抚读全卷,颇有一种厚重感。这种厚重感,首先来自宽广而丰富的视角。全期突出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全省教育的变迁,既有全景式呈现,又有局部的展示。时空跨越60载,  相似文献   

10.
教师情感的丰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情感的丰富性●石爱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注定了教师必须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角色,并且这种丰富性特征不能流于一时一地的表现。教师的情感既要有诗人般的真挚,但又不能象诗人那样“情不自禁”;既要有演员般的生动,但又不能象演员那样“故作多情”,教师情...  相似文献   

11.
别样的爱     
昨晚,当作业快大功告成时,一条“斑斓大虫”——数学思考题,阻碍了我前去“苏州”畅游的计划,无论我怎么绞尽脑汁,任凭“十八般武艺”的轮番施展,始终未见功成。刚刚解下围裙的妈妈习惯地加入了这场无硝烟的战斗。我们不停地假设、推断、演算……终于,妈妈兴奋地说:出来了!算出来了!共花3个小时!”说着便一步一步讲解给我听。也许是妈妈太激动了吧!也许是妈妈只有小学毕业的水平吧,也许……刚讲了一半,妈妈就卡了壳。看着妈妈焦急的眼神,我安慰道:“妈咪,烫了吧?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还是先喝口水降降温吧!”妈妈听了“扑哧”一笑。随着时…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上午人园时,毛锚的妈妈一看到我就对儿子说:“说呀,对老师说呀!把昨天在家里的话对老师说。”而毛锚拉着妈妈的手左摇右晃:“你说,你说呀。”我则在一旁愣愣地看着他们母子,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在妈妈的一再坚持下.毛锚看着我.怯生生地对我说:“孙老师,你做我的姐姐好不好?”  相似文献   

13.
一个仲春的下午,我们一家人又到缙云山上游玩.我不喜欢平坦的大路,特爱走田埂小道.这不,一看到健身梯旁出现了一条小路,我立刻欣喜地前去“探险”.  相似文献   

14.
别样的假日     
言洁 《教学随笔》2014,(6):31-31
在假日里,我们爱玩耍,爱休息,爱上网,唯独不爱动手干家务,正所谓“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别样的假日。星期六中午,肚子已叫得震天响,我慢吞吞地走到楼下,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叫道:“奶奶,我饿了!”没有人回应,我一步一顿走到厨房,发现没有人,到处找找,都没有奶奶的影子,“不是吧,那我吃什么?算了,做一碗面吧。”我悲哀地叫道。  相似文献   

15.
读艾青的短诗《手推车》,仿佛面对一口井,它的构图是那样的简洁,画面的色彩线条也是那样单一而凝重,然而它的意蕴却是那样的深邃!当我们细细地品尝这口“井”中醇美的艺术佳酿时,却又明显地感觉着一种苦涩的滋味。这种苦味渗透艾青抗战前期的诗歌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艺术特征:沉郁、悲凉。  相似文献   

16.
《一个树木的家庭》选自《自然记事》,作者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朱尔·列那尔(1864~1910)。这篇散文小品,文字虽短却写得妙趣横生,精细观察与精确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的情趣、感情和思想意志不露痕迹地揉进文中,使我们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他的心声。在文中,列那尔抓住了树林的“性格”特征,反映出树木们的“精神”面貌。列那尔借助于树木社会的风貌,既展现出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型,又暗示了人类社会存在的某些弊病、灾难和冷酷现实。列那尔是一位基本功十分扎实的素描大师。作者将树木这一人们习见的植物描摹得那样准确逼真、形象生动。作者走…  相似文献   

17.
翟从月 《初中生》2009,(6):48-48
一位朋友曾经这样问我:“你心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久久地在我脑海中萦绕。 我想,我心中的世界是:一个人走在沙滩上,看一望无际的大海,浩瀚而又碧蓝,看海水勇往直前地扑向海礁又被礁石打得粉碎,纷纷溅起的白色小花微雨般落下,落在我的身上,那样温柔,那样细腻。我追逐着海水,随着它扑向沙滩,又随着它扑向大海,像一个海的女儿,一个大海永远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18.
也谈“教师角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文汇》杂志2005年第1期刊载了一篇题为《教师的“角色”》的署名文章。其中谈到,教师要“像母亲那般慈爱”,“像父亲那样严格”,“像哥哥姐姐那样亲切”,“像朋友那样平等”,“像奶奶那样耐心”,似都不无道理。这道理无非是教师既要关爱、亲切、耐心,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还得平等地对待学生。然而,这些都是比喻,而不是对“教师角色”问题的回答;好在同期杂志还有一篇文章,题为《老师,好好上课》。说起那篇文章的缘起,倒也有趣:有一位老师开始上课时,说了一句“同学们,好好学习”,想不到学生们随即齐声说:“老师,好好上课”。学生如此一…  相似文献   

19.
别样超市     
初一的学生不懂事,只知下课大喧哗; 初二的学生稍懂事,还是下课到处嚷; 初三的学生最懂事,因为马上要考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一楼的初一(7)班搬到了三楼的初二(7)班,现在又马不停蹄地搬上了五楼的初三(7)班,真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这么一个“三级跳”,“跳”得同学们一下紧张起来,跳个不停的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瞧这一个个的心理承受能力,别提有多差啦! 说来也是,不说别的,光是这楼层——五楼,嗬!还真有些让人“毛骨悚然”。但对于我们这些有实力的  相似文献   

20.
曾经在“在线问答”里见到一篇这样的文章“一对通伊妹儿很久的男女网友,是否应该见面?”而我却毫不犹豫地在下面写一了一段话“不应该见面,因为那样会失去神秘感。”也有的说应该见面,因为那样才会了解更深一些。我一向都不是很赞成网友见面的,初识的人往往总是会谈到“你在哪里上网”“你是男生还是女生…你多大了”……之类的话,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谈论的话题,于是就想出了一项很直接相识的方法——见面!然而,我又产生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