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娇艳 《生活教育》2012,(21):67-69
说到几何知识的教学,就一定会提到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但究竟什么是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是这样描述的:空间观念主要包括"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说简单一点,就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状、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等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表象,然后能根据提供的信息一下子想象出  相似文献   

2.
所谓空间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它们之问的变化、关系和基本结构在头脑中的概括化的形象。《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观念培养作了如下描述:“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形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相似文献   

3.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距离、方向等形象在人脑中的表象,建立完善的空间观念对学生理解几何图形、思考数学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经历猜测和验证、动手和表达、画图和计算等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空间表象。  相似文献   

4.
李星云 《广西教育》2008,(16):18-19
空间观念是人脑中关于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以此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  相似文献   

5.
“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安排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其核心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所谓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它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紧密相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使孩子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相似文献   

6.
培养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空间观念是指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即一方面能够把生活中的实物按照形状、大小或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在头脑中抽象成不同的几何图形,掌握各自的名称和特征;另一方面还能够根据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在头脑中再现出相关的图形,并能与实际联系起来。《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大纲》(初审稿)(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在小学通过直观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认识常见的简单几何形体的特征,学会计算它们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进一步学习几何都是有益的。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新大纲”提得很明确:“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图形的观察、测量、拼摆、  相似文献   

7.
"空间观念"是一种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这种直觉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教师可将图形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落脚点,通过再现生活经验、观察感知、操作实践、发挥想象等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8.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教学几何图形中加强渗透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在小学几何图形中,空间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内容,包括物体的形状、大小、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所谓空间观念,就是指能够通过现实中的几何模型建立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几何模型,最终实现图形与模型的自由对接.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笔者在教学中做了相关的探索,现从教学实践入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基础,对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以往空间观念的相关研究,同时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和专家访谈结果,探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内涵和特点,明确小学生空间观念的价值,并确立小学生空间观念的表现形式。空间观念是个体对头脑中关于现实世界实物表象的信息加工,对表象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数学性质进行理解分析和归纳总结,在此过程中形成对几何图形与物体相关数学性质的识别、理解、判断和重现的能力。空间观念是数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必要成分,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创新能力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空间观念的表现形式包含形状识别、运动变换、方位距离、几何度量、图形绘制五个维度。调研结果表明,研究所陈述的表现形式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有数还有形,形和数一样,在日常生活和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2011版新课标对空间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空间观念,是学生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的形状、大小、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  相似文献   

12.
刘文明 《考试周刊》2010,(52):134-134
"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安排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其核心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3.
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表象的支撑。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对知识的理解才会  相似文献   

14.
空间观念是指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对物体的方向、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是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在人脑中的表象,也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不难看出,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促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的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相似文献   

15.
空间观念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相互位置关系留在人们头脑中的表象。也就是说,空间观念包括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大小、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主要表现是: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因此,把握好“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把握好“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客观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其中“图形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中的一部分,学习它可以让学生掌握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从而在头脑里进行空间形体的分解与组合,进而发展空间观念。那么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图形的认识”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希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卫星 《云南教育》2015,(Z1):15-17
空间观念是指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对物体的方向、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是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在人脑中的表象,也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  相似文献   

19.
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它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一、再现生活经验,培养空间观念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这些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原型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时,首先是联系生活中熟悉的实际事物。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上课伊始教师说:“同学们,我国射击运动员杜丽夺得了第28届雅典奥运会首枚金…  相似文献   

20.
单建忠 《教育》2014,(30):49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加强学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模型思想。几何图形着重研究现实生活中物体和图形的形状、位置等关系,加深对图形与空间的认识理解,发展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较为薄弱,在学习几何图形知识中,尤其是一些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稍感困难,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巧妙地、创造性地开展有效教学。探究发现,在几何图形教学中利用“剥皮”法可以化难为易,让学生趣味轻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