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评是晚明民间舆论的一种形式,反映乡里社会的群体共识和道德期许,因兼具公论批判的性质与评断是非的功能,成为晚明乡宦借以维持威望的舆论资源。乡宦一方面主动趋附乡评,通过救荒、慈善、基建等行为实现与乡评之间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随着晚明乡评的不断尖锐化,乡宦陷入恶评的漩涡中,他们因畏于乡评而杜门自守,与乡民的关系也不断恶化,以至酿成大规模的民变。最终晚明乡评参与并推动了地方社会权力阶层的力量转变,生员阶层代乡宦而起,但也造成了地方社会秩序的紊乱。  相似文献   

2.
传统儒家基于“志于道”的终极理念而确立起的士人经典化的生活模式,在晚明社会的变迁中陷入了极大的窘境之中。“贫”、“穷”、“抑”成为晚明士人最为重要的生存困惑与社会呼声。晚明士人也于这种生存压力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促动下,走上了世俗化的生存道路,开始了由“道德人”向“世俗人”社会角色的转化,这种转化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但同时也潜在促动了“士”与社会之间的交融与互动,拓展了其通过社会而存在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晚明妓女以爱情贞节、政治气节著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士人的塑造。晚明官妓的文化素养、社会女德的兴盛、复杂的社会现实都是影响晚明妓女形象的现实因素,而士人在政治、文化中的失落则是他们美化妓女形象的根本原因。晚明妓女形象贞义化,一方面是对士人节行的讽谏规劝,另一方面则是对儒家道德的质疑。同时,这种寄兴亡于艳情的文化感伤也延续成为清代士人表达末世情怀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晚明社会政治腐朽,科举停滞,大量士人仕途受阻,科举生活成本大大提高。生活物质来源问题困扰着身无他技的士人群体。其中,一部分生员依靠廪粮、廪膳银或学田等维持生活,但这仅是士人中很少一部分人能够享受的特别待遇。大部分士人的生活物资,或依靠自谋生计,或依靠家庭、家族、友人相助,晚明士人生活物资来源的多样化趋势,反映了晚明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等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5.
晚明作家徐渭,思想复杂,行为怪诞.晚明社会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我价值体认的社会思潮与徐渭曲折多难的人生撞击,造成了他性格的狂放不羁而又自卑、敏感、多疑.晚年的徐渭愤益深,进而发狂.他的这种思想行为在晚明士人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19,(1):64-71
《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明末凌濛初编纂的拟话本短篇小说集。"二拍"刻画的士人形象十分突出,是晚明士人在小说中的投影。小说中构建的士人多容貌英俊,人品端方但又不缺乏精明、圆滑,他们的治生方式、婚姻观与对于科举的态度都具有鲜明的晚明时代特征。从小说中塑造的士人群体,可以管窥晚明传统规范受到冲击,新的秩序缓慢产生的社会图景。  相似文献   

7.
晚明出现了大批以"隐"为状态的文化士人,他们或为诗词歌赋,或居山野泉林。然而在选择放弃科举和远离官场之后,隐士又不得不面临生存困境,他们或教书以续其志,或践耕以养其身,或以卖文鬻字、医卜算经等方式来维持生计,并就此展现出各种价值取向以求其治生之道。  相似文献   

8.
晚明时期的文化变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一变动的核心是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转变和文化人格的转型。晚明士人自我意识转变和文化人格转型的社会基础是明中叶之后日益高涨的市民文化运动,其思想基础是阳明心学的崛起。晚明士人的文化人格突出表现为“狂”、“隐”两种类型。它为当时的文化变革所注入的资源是个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孙丹虹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6):63-66,71
晚明士人冯梦龙在认同市民文化的同时,也对女性的身份有所认同。但是作为男性,冯梦龙在“三言”中对女性的身份认同又有偏差产生,这种认同偏差的表现形式在“三言”中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魏晋时期隐逸之风大兴,出现了数量庞大的隐士群体。魏晋隐士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山林隐士、朝堂隐士、田园隐士,这几种隐士特色各异,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探讨魏晋隐士的类型及隐逸之风大兴的原因,对于理解和认识魏晋的时代精神和士人心态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第背景造就了部分明末士人的遗民身份选择,遗民身份包含政治属性、社会成分两种要素,基于政治立场的科第拒斥成为明遗民身份认同的重要一环;这一选择为明遗民群体既带来了呈现并深化士人"以道自任"价值意义的机会,同时也造成了现实实践途径的缺失。随着时间流逝,政治身份认同的淡漠,科第作为强力国家制度,士人谋生及价值实现桥梁,愈发具有吸引力,最终吞噬了明遗民群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晚明山人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以其独特的文化风貌出现在晚明,在隐居方式、谋生方法、生存范式等方面都与传统的隐士大相径庭.同时,晚明山人群体的文化建构呈现出的名士气、商贾气、才艺化、世俗化的特点,鲜明地体现了时代风气的深刻影响,由此可以观照晚明山人的文化风貌的形成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3.
明中期以降,发生了许多与中国传统社会截然不同的社会变化,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而士人群体的活跃也使得这种变化更加强烈。晚明的社会变动对中国传统的历史走向确实有一定改变,从中也能反思出中国古代历史晚期的种种问题。本文着重以士人群体为主,探讨在此种历史背景下士人群体的社会活动及心理动态。  相似文献   

14.
晚明社会,随着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启蒙思潮的风起云涌,社会风气也由明初的清肃淳厚逐渐演化为晚明的浇薄儇巧,人欲得到充分张扬,情色文学大行其道,并且集中涌现出一批男色小说.这些小说虽然在文化品位及书写技巧上有高下之别,但从各个角度形象全方位反映了晚明社会盛行的男娼之风,填补了中国通俗世情小说中男风小说的空缺,并且如实传递了士人阶层对待男风的复杂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5.
在古典喜剧《狮吼记》中,苏轼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他不仅具有情节结构上的意义,引发戏剧冲突的不断展开。而且作为作者代言人,体现了剧作“疗妒劝顺”道德风世的创作主旨。更重要的是这一形象负载着晚明传统士人深厚的自我人格精神,成为混乱黑暗的特殊时代中传统士子的理想人格范型。  相似文献   

16.
晚明文人结社之风盛行,士人以文会友、诗酒酬唱,形成了一种时代风气和社会潮流.考证潘之恒在各地的结社活动,可以了解晚明文人的生活风貌、精神状态以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唐朝官府对于隐士中有政治才能的人非常重视,出台多种政策对其进行征聘。这种征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皇帝出面对隐士进行褒奖、招抚,二是通过各级官员的举荐,从而使隐士出仕。这些活动,体现了官府对于下层士人的安抚政策,也体现了不同隐士的不同人生追求。官府与隐士之间是一种博弈,为了各自的目的,都要把握好仕与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晚明文人结社之风盛行,士人以文会友、诗酒酬唱,形成了一种时代风气和社会潮流。考证潘之恒在各地的结社活动,可以了解晚明文人的生活风貌、精神状态以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明初,移民的到来及军事卫所的建立,河南怀庆府地方社会的秩序得以重新勾画。在移民入籍及军户寄籍的历史过程中,他乡即故乡的认同感在军户移民中被逐渐强化。尤其到了明中叶,军籍儒生在科举上的成功及以何瑭为中心的学术群体的形成,使得军户群体成为影响书写地方社会历史的重要因素。同时,军籍乡宦对地方文化传统的塑造也是对地方社会认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隐士与隐逸是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学术界对隐士、隐逸现象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有的学者关注隐士的类型划分,有的学者研究隐士的人格心态,有的学者探讨隐士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有的学者考辨隐士与文艺创作的关系。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他们所圈定的那些作为研究对象的隐士,其身份的合法性在哪里?本研究就是从追问隐士的身份合法性开始,运用知识考古学和诠释学两种社会学理论视角,考察隐士身份的确立及其承载的价值观念,也就是通过一种人物类型的研究,揭示一种有持久影响力的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