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者培养与幼儿园中的素质教育南京秦元东一、学习者培养的涵义“学习者培养”这一思想,我国早已有之,只是未经整理和明确化。如陶行知曾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国古代也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之说。近来提出的“学会学习”和“学...  相似文献   

2.
在竞争更加激烈的 21世纪,应该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而自学能力,则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 1〗近年来,我们围绕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开展学习指导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转变教育观念,把课堂教学重在“传授知识”变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重在能力培养的论断。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强调:“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英语教学领域,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英语不过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因此学英语重在听说能力,不必讲究语法;一种观点认为,语法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必须以语法为重,且语法先行。得改革开放之惠,中学英语教学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大力倡导与深化素质教  相似文献   

4.
朱熹以传统儒学“学以成人”为教化目标构建了“小学-大学”的教化体系。小学之教立足“事”,重在“涵养”人的良善本性,是“学以成人”的逻辑前提;大学之教立足“理”,重在穷究事物之道理,是“学以成人”的现实保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遵循朱熹“事-理”的逻辑结构,统筹教育内容由“事”到“理”的阶梯性与系统性,坚持教育目标“涵养”“穷理”的阶段性与立德树人的一致性,推进教材体系的层次性与整体性,用朱熹教化体系的智慧增强思政课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5.
王船山强调“师必因材而授”,“因所可施可授而使安习之”。教师对学生必须因材施教。认为:“夫智仁各成其德,则其情殊也,具体异也,其效亦分也。……故教者顺其性之所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而可矣”。一个人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教者要想办法去导引学习者的长处,使他能顺利成长;要克服学习者的短处,使其走上正道。他认为教人先要看学生的才能品质,再看志向。而后看努力与造诣如何,所以教学的方法也就因人而异。“曲尽人材,知这悉也,……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者一也。理一也,从人者异耳。”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施教,要就其“可  相似文献   

6.
冯梦龙提出“情教”的理论命题,主要缘于三方面的思想认识:一是“情”一元论的世界观;二是“情为理之维”的“情”、“理”观;三是“六经皆以情教也”的经典体认。这三方面的思想认识共同构成了冯梦龙“情教”思想确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四则计算教学中,加强思维过程教学,不但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而且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的需要。 一、加强算理推导过程教学与培养类比推理能力 算理是计算的依据,只有算理明才能法则清。进行法则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为此,必须加强算理及推导过程的教学。为了认识新授计算的算理,有时可通过与之“貌”异而“理”同的计算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依据两种计算间的相似(相同)之点,由已知计算的算理推出新授计算的算理。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必教。”“不必教”绝非意味着你教给了他足够多,已使他今生受用有余了。而是说通过你的教他已学会了学,领悟了方法,成就了能力而无再教的必要。古人有言:“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用,授人以渔使人终生受益无穷。”“渔”就是讲的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9.
情感与理性历来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对象,传统中一直存在着“情理二分”与“情理合一”两种不同的看法.情理之辨同样体现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情与理一直处于一种两难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是教学主体本身情与理的纠结,一方面是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情理难题.要走出这种情与理的困境,一方面要以培养完整健全的人格为教学目标;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形成情与理的合力,以情润理,以理育情,“通情”以“达理”,“穷理”以“达情”.  相似文献   

10.
王安石在文论《上邵学士书》一文中写到“某尝患近世之文,辞弗顾于理,理弗顾于事,以襞积故实为有学,以雕绘语句为精新。譬之撷奇花之英,积而玩之,虽光华馨采,鲜缛可爱,求其根柢济用,则蔑如(犹没有)也。”他提出辞———理———事”来,从事到理,从理到辞,要求一致。又提出根柢、济用来。辞从理来,理从事来,这个辞和理都是有根柢的;辞不顾理,理不顾事,这个辞和理都是没有根柢的。没有根柢的好比瓶中的花,是不能结果,不能济用的。王安石又在《上人书》里说:“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  相似文献   

11.
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重在培养学生自能获取知识的能力。常言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餐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反复告诉我们,教师的教最终还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自己肚子里已有的那点“死知识”,而最重要的在于教给学生自能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本领。这既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微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难点。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早就开始探索如何开发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更好地应用于生物教学领域,先后设计和开发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神经调节》教学软件。在这几年的试验中,可以感受到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观念改变相当重要。《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教学软件,主要设计思想还是将计算机教学软件作为教师上课的“教具”,由教师操作,着重于如何更好地解决教师在“教”…  相似文献   

13.
一篇《报任安书》(节选),太史公以“书”为托,明死生之理,写文学之要,抒哀痛之情,表激昂之义,成为《史记》先声夺人的序曲,成为一部大典和谐美妙的伴音,成为一个灵魂浸润的圣土,成为一种人性彰显的标尺。开篇,择任安来“书”之精要,引出报“书”之由。任安之“书”:一“教”一“望”。“教”,即“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望”,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太史公紧扣此两点,分别予以“略陈固陋”。  相似文献   

14.
<正> 现代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要着眼于学生的学,“教”要为“学”服务。而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这就是“传之以器,不如授之以艺”。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一、指导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  相似文献   

16.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同样,不着重培养学生能力的语文教学,只供学得一文之需,而着重培养能力的语文教学,却教会学生不断吸取知识。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矛盾对立的统一。“双基”是培养各种能力的基础,但如果教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 :“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古语也说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因此 ,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提高其自身素质。语文课是能力课 ,要提高语文能力 ,主要应把语文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多读多写上来 ,在阅读中练习阅读 ,培养语感 ;在写作中练习写作 ,培养写作能力。对语文课 ,学生最怕的是作文 ;许多语文课教师也为如何指导写作而“头痛”。笔者认为 ,指导学生写作应与语文课文紧密联系起来。中学语文教材所荟萃的文章一般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每篇课文都储存着某些有关写作导向…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必须要有新的观念作指导,因而,也必须要有新的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树立“教适应学”的观念,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阅读训练题是近年来各种考试的“重头戏”。“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为进一步体现新教材的特点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必须要在听说领先的基础上重视阅读训练这一环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相似文献   

20.
<正> 董文将“问答式(启发式)”和“报告式(注入式)”相对应地提出,并将“问答式”和启发式等同起来,“报告式”和注入式等同起来,表现了概念上的混乱。如果理清了以下的思路:“启发式”与“注入式”是已由教育史所证明了的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原则;启发式重在循循善诱、调动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注入式则不顾学习者的需求、能力以及积极性,视学习者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