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育"几乎贯穿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全书,尤其集中于最后两卷(卷七后半部分和卷八)。一般认为,与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王制》中主要谈论哲学教育不同,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主要论述公民教育或政治教育。不过,亚里士多德在论教育时又特别重视"闲暇",认为闲暇"自身就有快乐、幸福以及享福的生活",这与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静观"之自足的描述极为相似。从这个角度看,亚里士多德的"闲暇"教育也指向哲学教育。本文将首先分析教育在《政治学》文本中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教育与政制的关系,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教育的一面;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政治学》中教育与闲暇的关系,并结合《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相关论述,挖掘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教育之可能。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把"四因"最终归结为"质料因"和"形式因",究竟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亚里士多德思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体论是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核心,本文试图从本体论的意义层面上来讨论二者的关系,以期能对进一步理解亚里士多德哲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样的课堂能让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能让教师感到幸福,什么样的课堂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课堂?这是教育"质量"主题下最具现实意义也最具挑战的课题。也许我们不可能去彻底实现理想的课堂,但我们可以去接近它,可以在内心去仰望,从而改变我们的惯常教学姿态。《易经》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给课堂一点形上关怀,就是这样一种超越现象世界的课堂,努力去追求课堂本真的尝试。一"高效课堂"的提出与兴起,不是一个孤立的教  相似文献   

4.
<正>近两版的《生活与哲学》教材,对"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表述都进行了修改。如何理解对"真正的哲学"的修改?"真正的哲学"的教学中要注意什么?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浅见。一、对"真正的哲学"修改内容的思考(一)修改了什么对于"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早前的教材表述为:"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西方古典思想来源问题,尤其是马克思《资本论》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史关系的研究,虽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却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薄弱点。本文认为,在马克思哲学特别是《资本论》哲学思想形成过程中,西方古典思想背景是不可或缺的,亚里士多德是《资本论》最重要的古典思想来源。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吸收、改造与发展,为《资本论》在"古今对比"的视野中把握资本主义文明的基本特性与历史命运、建构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理论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点。《资本论》中经过改造与发展的亚里士多德思想,也进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汲取古希腊思想源泉,开启"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视域的重要思想媒介。  相似文献   

6.
"磨"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之"研也"。"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中国人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好事多磨",认为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英语新课标")正式颁布。英语新课标第一次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生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并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初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编写组在认真研究英语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十年来积累的课程改革实践经验,对《初中英语》教材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修订后的教材充分  相似文献   

8.
<正>经过2008年、2013年两次修订,《生活与哲学》教材文字更加简洁,材料更加新颖,逻辑性也有所增强,教材品位有了较大提升,广大一线教师甚感欣慰。但在欣慰之余,我们隐隐感觉到教材有几处表述尚不尽如人意,有待改进。问题一:"人类在实践中将开启一个意义的世界"——语句不通顺《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核心内容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主要说明如何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实践  相似文献   

9.
按照大多数注释者的意见,《范畴篇》是亚里士多德早期的逻辑学著作,它集中考察了逻辑范畴的分类及规定。但是,它在逻辑地规定范畴的同时,涉及了许多后来为《形而上学》所发挥的第一哲学内容。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概括来说是关于存在的学说,进一步说是关于存在本体的学说。《范畴篇》的第一哲学意义,就在于它通过范畴分类,找出并确定了第一哲学的对象——本体存在;初步规定了第一哲学的核心概念——本体范畴;并提出了确定存在及其本体的第一哲学标准。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一简略论述。对存在的范畴分类从某种意义上说,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哲学都研究存在,但存在究竟指什么,众说不一。亚里士多德开始独立撰写哲学著作时,就把目光集中于这个问题,他从逻辑学出发,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依据2004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材每一单元的最后增加了"综合探究"课。此后,尽管四本必修教材历经多次修订,但一直保留了16个单元的"综合探究"内容。在当前新一轮高中政治课标修订之际,很有必要研究教材"综合探究"与《课标》的匹配性问题,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与主动性。一、"综合探究"的《课标》解读在教材价值导向上,现行教材(2014版)的单元"综合探究",提供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综合探究素材,  相似文献   

11.
与磨为伍     
<正>"磨"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之"研也"。"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中国人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好事多磨",认为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只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教育部已"发布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并修订教材",借以完善已经实验了10年之久的"新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也明  相似文献   

13.
从教十年来,亲身经历了两次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改动。说句心里话,政治学科教材的改动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2007年的这一次,教材真正贴近了学生、贴近了生活、贴近了实际。整体来看,不仅学生较易接受,而且教师教起来也更顺手。然而,"金无足赤",本版教材也存在瑕疵,如《生活与哲学》教材第7页"动物听音乐"事例的引用。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不仅是哲学大师,而且是逻辑学、心理学、生物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奠基者或重要创始人。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仅总结了以前所有哲学家的思想,还澄清了他们的混乱,并且把自然哲学和本体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代表了希腊哲学的最高水平。正因为他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故后人对他的哲学立场派别归属问题,众说纷纭,不一而衷。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主要代表作是《形而上学》、《物理学》、和《论灵魂》。在他的诸多哲学著作中,详细地阐述了他的基本哲学思想。从古代希腊哲学的发展史看,进而从全部西方哲学史来看,亚里士多德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吸引了西方众多学者的探索。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与由童庆炳主编已做了多次修订的《文学理论教程》相比,更加突出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论文提出,历史化和逻辑化是有效完成"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教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从五帝时代到商朝,"诗言志"是统治者用语言向神表达感情、表露心迹的一种方式.到了周朝,人文精神觉醒,"诗言志"蕴涵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诗经》中的有些"诗"开始"言"劳动人民之"志".《诗经》中的"恋歌"开始"言"人对人本身的而不是对神的感情.中国古代重视"立言",古人借"立言"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扬雄将自己的哲学代表作叫《法言》.在明代,小说家将小说或小说集叫做"言",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小说和古代阐释哲学观点的说体文有渊源关系,在古人眼里,可以用小说来反映世界观.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词语盘点"教学的"三境界"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个主题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设了"词语盘点"。教材谓之"词语盘点"。何谓"盘点",清点也。如果学生在盘点之后,大脑中仍旧模糊一片,难知其意,那显然就没有达到"盘点"之效。四年级下册的8个主题单元  相似文献   

18.
《人论》是一本研究关于"人学"的书,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哲学导论",它不但是文化哲学的奠基石,而且对人类思维规律的探索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在文化哲学的研究领域和人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书中对于各个文化构成要素的具体研究,更是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9.
正研究者对于"参军戏源出于汉时,盛行于唐宋"[1],没有太多的分歧。所依据的文献,也不外是《乐府杂录》《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数种,且都有"优伶戏弄辱之",即所谓"甲侮辱乙"之类情节,至于怎样"戏弄",较早文献却很少涉及。直至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五),在论及金院本表演时,始谓:"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鹘能击禽鸟,末可打副净,故云。"[2]朱权《太和正音谱》亦有相类  相似文献   

20.
<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就突出了德的重要性。所谓"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可见"德"的养成,更应从小抓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及未来。体育教师应不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