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大山的小说经历了从"文学工具论"下的民间伦理书写到五四启蒙伦理与民间伦理结合形成的启蒙叙事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审美特点。在贾大山的文学世界中,"民间伦理"作为一种价值融入到新文学传统的启蒙叙事,成为它的补充。贾大山虽然摆脱了国家抒情体制下写政治、写政策的主旋律文学成规,但依然坚守着五四新文学的"主旋律",他是孙犁开创的河北文学启蒙叙事流脉中的重要作家,以自己的文学实践参与了新国民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中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从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解读该小说的伦理意义,为重估其文学价值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主要观点:在父权制伦理与资本主义伦理双重压迫下,主人公埃德娜陷入伦理困境中,经历了"叛逆—顺从—挣扎—超越"的心路历程,最终在自杀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觉醒》是一出伦理悲剧,是肖班对美国19世纪末的女性如何建构伦理秩序的自觉探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法国当代翻译家、哲学家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nie Berman)提出了"翻译伦理"的概念,并认为翻译的伦理就在于在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中"把‘他者’当作‘他者’来承认和接受"。"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翻译的高潮时期,西方文学作品充当了"他者"的地位,受到中国学者的青睐而大量介入,他们在承认和接受西方文学的同时填补了中国文学的空白,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本文旨在从翻译伦理的角度,以"五四"时期西学翻译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对中国现代文学体裁、题材以及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进一步肯定并巩固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莫言的《檀香刑》风格瑰异,语言恣睢,文中艺术般的酷刑描写更是文学评论的焦点。文章从酷刑的细节描写为切入点,通过文学伦理学的视角,结合主要人物形象对作品进行伦理价值透视,着重从审丑美学中的荒诞伦理,异化悖谬的虚无伦理和"反英雄"的悲剧伦理三个方面来探讨莫言在艺术世界中所做的伦理价值判断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赵雪  黄开红 《海外英语》2014,(18):227-228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神品妙构"和独具魅力的小说之一,也是一部现代家庭伦理悲剧。该文拟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入手,着力从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责任与义务,等方面来挖掘造成本德伦一家悲剧的根源,进而来探寻南北内战后,在社会转型新旧文化冲突的大背景环境下,福克纳本人的伦理道德期望。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带来的快餐文化催生了"读图时代",而视觉文化发展尤为迅速,批评界好不容易才适应了电影作为文学改编和文学阅读的主要形式,网络时代的接踵而至又让电视剧成为了人们最普遍的日常文学消费品。文学伦理学批评主张文学从起源上看是道德的产物,"是特定历史阶段社会伦理的表现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那么,以色情、阴谋和暴力为突出特征的众多大热的美剧所表现的现阶段美国社会的伦理观究竟是怎样的呢?像《权力的游戏》这样一部充斥着血腥、暴力和情色刺激的美剧自上映之日就反响热烈,在一系列绵延不绝的乱伦、谋杀、背叛和篡逆等显而易见的不道德的剧情呈现中火爆了八季,在2019年才在万千全球影迷的依依不舍中收官。这一切,又该作何解释?本文将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个人主义伦理观、"真爱战胜一切"的情感主义伦理观和"生命至上"的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三个方面分析这部几乎处处透着"反伦理"特征的美剧如何在赢得收视率的同时又保证了它的"教诲价值",既乐享广大观众的疯狂追捧又毫无惧色地面对批评界的如潮抨击,力争从正反两个方面探究网络时代通俗文学作品的伦理主题表达艺术。  相似文献   

7.
由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个较新的文学研究方法。该理论主张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立场和最终目的是发现文学的伦理价值。吉本芭娜娜在短篇小说《白河夜船》中,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及丰富的情绪,描写了日本当代都市女性在伦理环境中的困惑、选择、陷入的伦理困境以及自我抗争的伦理意识。主人公在陷入痛苦深渊后,凭着自我抗争的伦理意识苏醒重生。芭娜娜通过这部作品传达了"人其实是不容易被摧垮"的重要信息,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科马克.麦卡锡的《路》,通过还原故事发生的"伦理现场",分析父亲的伦理身份,进而对父亲的伦理选择和伦理救赎进行深入探讨,以此来探究小说的道德启示和伦理意义。这部末世寓言中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指出了方向:人要始终坚持内心的"火种",要不断以实际行动追求更高尚的伦理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9.
约翰·邓恩是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主要用于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的问题。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阐释邓恩神学诗歌中所体现的伦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去把握邓恩在皈依国教后的伦理困境以及做出的伦理选择。主要分析在特定伦理现场下诗歌的职能和反映的伦理思考,得出邓恩的诗学伦理思想以及在这种伦理思想下做出的伦理选择,从而引发的伦理思考与伦理拯救,由此展现邓恩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建构的价值和贡献。通过对邓恩神学诗的解读来发现诗人在其所处时代的伦理环境和思考,从而挖掘文学经典的现实伦理意义,通过文学现象出发去了解伦理事件背后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伦理角度来看,特定时期社会文化影响下的翻译伦理以及道德伦理决定了中国近代西方爱情文学译介的动因以及具体策略,而爱情文学译介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伦理,促成新的社会伦理规范的形成。这体现了伦理对于具体翻译活动的解释作用及指导意义,深化了对近代爱情文学的译介研究。  相似文献   

11.
裕固族文学的域外传播,是中国民族文学外译领域的蛮荒之地。由于没有文字,裕固族文学以口头传承为主要形式,以民间文学为其核心。裕固族文学的对外译介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文学翻译策略,"深译"是跨文化交际的必由之路。以"深译"理论为框架,结合裕固族民间文学的典型译例,从哲学、译学和伦理三个维度探讨了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深译"路径。  相似文献   

12.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伦理文化特点出发,试探讨该思想的文学伦理批评特点及其在生态语境下的文学伦理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耽美派文学大师,被称为"恶魔主义"的他谱写出了《细雪》这一旷世之作,而作品当中的四姐妹栩栩如生的刻画也为被号称为表现出了日本之美,而性格迥异的四姐妹在生活在一起的过程中,从各自的性格中体现出来的伦理意识和伦理选择对研究《细雪》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研究其中的伦理问题,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更有利于研究谷崎润一郎。  相似文献   

14.
库切从处于弥留之际的卡伦太太角度,刻画了当时南非的生活状况——人与人之间冷漠,恰似回到了远古的"铁器时代"。虽然生活在冷漠的国度,但卡伦太太对人对事却相当热忱。文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为视角,展开三个维度,即家庭伦理、社区伦理、生存伦理,阐释库切在此作中所要传达的伦理抉择,彰显其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5.
《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养育了许一乐九年,却被认为是做了"乌龟"。许三观从一乐父亲的身份转变为不具有血缘关系的养父身份。伴随着伦理身份的改变,许三观又和林芬芳上床,这一举动违背了许三观作为许玉兰丈夫的伦理身份。许三观在陷入伦理困境后,通过卖血弥补一乐惹的祸,用命卖血拯救一乐的这一伦理选择,让他实现了伦理身份的回归,也解除了伦理困境。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研究视角,梳理出许三观"被指做‘乌龟’——与林芳芳偷情——用命换血拯救儿子"的这条伦理主线,通过分析作品中许三观伦理身份的转变以及走出"伦理困境"的过程,进而阐释他在改变伦身份中完成的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接受理论美学家看来,文学艺术作品是一种意义多元的召唤性结构。新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出现,它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期待,伦理价值取向是非常关键的。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伦理向度与读者的审美伦理向度是否一致、是否融合,决定了艺术作品的艺术品性和价值实现。我们分析文学的伦理价值取向与读者的伦理价值取向的逆向、阻碍与交锋,并非否定其融合、相通的态势。无论时代怎样演变、社会如何变迁,"真"、"善"、"美"的东西都会有大致相同的内涵。真正的文学审美接受应该是具有审美艺术价值的、具有高尚伦理道德向度的精神活动,文学的伦理价值取向应该导致读者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的拓展。  相似文献   

17.
新文化运动潮起以后,对于性伦理性道德的关注一直是五四启蒙阵营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维度,五四文学的现代性追求中始终伴随着对于现代"性"的构建.但在性伦理问题上,理论倡导与文学表现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冯沅君、庐隐、郁达夫和丁玲等在性伦理上的暧昧态度正映现了五四伦理革命的艰难.  相似文献   

18.
从多学科融合角度,本着超越知识论、尊重审美实践的宗旨,对中国当代文论进行多层面审视,认为与新时期中国文学在"寻根"和"伤痕"中拓展出的伦理维度一致,中国当代文论在人本主义启示下不断"向人回归、向自身回归",获取了伦理内涵,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转向,并以学科化、学理性和超道德性等学术理路,彰显了鲜明的诗性正义。  相似文献   

19.
将小说《野猫湖》中描绘的伦理关系与中国传统的伦理秩序和社会秩序进行参照,在文学伦理学视域下,从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等方面剖析主人公的悲剧人生,以期阐明小说蕴含的底层人民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伦理焦虑和伦理困境,小说的现实寓言对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20.
美国当代文学理论家德里克.阿特里奇在其《文学的独特性》中为讨论文学和文学性提供了一个新框架。他认为,文学的"独特性"体现为文学创造中作为创新因素的他者的介入以及文学阅读过程中对文学独特性的"表演",伦理是文学独特性得以发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