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德国政治教育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政治教育有深厚的传统和底蕴,其政治教育的概念与内涵与德语“政治”(Politik)的语源及德国古典人文主义“Bildung”教育观有深刻的渊源。当代德国政治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青少年的政治认知能力、政治认同感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注重“知”与“行”的统一,注重政治教育在青少年政治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中小学图书馆配备图书”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红旗出版社文化务部与本刊联合推出服务网络 “为中小学图书馆配备图书”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红旗出版社文化务部与本刊联合推出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3.
王利敏  秦璐  闫春更  周青 《化学教学》2023,(6):14-19+51
基于DINA认知诊断模型,对高中生“化学键”概念群的学习进行认知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绘制出了学生“化学键”概念群学习路径图,形成了学生个体诊断报告,详细展现了学生“化学键”概念群学习的认知水平与障碍点。  相似文献   

4.
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背景以人文主义取向为主,在教育价值观方面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正走向融合;道德教育模式的研究呈实证化趋势,在多元化背景下注重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属于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的“第三条道路”;社会学是青少年研究的主阵地,乐观派和悲观派的结论对各国青少年政策的制定有着巨大的影响;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研究是政治学热门的课题之一,对其概念、意义、进程等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认知框架结构的中心概念“概念场”定义和特点的认知理解,探究作为概念隐喻的构建基础与认知基础———概念场在隐喻意义理解分析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作品中概念隐喻现象的实例分析,以期指导语言学习者能够激活自身认知框架中的概念网络,正确解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考察我国高阶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N+N组合概念时,对两个主要组合概念认知机制的调用情况。结果显示:此群体偏向于否定“结构对位”机制建立的“属性映射”N+N概念意义的合理性;主要调用“场景构建”认知机制对N+N概念进行“关系连接”释义。这种偏向性一方面表明“属性映射” N+N概念是英语学习者的认知难点,母语认知机制在英语组合概念理解中有负迁移作用,另一方面提示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英语技能培养,也要加强英语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图书馆工作,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中,把发展图书馆事业与发展教育科学等项事业并列为十项文化事业,并指出要“争取使这些事业获得一个大的发展”。对图书馆工作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新形势下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肯定。 图书馆是人类的知识宝库,是培养青少年进行“四有”教育的“第二课堂”。是人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互联网教育应用的重要使用群体之一,互联网教育应用应突出其教育属性并特别关注对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影响。当前的互联网教育应用种类繁多、鱼龙混杂,从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视角对互联网教育应用进行精准分类,是对其实施有效监管与治理并引导其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向青少年认知发展的互联网教育应用分类应立足互联网教育应用信息组织的多样化、多维化、立体化、结构化等特征,遵循科学性、精确性、适用性、延展性的原则,突破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采用“类型学”+“分类学”的综合分类范式。具体而言,就是以认知发展相关理论为分类的理论基础,以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平台上的备案服务信息/类目为实际依据,从学段、内容、功能三个维度建构面向青少年认知发展的互联网教育应用立体化分类体系。该分类体系有助于对互联网教育应用进行精准划分,在实践层面为学校、家长、学生选择合适的互联网教育应用产品提供指导和支持,并引导互联网教育应用市场与产品遵循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背景下,青少年普遍存在着内隐性心理焦虑问题.过度的焦虑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研究复杂心理状态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焦虑归因于刺激、自尊、认知评价及能力.基于精神分析对焦虑的成因分析,建议疏导和化解青少年焦虑的路径:普及心理学知识,正视并及时疏导青少年焦虑;尽量减少青少年生活刺激事件的发生频率;"重要他人"给予尊重、赏识与爱护;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己概念和合理的思维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0.
数学概念的建构是数学认知建构的“基础工程”。无论是概念形成,还是概念同化,都要建构与概念直接联系的“整体性”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中包含了多种成分或形式的心理表征。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数学概念建构中形成丰富多样的、个性化的心理表征。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刑法典中没有规定违法性认识,而是采用“社会危害性”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当时打击犯罪的刑罚理念。随着人权保障条款入宪及刑事司法观念的转变,使我们不得不面临违法性认识要与不要的理论争议及司法处理难题。重新对违法性认识的概念、内涵进行厘定,并对两大法系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梳理,借鉴其立法上予以规定、司法上符合情理的解释方法。客观分析我国刑法适用中违法性认识与社会危害性认识、犯罪故意间的理论混乱、司法界定模糊的情况,提出有限度地引入违法性认识理论,将违法性认识作为犯罪故意的认定要素之一,并进一步提出推定的认定方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厘清“藏书楼”“图书馆”术语的来源、产生与发展,是研究图书馆史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之一。从“藏书楼”术语产生至衰落,到“图书馆”术语产生并成为规范之术语的过程,既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亦是学界对近代图书馆的理念、宗旨等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界内还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认识,文中依据文献记载,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图书馆界已达成共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图书馆建筑上,主要通过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精神环境的营造,为读者打造舒适的空间体验。本文从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出发点,指出图书馆建筑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图书馆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修身”的道德教育思想有注重外在规范与行为养成的传统,同时内在蕴含“修心”的思路。中国文化中的“心”概念与西方哲学对认知与理性的强调相对,表现出明显的情感取向,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心作为内在意义世界,标画出人的道德意义系统,该意义世界和意义系统具有在世品格与开放自主性。从这一心概念出发,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理路可以被概括为“以心观心”。“以心观心”的内在理路是:首先引导人从心的角度观照道心和他心,从而进入道德意义系统;以前者为前提,指引人从我心走向道心和他心,并在这一行动过程中进一步体认道德意义,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充实意义世界,共创和谐美善的人间。  相似文献   

15.
When applied to education, Heidegger’s analysis of Da-sein suggests that in his ontology the epistemological problem of clarifying cognition is replaced by the existential problem of the cogni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Thus, Heidegger treats “education” ontologically as the ability to achieve Da-sein as one’s own true and integral being whose Da-sein always takes precedence in understanding. On this basis, we can say that Heidegger treats education as a transcendental ontological structure that he, like Scheler, calls “disclosedness.” And although Heidegger almost never uses the term “education” in his analytic system, preferring instead to use expressions such as “authentic being,” “projection of the self,” etc., all of this content that he invests in this term closely follows Scheler’s interpretation, because it also characterizes human existence as “open” and “not foreordained.” For Scheler, the same “open” existence is an expression of existential human freedom, since it serves to manifest the spirit as the ontological principle. Considered in epistemological and value terms, this freedom, according to Scheler, is what he refers to as “education,” a transcending state of being that is manifested for another thing in existence as something that is “known” by loving participation in it 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one’s authentic self.”  相似文献   

16.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启动的一项重大教学改革计划。该计划拟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要求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创新能力强、创业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作为高校文献情报中心和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图书馆,如何积极主动参与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一项颇具现实针对性的研究课题。本文探讨“卓越计划”视阈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建设理念、建设思路、发展战略以及服务观念等方面实现多维转向,以便在实体馆藏建设、特色电子资源库构建以及信息传播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密切接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为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形态范畴。“威”的发生有其历史化原因,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制和“天人合一”观念以及礼乐化的开展,对“威”的形成有决定作用。在许多学艺术和工艺产品遗产中,存在着“威”的审美意象。这些意象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形态特征,其中内含着复杂的审美化意蕴。由于受到“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威”与“和”相辅相成,形成既有不同的目的和社会效果,又紧密结合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We propose a bridge between cognitive and sociocultural approaches that is anchored on the sociocultural side by distributed cognition and participation, and on the cognitive side by information structures. We interpret information structures as the contents of distributed knowing and interaction in activity system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is considered as achievement of discourse in activity systems, and conceptual growth is change in discourse practice that supports more effective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We also introduce a concept of perspectival understanding, in which accounts of cognition, including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include points of view. This concept generalizes the concept of schema by hypothesizing that a perspectival understanding can be constructed by constraint satisfaction when a sufficient schema is not known or recognized. We provide an example in which perspectival understanding was jointly constructed, illustrating an interactional process we call “constructive listening.”  相似文献   

19.
林恩·埃里克森建立的“知识的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以“大概念”组织单元的原理和机制。该模型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事实性知识,有“事实”和“主题”两个层级;第二层面是概括性知识,主要有“概念”和“概括性理解”两个层级。在教学中需依赖具体的事实性知识去发现或获得某一概念,经由理解某一概念构成一种“概念性视角”,凭借“概念性视角”去处理相应主题的具体事实。在两个层面相互作用的认知探究过程中,建立某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联系。“概念性理解”就是“由事实性实例支撑的真理”,可称为“概括性知识”。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大概念”实际上是跨学科或学科“核心的概括性知识”。  相似文献   

20.
针对STEM教育游离于中国教育实践土壤之外的现实,"STEM教育本土化"的呼吁由来已久.当前STEM教育在本土的三维演化以异域理念奠定本土认知基础,以课程实践探索本土方法策略,以体系建设深化本土路径架构.中国STEM教育发展至今,面临观念偏离使本土化逻辑自茧、理论缺位使本土化创新受阻、实践无序使本土化探索失范的三重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