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易遵发、姜启成等家藏诉讼文书》第三部分重点收录了贵州文斗寨清末至民国时期家藏官文书。该书录文存在因不识俗字、异体字造成的部分误录、漏录现象。结合字书,并核对原契图版,考辨和校勘录文中误读和失读的文字,以期恢复文书的本来面貌,也为该书的再版和相关研究扫清语言文字障碍。  相似文献   

2.
考释《明清福建经济契约文书选辑》中的方言词语和契约套用语,可丰富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内容、提高大型语文辞书编纂的质量;校读该书释录整理中存在的文字讹误,可为该书将来修订再版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为明清福建契约文书的史学等相关研究扫清语言文字障碍,提高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主要系记录明清以来云南省各地的土地、田产、山林等各种交易的原始记录,具有独特的民族学、史学、语言学等多学科价值。结合全国各地明清以来契约文书,校勘、释读《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整理与汇编》录文中10则误识和未识的文字,以期恢复契约文书的本来面貌,提高契约文书整理和相关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此文为课题组所著《〈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整理与汇编〉校读十则》等的续篇。结合各地近代契约文书和字书,对《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整理与汇编》第1卷录文中10则疑难文字或符号进行考辨,以期恢复契约文书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5.
《北京商业契书集(清代—民国)》系四百件清至民国北京地区商业买卖、租赁契约文书的合集。编者在进行契约文书原件图版录文时,难免出现缺字未补、误注原文与误录原文的现象。对录文中这三种文字讹误进行校勘释读,可以帮助恢复北京契约文书的本来面貌并提高今后北京商业契约文书整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宋元以来契约文书校读研究是一项基础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下面从两个方面简要讨论之。(一)可提高契约文书编纂整理的质量,恢复契约文书的原貌。近几十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宋元以来契约文书的不断发现和整理刊布,文书的数量十分可观。而契约文书整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诸多相关学科研究的水平,故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迄今为止,学界整理刊布的宋元以来契约文书可分为资料汇编、原件录文对照和原件影印等三个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7.
徽州契约文书是记录宋以来徽州地区百姓各种交易的文书档案,具有十分珍贵的学术价值。而徽州契约文书的基础研究仍然十分薄弱,尤其徽州契约文书文本的主要特征,学界较少关注。徽州契约文书文本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为:含有纷繁的俗写讹字、含有大量徽州方言口语词、行文中文字多省略、含有诸多特殊的书写格式等。了解徽州契约文书文本的主要特征,有助于提高徽州及其他地方契约文书整理和相关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宋元以来契约文书数量巨大,其中以徽州为最,但福建(包括台湾)契约文书的数量也不可小觑。我们有必要对已经刊布的宋元以来福建契约文书作简单的梳理。已刊布的福建契约文书汇编整理本主要有:杨国桢整理的《闽南契约文书综录》[1],收集了宋至20世纪50年代共1000余件契约;1997年由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整理的《明清福建经济契约文书选辑》[2]共收录了上至建文三年(1401)、下迄宣统三年(1911)4750件契约文书;2006年由陈娟英、张仲淳编的《厦门典藏契约文书》[3]整理了上起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下至1954年1117件厦门契约文书。  相似文献   

9.
《石仓契约》为清代以来浙江石仓地区的手写纸本文献,因该文书中含有大量异体字,给文书的相关研究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本文对《石仓契约》(1-5辑)文献整理过程中由于形体相近产生的文字讹混现象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0.
运用审辨字形、排比归纳、参证方言、审察文例、参考异文等方法,对清代以来浙江地区契约文中的俗别字、方言字、疑难词、方俗词进行考辨,以期恢复契约文书的本来面貌,提高清代以来契约文书整理和相关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同一次土地买卖过程中,形成了正契与附契两份具有同一卖主、同一买主、在同一时间出卖同一块土地,有着相同中人代书人的土地卖契,正附两契的卖价之和构成该地卖价,这样的两份正附契称为孪生土地卖契。徽州的孪生土地卖契,据已发现徽州文书,起源于清代嘉庆年间,迅速发展于民国期间,具体表现形态有A、B、C、D、E五种类型。据抽样统计,民国徽州孪生双胞契中向政府呈验过的正契价与未向政府呈验的附契价比率为28.5%,呈验过的正契价与整个卖契价比率为22.2%。若用价格低的正契办理赤契,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可以少纳契税68.2%,民国期间可以少纳契税77.8%。民国徽州抽为样本的25对孪生土地卖契,皆是未缴纳契税、办过赤契的白契。这些表明,民国徽州的孪生土地卖契,主要是适应买主减少契税或者躲避契税的利益需要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出土文献流传视角,楚竹书传承字新见本义可分为二类:战国前各类文献皆未见的新出本义和战国前传世文献已见的准新出本义。这些本义数量少,使用频率低。战国前出土文献的局部面世和文献内容的字义选择,造成了这种本义呈现的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徽州文书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兴起,契约文书研究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但是也明显存在着对近代特别是民国以来华北契约文书重视不够的倾向。近代华北契约文书的研究,一方面应该大量搜集资料,一方面应该借鉴古代历史文书研究的经验。近代涉县申氏契约文书的命名、分类、特点及学术价值的研究,对传承无序的契约文书的研究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吐鲁番出土租佃与买卖葡萄园券契考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园的租佃与买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产物。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11件以葡萄园券契命名的葡萄园租佃与买卖文书。这些券契对于研究高昌国和唐初西州时期葡萄园租佃与买卖情况,乃至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经济问题,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出土文献未经后人传抄,保留了原貌,具有很强的语言真实性,应该成为辞书编纂的重要文献材料并加以利用。《上博简》是出土的先秦古佚书,很多词语不见于传世文献,现有的辞书所涉及的文献材料基本上基于传世文献,对出土文献不够重视。用《上博简》中的词语,从“增补词条”“增补义项”“书证补缺”“书证提前”四个方面论证该批出土文献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的方言口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运用辞例归纳法,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24则方言口语词,补充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失收的词条和义项,并为近代汉语词汇、徽州方言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清水江文书的大量发现,使清代以来苗侗社会史有进一步研究的可能。分家析产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分家文书中可知,苗族侗族民众因为“家务纷纭、难以照料”而分家,通过“生分”与“出分”,他们不断地表达着“姜不分不辣,家不分不发”这一民谚所蕴含的朴素的分家析产思想。同时,也由此建立了易于操作的家庭财产划分制度,他们遵循着“品搭均分、拈阄为定”的“诸子平分”原则,当然也不断地呈现出其不同于汉族地区分家析产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18.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的方言俗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本文运用辞例归纳法,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21则方言俗语词,补充《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失收的词条和义项。  相似文献   

19.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方言口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通过对徽州契约文书中28则明清时期方言口语词的考释,可补充大型语文辞书《汉语大词典》失收的词、义项和语例,为研究徽州方言、探讨近代汉语词义的演变提供丰富的语料。  相似文献   

20.
最早出现于《战国策》的“文士”一词本意为“辩士”,即长于言辞巧辩之士;而到了西汉,其涵义发生第一次质的转变,与“笔”联系起来,其意已指擅长书面文字表达者;东汉时期,“文士”又与“仕”相关,多指在政府机构供职的文职人员;三国以降,“文士”较为频繁地出现于各种典籍,其意渐偏重于指称以文学才能为统治者服务的文学侍从。“文士”一词的出现及涵义的变换也正是古代侍从文人这一社会阶层的产生、变化和发展壮大历史过程的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