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观念和态度的转变、教师培训、教师自主学习、结合学科教学学习和实践、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等五方面探讨了中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训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教师课程整合能力培训能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进一步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推进中小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对于信息技术认识的误区,认为要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效,不仅要重视对教师观念和技术上的培训,更应该重视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科教学能力,从具体的教学结构出发来研究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4.
继续教育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时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是核心;内容则包括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同时还提出了进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对策,这些对策影响着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师实施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教师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必备的几种能力,然后提出了培训内容、方式方法以及培训原则,最后介绍了具体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特别是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步阶段,相应的教师培训往往容易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当前如何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是极为关键的课题之一.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学质量是高校立足之本,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文章通过目前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支持中的不足,提出消解困境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法的基础上,笔者对现阶段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作些简要的分析研究,认为对中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改革应分为信息技术能力目标改革和培训内容改革.下面结合培训实践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看教师培训的任务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出发,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教师培训的任务和方法,以期加强教师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师实施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首先提出了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的内容和相应的方式方法,最后介绍了具体的实施过程,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11.
个体获取信息、应用加工信息的能力不但是评价其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被看作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这体现在课程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便是对信息时代的回应。但在整合过程中出现了"整合"概念偏狭、由"讲授"走向"演示和播放"的偏向、"整合"目的未整合的误区。解决这些误区的对策是加强理论学习,明确整合内涵、探索整合模式,优化整合过程、实现有效整合,达至目标双赢。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对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改下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索,使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成为活动化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李剑波 《职教通讯》2020,(2):123-127
当前,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学生实训缺乏有效平台,二是教师成长缺乏有效路径,三是校企合作缺乏有效协同。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技师学院师生的特点,以宁波第二技师学院为例,提出构建基于五个“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目标能岗一体、实践基地产教一体、课程组织理实一体、实训模式工学一体、师资建设专兼一体。五个“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助推企业的销售业绩。  相似文献   

14.
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层次及整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以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信息技术的定位及其与课程的整合程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分为独立开课、工具性整合和课程改革三个层次。为此,应该从学习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媒体技术等方面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从而推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有十多年之久。在教学一线,教师们积极地采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但是总有不足之处。通过对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的调查,总结了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以期能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顺利实施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beliefs abou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and play in preschool, as well as their confidence in integrating ICT in the classroom. A 28-item questionnaire was compiled and administered to 190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in Greece. Although ICT play (which can provid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has largely replaced traditional childhood play, in Greece, there is inadequate integration of IC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is study, two factors were extracted: ‘playing with ICT as an effective mod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ing children's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and ‘ICT use as free play’. The fewer the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e higher the teachers’ computer self-efficacy, the stronger was the view that ICT play is not just free play. Teachers’ beliefs and confidence affect their classroom practices and, consequently, the children's learning. Viewing ICT as a mode of learning that should be embedded in the curriculum is expected to lead to ICT integration in a teacher's daily practices. The implications for in-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are therefo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度.教师专业发展本质上是教师自主学习和自主专业成长的过程,与教师知识密切相关.TPACK新视域下,可通过构建校本教研共同体、学习-研究共同体和信息技术整合式校本培训等路径实现外语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更庆  王萌 《成人教育》2022,42(1):80-86
1+X证书制度下的“三教”改革,是落实1+X证书制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意在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蕴在职业教育类型说,旨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重在“书证融通”模式构建。基于教师面向1+X证书制度的胜任力不足、教材缺乏面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转化、教法缺乏基于育训结合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职业院校应立足产业和教育信息技术前沿,重塑“三教”,即:教师改革,从数字化能力切入,打造新“双师型”教学团队;教材改革,从产业APP切入,建设立体化教材;教法改革,从应用场景切入,推行理实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