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学报编辑必须树立市场观念,坚持为读服务的正确办刊宗旨,指出了满足读需求是办刊的根本目的,只有做好读分析,才能了解读需求,提出扩大读群的几项措施,强调了提高刊物质量是扩大读群的保证,其中包括提高学术质量,突出刊物特色和提高编辑质量。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对学报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校学报的编辑只有讲政治,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政治理论水平,把好刊物的政治方向关;只有讲正气,才能够保证学报的编辑质量,提高学报的学术品位;惟有讲学习,方能提高学报的编辑水平,保证刊物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学报编辑应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开展自我教育,这对新时期高校学报的编辑和出版有着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刊物,在其办刊宗旨和办刊方向确定之后,最终要靠编辑来具体贯彻实施,所以刊物质量的提高,除了要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加工质量.在学报编辑活动中,编辑处于关键性位置.学报编辑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报质量的优劣.学报编辑不仅需要有  相似文献   

4.
学报作为高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在高校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高校间进行教学科研成果交流的学术性刊物。学报的质量取绝于学报编辑自身素养和编辑工作的能力,所以学报编辑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铁道师院学报》1998,15(5):90-92
学报编辑策划对学科的创新及突出鲜明特色等起着重要作用,选择学术上具有领先性和独创性的选题,确定编辑内容,选择最为合适的作者并与之密切配合,并在诸多环节上努力谋求刊物的质量与水平,这是编辑策划的重要方面。编辑主体的素质及编辑整体的协同努力不编辑策划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公关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报编辑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搞好公关,方法有四:一是在组稿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争取优质稿件;二是增强编辑主体的读者意识;三是加强同兄弟学报或期刊的交流,扬长避短;四是建立和加强同文摘性期刊及文献数据库的联系,宣传并提高刊物知名度。  相似文献   

7.
从根本上讲,编辑素质决定刊物质量。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结构主要由知识、品质、能力三个方面构成,可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科研能力等方面予以优化。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大力提倡刊物精品战略的氛围中,专科学校要办出精品,除了在学术质量上下功夫外,还有一个新的切入点:增加学报工作中的编辑含量,专科学校学报与本科学报与生俱来的学术水平的差距通过后天努力是很难弥补的,所以应该充分发挥专科学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学报编辑工作中的编辑含量,提高专科学报的编辑含量包括学报整体形象方面的编辑含量,栏目设置中的编辑含量,编辑加工校对中的编辑含量、版式设计和发行过程中的编辑含量。  相似文献   

9.
学报编辑的职责与能力问题摭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报属于学术理论刊物,因此,学报的编辑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学术性。学报编辑要真正做到尽职尽责,办好学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二是要有较广博的学识和较深厚的学术功底;三是要有较丰富的实验工作经验;四是要有钻研编辑理论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报是高校的学术理论刊物,它不同于通俗刊物,但是共同点都是追求高质量,质量是学报的生命。要保证学报的质量,学报编辑就必须严把政治质量关、学术质量关、编辑质量关和出版质量关,并且努力实现编辑手段现代化,信息畅通,使学报刊物紧跟时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利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利益是政府对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平衡后符合大多数人要求的利益。政府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会理性地选择代表全体人民利益。这样,政府利益的实现便溶于全体人民利益的实现之中。公共利益的存在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2.
论公共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中西方价值论研究中,公共价值一直未被足够重视而成为主流话题,公共价值却在现实中表现得异常突出。公共价值是同个体或私域价值相对应的范畴,是指同一客体或同类客体同时能满足不同主体甚至是公共民众(公众、民众)需要所产生的效用和意义,它主要由政府或社会团体设计、开发、制造、组织、治理,提供、分配给公众进行消费和享受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价值存在于公众的共同生产和生活之中。公共价值具有公众性、社会层面性、大规模性、宽广性、公众参与性、非资本性和非市场性等特征。公共价值观是公共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领域的虚拟转型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发展使虚拟公共领域超越了中国现实公共领域的发展困境。虚拟公共领域不仅具有平等、开放、低廉的特征和批判的精神,还以其独特的虚拟性及高技术性,实现了对现实公共领域本质的超越。但我国虚拟公共领域的发育仍然有待于政府、社会及民众三方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在传播学研究中,媒体和受众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受到学者们广泛的关注。通过对过去经典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受众观念经历了从“被动的受众”到“主动的受众”的变化。近年来的一些传播事例也表明,随着网络的成熟,传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受众中心”替代了“传者中心”,受众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受众的传播权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标志着政府危机时代的到来。由于经济和政治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危机成了当今世界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政府在危机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公众的极大关注。在公共危机中,如何运用政府公共关系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事件,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要面对的重大课题,这既直接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又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要求下,提升公共危机下的政府公共关系,应重视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主体的形象塑造和对客体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公德是因公共场域空间接近而产生的陌生他者之间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以协调公共场域人与人之间、人与公共场域之间关系的社会道德。作为"公"之道德,除利他思想外,互不干扰对方自由可以视为公德秩序的终极价值依据。公德秩序的形成,除个体公德素质外,外在的制度保障以及舆论氛围等社会环境也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要创设公德秩序的社会环境,需要建立道德共同体,建立和完善道德控制机制,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协力推动公德教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处理"公"、"私"关系的主张主要有三种:"公之至上"论、"私之优先"论及"公私相济"论。此三种主张的产生,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致力探索合理"公"、"私"关系模式的理论勇气,也凸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在处理"公"、"私"关系上的智慧。尤为重要的是,对传统"公"、"私"关系论的探索,不仅使我们把握到传统"公"、"私"关系观的基本特点,而且可获得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私"关系具有参考价值的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18.
公共选择理论是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行政学中,来分析和解决政府效率低下的问题。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的启示,中国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必须从国情出发,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公共政策,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的诉讼理念和制度在调适与处理劳动基准争议方面存在不足,不利于正确、合理、彻底地解决劳动基准争议问题.劳动公益诉讼是解决劳动基准争议最有效的司法途径.  相似文献   

20.
贪污罪是一个古老的罪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使贪污罪的主体范围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本试图通过对贪污罪主体身份认定的研究,使贪污受贿罪、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等这些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得以正确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