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眼     
考点分析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即一句或一首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就词性来看,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两句中,“凉”表面写“床凉”“天凉”,其实是写“心凉”,写心境的孤寂;“缺”表面写“树有缺口”,其实是写“人有缺憾”。“凉”“缺”二字弦外有音,一语双关,明则说此,暗则说彼,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心中无限的落寞与无奈。  相似文献   

2.
2004年高考15套语文试卷共有15道诗歌鉴赏试题。研究这些试题的命题角度和设计技巧,对于我们日常的诗歌教学及备战高考,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这些诗歌鉴赏试题的命题角度有哪些呢?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这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对诗歌中的某一或几个关键字或词进行赏析。如全国卷(乙卷)要求对宋祁的《木兰花》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进行分析,看其写得好不好。浙江卷要求分析李白的《菩萨蛮》中“玉阶  相似文献   

3.
[命题思路] 要求考生默写出古代诗文中的某些句子,命题的材料一般来自于古诗文的名篇,重点考查那些有表现力的名句。往往是课内有诗有文,课外或诗或文,设置若干句,要求选出规定数量的句子;或者设置两题,任做其中一题。命题采取填空的形式,一般给出上句或下旬,要求考生默写出相关的下旬或上句。近年来开始尝试规定情境、规定内容、规定意象、规定作者的命题方法,如“两篇文章总结秦灭亡原因的句子”“都是对月兴怀的句子”等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中有关“诗眼”的考题,其考查方式有的是直接让考生从诗句中找出“诗眼”并赏析,有的则变换提问方式,如:“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诗眼”类的题目已成为高频考点。一、考点解说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  相似文献   

5.
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一、二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清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相似文献   

6.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苏轼曾经说过,王维诗如画,画如诗。这一首《山居秋螟》,正其有画面的美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第一句扣诗题中的“山”字。“空山”之“空”字有两层含意,一是秋天,山中落木纷纷,显得空旷;二是照应“雨”字,雨打叶落,这山在雨后就更显得空旷寥落。秋天多晴日,一段时日没有下雨,骤然下了一场大雨,故称之为“新雨”。次句扣诗题中的“秋”字和“暝”字。这“秋”  相似文献   

7.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的第17题,要求找出《过香积寺》(王维)第三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香松"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并要求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类似这样的高考命题较多。  相似文献   

8.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1.该诗以景写情,其中一些画龙点睛的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前人曾在《唐诗笺注》中称赞其中的___字的妙处。认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其他的如第一句中的___,第二句中的___,都用得非常之妙。2.请找出这三个字,并说明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三个字的运用,融情入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1.诗中紧扣“谪居”二字写的是哪几句?2.颔联和颈联所描绘的画面动静互映、大小结合,请试作分析。3.怎样理解结句“暂时分手莫踌躇”?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4-5题。秋下荆门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4.请就“霜落荆门江树空”中的“空”字作点赏析。5.请联系所学过的李白的有关诗句,谈一下自己对…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的语文高考题第17题里考了这么一道题目: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 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 。 。 …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相似文献   

12.
一、推敲学习语文,自然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这是语文教学之本。窦老师执教古诗《游园不值》便紧紧抓住了这个根本,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字、词、句的学习。她教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不是简单地就词解词,就句论句,而是让学生反复“推敲”。所谓“推敲”,其用意自然不同于一般的理解,它需要学生用心地思考、比较、品悟,这是一个思维和情感都必须积极活动的过程。窦老师在上课伊始,以贾岛的诗《题李凝幽居》引入“推敲”的典故,告诉学生学习古诗应当好好地推敲诗里字词句的意思。接着,在教学《游园不值》时,窦老师时时处处注意引领学生推敲该诗用词的精妙。如学习“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印”,窦老师让学生比较为什么会是“印”,而不是“踩”;学习“怜”字,窦老师向学生讲述了叶绍翁在写这首诗时考虑是用“怜”还是用“嫌”的故事;学习“小扣”一词,窦老师让学生模拟“小扣”是怎样扣;学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句,窦老师让学生探究“满”和“一”是什么关系,并用陆游的诗《题临安初霁》中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中的“遮”与“关”相比较,体会“关”的妙用。窦老师解读字词,不只是停留在对字词意思简单的解读上,而是将字...  相似文献   

13.
一、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指导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除了帮助学生巩固在本课或本单元中习得的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以外,还渗透了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先提出要求,启发学生进行读书、分析、体会、理解后再回答问题。又如提示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锯字、词、句等。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后练习第2题:“查字典弄清带点字的字义,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这个题看起来比较简单,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上提示了学生理解词语的三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三个步骤,即:(1)通过查字典弄懂字义;(2)理解词语可以先弄懂其中关键字的意思;(3)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就可迎刃而锯了。  相似文献   

14.
第八册《基础训练3》包括“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和“作文”四个部分。在“字·词·句”的训练中 ,第一题要求学生熟练拼读音节 ,理解成语意思 ,掌握成语 ,不写错别字 ;第二题要求学生先弄懂词语的意思 ,再找出与各词意思相近的词 ;第三题是认识、掌握多义词的练习 ;第四题是修改病句的练习。“听话·说话”的训练内容是说一次实验的过程 ,目的是训练学生在自己动手进行某项实验的基础上 ,把实验过程说清楚。“阅读”部分安排的是一篇介绍手绢的说明文 ,要求学生读懂短文 ,给第一自然段分层。“作文”有两个题目 ,都是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考语文非常重视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2002年语文试卷把客观判断题改成了主观赏析题,增加了难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此一题型的变化有可能朝着写整段赏析文字的方向发展。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以应对形势的不断发展?笔者在学法指导中分别从思想感情、形象(意象)、语言等方面总结出了赏析三法。一、整体认知,抓住“诗眼”、领会感情古典诗歌倾诉的情感概括起来不外乎亲情、乡情、友情、爱情等,而这些情感的宣泄往往会聚焦在某一句甚至某一个字上,这个“一句”、“一字”即为整首诗词的“诗眼”,它往往是…  相似文献   

16.
宁杨 《今日中学生》2023,(Z6):35-36+79
<正>这类题目往往围绕“概括”和“提炼”进行考查。常见题目形式一:请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请概括出材料中的主要信息。遇到这类考法,我们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材料区间,紧接着,仔细阅读材料并勾画关键字、词、句(如材料的标题、关联词、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议论句、抒情句等),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使学生迅速准确地解这一类型题,我谈一下在实际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让学生准确找出题中的标准量通过题中一些关键句,关键字、词来找标准量,如:甲是乙的1/6,甲占乙的1/6,甲比乙多(少)1/6,甲相当于乙的1/6,一般情况下“是”比“占”“相当于”后面的量是标准  相似文献   

18.
【命题类别】命题者考查学生对诗歌“形象意境”的赏析,一般为: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和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这里指意境的色彩、构成、情味等)。【设题形式】诗歌“形象意境赏析”的设题形式有三:(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相似文献   

19.
赏析古诗词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试题常常涉及对比和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例如高考全国卷1999-8题是赏析杜甫《漫成一首》,选出不恰当的一项,其中C项为:“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又如全国春季卷2001-8题是赏析王维《鸟鸣涧》,选出不恰当的一项.其中A项为:“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  相似文献   

20.
古人写诗,注意炼字炼句,常有许多精妙之处。近两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常常在这方面设置问题,有时让考生找出诗中的关键词;有时提出两个字,请考生加以比较鉴赏;有时干脆请考生分析某个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考生在评价鉴赏时,只说哪个字好,却没有回答为什么,或无法回答,导致失分。如果从下面阐述的“三大关系”入手,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像,就能很好地领会其中的精妙之处。一看关键词与思想感情的关系诗中的关键字眼,常与作者或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存在密切关系。诗人创作时的特定环境下的微妙情感往往渗透在关键字词中。如杜甫《蜀相》的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