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家姓》过去是启蒙读本,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百家姓》中的前两句为什么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顺序来排列。其实,这八个姓的排列顺序还大有奥妙呢!民间有所谓“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意思是姓“张、王、李、赵、刘”这五个姓的人最多。《百家姓》的开头却是“赵钱孙李”,显然不是按某一姓氏人数的多少为序排列的。《百家姓》的作者姓名虽然已经无从考证了,但已知他是五代十国的吴越钱氏的子民。吴越的开国皇帝是武肃王钱鎏,公元932年他临终时告诫子孙们说:“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初。”意思是要子孙们…  相似文献   

2.
<正>一、《百家姓》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它究竟有什么用?答:《百家姓》和《三字经》、《千字文》一样,都是童蒙读物,而且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最为流行的童蒙读物,所以并列号称"三百千"。《百家姓》将中华姓氏排列成四字一句,辅以韵律,供孩子们认字用。合辙押韵,琅琅上口。二、在《百家姓》出现之前,有没有类似的书?为什么偏偏这本《百家姓》最为流行?  相似文献   

3.
    
赵姓是《百家姓》的首姓。如果按赵姓人口的多少计算,赵姓只能排到《百家姓》的第七八位。但赵姓又何以排至《百家姓》之首呢?这是因为《百家姓》成书于宋代,而宋代的皇帝姓赵,皇帝的姓当然被认为是最尊贵的,所以赵姓就排在了《百家姓》的首位。  相似文献   

4.
刘方成 《课外阅读》2008,(10):30-31
古代孩童读经读的是什么书有《四书》、《五经》,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孝经》等启蒙读物,还有如唐诗宋词、《左传》、《史记》等。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一册《同志的信任》一文记叙的顺序是倒叙呢,还是插叙?该册知识短文《记叙的顺序》中是这样认为的:“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文章、写信的事在前,文章里却写在后;鲁迅收到文章和信的事在后,文章里却写在前,这是倒叙的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是这样说的:“本文详细地插叙了方志敏在军  相似文献   

6.
《荷花》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包 括3个分句的长句子:“有的才展开 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 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 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 破裂似的。”学生读这句话后,我问: “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写的是荷花的不同形态。 师:作者怎样写荷花不同形态 的? 生:先写才展开的,再写全展开 的,最后写未展开的。 讲到这里,一个学生突然问道: “老师,这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要 么按全开的、半开的、未开的顺序 写;要么按未开的、半开的、全开的 顺序写;为什么作者先写半开的,再 写全开的,后写来开的呢?”  相似文献   

7.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古代儿童读物之所以影响如此深远,其最大的特点是深入浅出和很强的知识性。寓意深刻的哲理,有的就是格言警句,具有永恒的魅力,一旦记住了,终生受益,诵读这些经典对儿童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秋 ,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提出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这一倡议 ,立即得到了教育界的强烈反响 ,不少高校相继开课 ,并编写出版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教材。但认真回顾一下《大学语文》课的发展历史 ,不少人对它的教学目的并不完全清楚。反映在教材的编写上 ,有的认为《大学语文》是补中学语文的课 ,目的是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教材按文体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有的认为《大学语文》主要是增长文史知识 ,于是教材按文学史顺序 ,从先秦到当代 ,一段不少 ;有的强调实用 ,不顾选文的典范性 ,管理类学校编为《管理文选》,军事院校多…  相似文献   

9.
鲁迅收藏、转交文稿和信,这是用的插叙手法还是倒叙手法,历来颇有争议。初一语文课本在该课的“学习重点”中把“插叙的作用”列为重点之一;而在知识短文《记叙的顺序》一文中则以此作为“倒叙”的例子,说;“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文章、写信的事在前,文章里却写在后;鲁迅收到文章和信的事在后,文章里却写在前,就是倒叙的写法。”看来编者的意见也有分歧。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倒叙,什么是插叙,二者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10.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是《百家姓》开头的两句,《百家姓》有一段时间在民间被当作儿童的识字读本,那上面一个个的字,就同阿拉伯数字一样,本身并无什么意思,至多只是告诉你有这样一些姓而已;然而倘若有人告诉你说,研究“赵钱孙李”,也能成为一门学问,你也许就要觉得有点奇怪了。 所谓研究赵钱孙李,自然不是指对《百家姓》这本书的研究,而是指对于姓氏的产生、发展,以及与姓氏有关的宗法、制度、门阀谱牒、地理人文、语言音韵等方面的研究,倒是确实构成一门集历史、民俗、文化于一炉的独特学问。  相似文献   

11.
新编百家姓     
新编百家姓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最近编成新的《百家姓》,其顺序如下: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肖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金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  相似文献   

12.
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太原铁路第七学校郑桂珍一、顺序型“顺序型”就是按照作者的思路,文章的前后顺序学习课文。如,有的课文文辞含蓄,文章内容较深,这些课文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像《在仙台》、《给颜黎民的信》等;有的课文则必须按顺序讲,这样才能保持文章的连...  相似文献   

13.
人民网消息,前不久,湖南籍作家张一一新编的打破古代百家姓四言格式的“三字经”《百家姓》在网络上不胫而走悄然蹿红,全篇1024个中华大姓从头到尾通押“江阳韵”一韵到底,错落有致,琅琅上口,引发起社会各界和海内外华人网友热议。张一一表示,《新百家姓》并非完全按照每一个姓氏占当今全国人口的多寡排名,而是借鉴了成书于北宋初年古代百家姓的排名方法,譬如排在古代百家姓头一位的赵姓是宋朝的国姓、第二位钱姓是吴越国王的姓氏(古代《百家姓》作者  相似文献   

14.
明代的蒙学教材,主要是用过去流传下来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此外明代的知识分子也编了一些儿童教材和启蒙读物,有的影响很大。兹略述于下。 《龙文鞭影》 此书原名《蒙养故事》,明萧良有撰,夏广文注。杨臣诤补订,改名《龙文鞭影》。杨在序言中说:“《蒙养故事》明萧汉冲先生为加惠后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非常重视识字教学。宋代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仍然采取集中识字的办法 ,沿用了前代的《千字文》 ,还编写了不少新的集中识字教材。在众多的识字教材中 ,以《百家姓》、《三字经》最为著名。《百家姓》是北宋初年流传开的。南宋王明清在详细考证了《百家姓》以后说 :编撰者“似是两浙钱氏有国(吴越国)时小民所著”。因为篇首的“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等姓 ,都是宋初几个有关王室的姓。其中 ,“赵”姓居前位 ,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姓 ,是国姓 ;“钱”是刚刚归顺宋朝的吴越王钱氏 ;“孙”为…  相似文献   

16.
"词典"与"辞典"的问答——谈"词"与"辞"问:为什么同是语言文字类工具书,有的叫"词典",有的称"辞典"?答:从本质上说,两类辞书没有什么不同,如"辞源""辞海"你叫它"词源""词海"也未尝不可,因为在文辞、语句义上,"词、辞"用法是相通的。如果一定要界定的话,"词典"指的是:收集词语,按一定顺序编排,并注音、释义,供人查阅参考的工具书;"辞典"指的是:收集专科或百科词语,按一定顺序编排,并给予解释,供人查阅参考的工具书。(见《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相似文献   

17.
目前,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已经有五套,有的按主题组建单元(如鲁教版、苏教版),有的按文体和文学史的发展顺序组建单元(如人教版、粤教版),有的兼顾文体、主题(如语文版)。五个版本的教材,从必修一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以下简称《顺序歌》)是用五言诗的形式出现的。怎样教给刚学历史的小学生呢?(一)初读。先疏通文字。讲清什么是“朝代”后,接着告诉学生:我国从夏朝起建立朝代,然后是商朝,周朝。周朝又分两个时期,西周在前,东周在后,所以说“分两段”……讲了,并要求学生背诵。(二)“反刍”。学生虽然能背诵《顺序歌》,但没有能很好地消化,必须象老牛吃草一样进行反刍。在讲各课课文时,我以历史朝代为线,把各课课文贯串起来。小学历史课文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历史故事是按历史顺序排列的。但由于小学历史课本的份量轻,内容少,有时课与课之间的历史跨度很大。因此,我在教各课课文时,补充讲述了各个朝代的过渡,并和《顺序歌》联系起来。如讲《大教育家孔子》,即点明是春秋时期。讲《商秧变法》,点明是战  相似文献   

19.
《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故事。全文按“结果——试一下——原因”这样的顺序来组织安排的,属因果关系,果在前,因在后,“因”是全文的重点。根据课文的重点和表现形式的特点,教学时,可以文中更羸对魏王说的“只要拉一下弓,  相似文献   

20.
听过许多老师上的看图说话课、看图作文课、看图学文课,无不提及观察顺序问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先人物后景物”的顺序观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于是乎,学生就:老老实实地按老师规定的顺序去观察。所以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