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认知科学的身心二元观点在面对人的复杂认知时产生了教学的离身困境,即教学观念的离身性、教学设计的预设性、教学环境的封闭性三重困境。文章以国内外具身认知思想下的认知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梳理,从现象学、生物学、技术学三个视角的研究实例中归纳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特征,进而提出教学应从体验性具身技术开发、生成性具身课程设计、交互式环境构建三个维度促进认知科学的具身转向。  相似文献   

2.
具身性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重要特征,早已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具身认知抓住了传统认知对身体性忽视的重要局限,为理解和设计学习提供了新基础,成为继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之后教学设计范式的新转向。而兴起于学习科学领域,整合具身认知与新型交互技术的具身学习,已经打开了一扇设计新型学习环境的窗口。对于教育技术研究者来说,理解技术、学习、设计与具身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3.
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核心的具身认知观打破了经典认知科学中的二元论和天赋论传统,认为人类心智是基于身体且源于身体,人类认知是在身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作为一种全新的认知范式,具身认知观对扬心抑身的传统教育理念提出了巨大挑战,在此理论关照下,从"离身"学习向"具身"学习的转向已日趋明晰。作为一种教育活动,英语教师培训有其自身特点,实现学习者身体的回归进而实现身心融合的学习能更好地促进学习者主动、深入、全面的认知,最终实现学习者完整、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24):141-142
具身认知是认知科学一个新的研究取向,也是物理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其核心在于强调身体的认知功能,认为认知、身体和环境是动态互动的。在此基础上,文章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对课堂设计提出了四点教学策略,为物理教学设计和具身认知理论相结合提供启发,以此引起物理教育教学对具身学习理论的关注,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具身认知走在认知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激发了许多学者对于具身的研究。具身认知强调人的视角、移情,主体间性以及物体的动允性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以后语言现象及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是认知科学的一个重大突破。然而,具身认知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具身认知是当前哲学认识论的实证转向以及第二代认知观兴起的背景下认知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方向之一。具身认知强调的是人的身体、动作与情境在整个认知过程中的关联性,具身社会认知是当下具身理论与社会认知研究相结合的产物。虽然具身社会认知研究的起步较晚,但却有着深刻的哲学与心理学思想渊源,存在主义、现象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等都是其理论基础。具身社会认知已经在实证领域内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展了具身社会领域的理论与实证依据,但想要获取更大的发展,还必须解决当前存在的诸如理论体系混乱、研究方法不足以及科学性欠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具身认知之根:从镜像神经元到具身模仿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起于第二代认知科学视域下的具身认知观,认为心智是具身的神经生物现象,人类的认知能力是在身体--大脑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然而,在科学心理学内部,具身认知观缺乏一种普遍认可的神经生理机制以及超越现象的全局性解释理论.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显示,灵长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在社会认知(从动作和意图理解到语言进化)的许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这些证据,我们讨论了当前认知科学领域一种对具身认知的全新解释框架--具身模仿论.镜像神经元系统和具身模仿论通过有效地共享他人动作表征、意义与意图,为认知具身化的合理性奠定了基础,并重新赋予"身体"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改革创新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重点,具身认知理论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具身转向和改革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具身转向体现在从心智认知转向身心一体、从讲授教学转向情境创设、从单向教导转向双向互动。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具身转向在激活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现实要求,从教师、学生、教学设计、教学环境四个教学要素出发,探索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进路。  相似文献   

9.
教师培训即教师学习的过程,它必须以适切的认知科学为指导。而近年来,被誉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正在狂飙突进地席卷整个认知科学界,并将对人类的认知与学习产生颠覆性的革命。受其影响,一种全新的教师培训模式——教师具身培训必将成为教师教育领域势不可挡的潮流与趋势。教师具身培训是以具身认知为理论指引,以身心一体为基点,以具身互动为手段,以教育现场为境域,通过心智(认知)、身体、环境的交互作用,彼此影响来促进教师生命整全发展的教师培训样态。教师具身培训若要真正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施行过程中亟须遵循悬置与还原、体验、反思、人本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身认知的发展为背景,从哲学研究方法论的视角,阐述了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与具身认知的历史渊源、具体内容和两者的思想差异,揭示了形成维特根斯坦具身认知思想的动因。维特根斯坦的"具身认知"观为分析哲学和认知哲学的联系建立了新的思想基础,加速了哲学从逻辑分析和语用分析向身体分析的转向;同时又与具身认知的身体观存在差异,为认知哲学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对具身认知研究的推进和视角转换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德是符号互动理论的创始人,他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符号互动理论的思想。指出符号(特别是言语)是心灵、自我和社会形成、变化及相互作用工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具身认知已经渗透至认知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社会认知的具身化范式已得到广泛认同:在客观世界中,心智的具身性体现在其依赖于身体生理的、神经的结构和活动形式;与物体和人交互影响;并表征、知觉、类化和理解世界。对具身社会认知的延伸研究有利于人们理解社会情景中的身心交互。理解他人或他者视点的采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形式的具身实践。具身的自我视点与离身的他者视点的采用都是具身认知。采用打破文化成规的离身视点在延伸诗歌的美学意蕴、促进自我与想像空间中的他者及现实空间中的他者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方面起重要作用,具有积极的社会交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研究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身认知已经从形而上学思辨走向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具身认知强调认知过程并非抽象的符号加工,而是与身体的物理属性、感觉运动系统的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决定了认知的性质和种类。认知、知觉和行动是一体化的过程。心理学的具身认知实验集中在身体的物理感受对认知的影响、情绪的具身特征、身体洁净与道德评价、运动系统与认知判断、语言理解的具身特征等领域。具身认知的兴起是对抗身心二元论的结果。在具身认知兴起的过程中,哲学家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维果茨基、皮亚杰等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育》2017,(1):22-27
认知科学和现象学的结合所产生的具身认知思想以静心作为其实践的重要方式,这对于教育活动的具身分析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从具身思想出发,指出教育学应该吸收当代认知科学的新成果,以具身思维方式,关注身体,通过具身性的身体活动方式指导学习者(教师、学生、家长等)沉静、敏锐、警觉,使学习者按照事物的原貌来体验自身的所作所为,并由此超越到更高的意识层面进行觉知,重新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以求达到教育心智的目的。具身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渗入可刺激具身教育诉求的产生,也是教育学回归经验世界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70年代的解构主义思潮消解了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引起了哲学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进而导致翻译研究领域各种中心论的破除和主体间性主题的浮现。此外,现象学引发了认知科学的二次革命,抛弃了计算隐喻的具身认知科学在诸多领域引发了变革,其动力系统理论在整体主义思想、耦合关系、持续动力交互方面对翻译主体间性研究有重大启示,可揭示翻译活动的文化具身性和主体间对话交互实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典认知科学失去半壁江山,认知神经科学已成为认知科学的主导范式.在《激进的具身认知科学》(2009) 一书中,Chemero提出了取消主义纲领,即我们不必用表征概念来阐明认知过程.通过进一步考察认知过程的一些实例,可以看出表征的取消主义并不是一个站得住脚的立场.因此,激进的具身认知科学不是一个有效的研究纲领.  相似文献   

17.
具身认知是第二代认知科学观兴起背景下认知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取向。它主张身体、动作和情境在整个认知过程中的整体性,使得原先单纯作为语言学研究对象而存在的隐喻逐渐显露出其思维认知工具的本质。一旦具身认知凸显隐喻的具身性认知功能,隐喻在认知过程中的动力性本质也就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当前隐喻认知功能的研究主要采取的是与具身认知结合的实验,并集中体现在情绪、感知觉和身体姿势等相关方面。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哲学领域出现具身认知这一主张,大量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证研究路径对其展开深入论证与探讨。具身认知强调有机体的身体运动及其特征、相关身体经验等在认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认为身体、认知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动态整体。皮亚杰在其发生认识论中关于高级认识如何发生的论证蕴含丰富的具身认知思想,具体体现在:(1)认知是个体借助身体动作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建构的过程。(2)研究认识的发生机制必须探讨有机体的生物条件。进一步探析并借鉴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具身认知思想,对认知科学、心理学、哲学认识论等研究的新突破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知识、技能、思维、记忆、方法、情感与态度是在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中塑造出来的,依据具身认知理论,物理教学需要经历三个转向:从"离身"到"具身"的身体转向,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教学转向,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主体转向。主要的教学策略有:创设情境,"具身体验",激发学习动机;设计实验,"具身参与",提高认知体验;总结归纳,"具身生成"拓展认知方式;提高进阶,"具身交互"思维延伸应用。  相似文献   

20.
教学思维方式是影响教学变革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思维方式是一种离身式的认知方式,身体的经验被当作教学认识的对立面而受到抛弃,这种认识严重制约了教学的变革。受具身认知科学的发展和哲学研究身体转向的启发,当代教学思维方式开始向具身化转变,具体表现为把教学视为情境性、生成性和动态性的过程,并更加重视教学研究方式的身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