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校园伤害事故频繁发生.根据团中央、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对北京等10个省市进行的"关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有51.44%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到伤害.另据调查显示,在所发生的各类校园伤害中,有80%是可以通过教育、干预和加强管理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中学生校园伤害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 01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显示:中学生校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主要源于社会、学校、学生、家庭四个方面的因素。解决中学生校园伤害事件应净化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学校安全教育要回归根本;积极干预,标本兼治;建立校园伤害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校园伤害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隐患.校园伤害的发生,通常有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个方面的主要因素.避免校园伤害最有效的方法是干预,而最有效的干预途径之一,就是理清伤害的套路,找出伤害的根源,从根抓起,把源头堵住.只要重事先干预,轻事后应付,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协作的学生校园防范体系,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就能有效地让危险远离校园,让伤害远离学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所做的专项调查显示“:语言伤害”位居当前小学生认为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之首。其实,“语言伤害”不止发生在校园里,还常常发生在家庭里。就这个问题,成都市府青小学四(2)班班主任刘舒老师发动全班同学和他们的家长展开了一场对话——首  相似文献   

5.
校园情境中的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情境中由于不当教育方式及不良校园氛围等原因而给少年儿童造成了不少影响深刻、发生效应又相对迟滞的隐性人身伤害。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我国十城区的调查显示,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主要包括体罚、心理惩罚和不良校园文化氛围三类,其影响不容忽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预防和救济。  相似文献   

6.
校园情境中的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情境中由于不当教育方式及不良校园氛围等原因而给少年儿童造成了不少影响深刻、发生效应又相对迟滞的隐性人身伤害。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我国十城区的调查显示,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主要包括体罚、心理惩罚和不良校园文化氛围三类,其影响不容忽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预防和救济。  相似文献   

7.
程琢琦 《小学生》2005,(9):10-13
你认为最紧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是什么?“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在全国范围的小学生中开展的专项调查显示,“语言伤害”以81.45%的得票率,高居榜首!看得出来,“语言伤害”在校园中确实大量存在,而且“出言不逊”的往往就是同学们最最尊敬的老师,比如: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校园安全尚存着诸多问题,校园意外伤害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据北京市有关卫生部门对近10年来北京市中小学生进行的监测显示,意外伤害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第一死因。有关资料显示结果更是惊人:我国每日至少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因为意外伤害受伤或者失去生命。继3月26日已被正式设立为中小学牛校园安全日,有关人士进一步呼吁:“应该出台《校园安全法》法规,加强健康安全教育,切实保障中小学生免受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进入了校园安全事故的多发期。有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去年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1999年,我国中小学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杀而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教育部门的有关调查表明,校园易发生危险主要集中于:一是安全措施不完备的学习设施和危险建筑;二是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校门等处发生的拥堵挤压造成的意外伤害;三是火灾事故、爆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四是校外侵害,如杀人、强奸等刑事案件;五是…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郁闷”成了校园中的常用词汇。社会的转型,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薄雾浓云愁永昼”。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包括研究生)心理疾病患者占其总人数的24%,名牌大学的比例竟高达35%!更有甚者,有学生或挥刀伤害他人,或以轻生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校园暴力这一现象在国内外已很普遍,并有蔓延的趋势。它给施暴者、受暴者、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加强校园暴力的干预,建立行之有效的干预机制势在必行。根据校园暴力干预的时间早晚,可将干预机制分为早期预防、事前干预、事中干预和事后处理。  相似文献   

12.
毕婷 《教育》2009,(4):22-22
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0多万所,在校学生2亿多人,校园安全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发生在校园中的各种事故更是牵动着家长的心。显性伤害易晓,而隐性伤害难测,但隐性伤害同样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人们对这类隐性伤害知道多少?《教育》旬刊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此展开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  相似文献   

13.
日前,中国青年报对1999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86%的受访者身边存在校园冷暴力,讽刺、辱骂和嘲笑是校园冷暴力中最为常见的三种形式. 这种相对隐性的暴力行为仍会对被施暴者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包括在内心留下阴影、对他人失去信任、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和团队合作、不利于形成健康正确的三观、影响学习成绩、加重青春期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产生对社会的怨恨甚至危及生命等.  相似文献   

14.
毕婷 《教育》2009,(10)
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0多万所,在校学生2亿多人,校园安全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发生在校园中的各种事故更是牵动着家长的心。显性伤害易晓,而隐性伤害难测,但隐性伤害同样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人们对这类隐性伤害知道多少?《教育》旬刊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此展开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  相似文献   

15.
校园软暴力属于校园欺凌的一种,是一种心理上的暴力,主要包括言语欺凌(恶意取笑、起侮辱性外号、辱骂、威胁等)和关系欺凌(恶意造谣中伤、挑拨、排挤、孤立等)。相较于殴打、冲撞等肢体欺凌,校园软暴力潜在的危害常常被忽视,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自编高中校园欺凌调查问卷,结合调查数据,分析探讨了校园软暴力频发的原因及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6.
陆亚红 《学子》2014,(4):52-53
正校园暴力是指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这些事件一般发生在校内、上下学途中,学校组织的活动及其他所有与校园环境相关的暴力倾向行为。我校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根据笔者长期从事的调查了解到,近年来我校所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频率较高,这些事件一旦发生往往后果严  相似文献   

17.
近些时候,一些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小到打架斗殴,大到伤害人命,一桩桩伤害事件触目惊心,大学有、中学有甚至小学也有。校园原本是个纯洁的地方,怎么就染上了这些血腥、暴力、恐怖?我们在为这些暴力事件感到震惊、痛心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反思,寻找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根源,探求避免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将校园暴力事件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关于农村校园欺凌的事件层出不穷、愈演愈烈,给受欺凌者造成无法估计的伤害,更极大地挑战了公共道德和法律威严。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和预防,不少农村中小学更多停留在口号式呼吁上,缺乏有效统一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为此,本文将围绕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诱因和如何预防干预校园欺凌行为,进一步探讨农村学校欺凌问题的解决办法。一、农村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诱因(一)家庭教育的缺失1.家庭结构的失能。由于很多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现在农村的  相似文献   

19.
据最近“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 动”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就“校园伤 害”话题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语 言伤害”以81.45%的比例成为小学 生最关注的、认为是最急需解决的 问题。校园“语言伤害”主要来自老 师和同学这两个群体,孩子们认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发布的“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当前小学生认为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中,极少数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暴力行为遭到了公众的强烈谴责,但有一种暴力行为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那就是“语言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