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1年入夏以来,商品交换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很快被商品买卖所击败,苏俄再一次退却,促使列宁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建设的运行基础和策略方针。首先接受商品交换失败的经济现实,坚定地退却到商业和货币关系。退到商业后,列宁清醒地认识到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新经济同农民小经济的结合;为了保障这个结合,他赞成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按照商业化原则经营,推行经济核算制。列宁认为,在各种经济成分中确立商业和货币关系,并引上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是消化十月革命政治成果的改良主义办法。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列宁这时在理论上仍然把商业、市场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但事实上已经把市场关系引入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为在实践中检验市场能不能与社会主义相容留下了现实立脚点。  相似文献   

2.
内战结束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在半年内从战时共产主义退却到新经济政策,并把科学社会主义与苏维埃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始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首先是应对余粮收集制造成的经济政治危机,转而适时征收粮食税。为储备工业品交换税后余粮,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赎买思想,仔细分析战后国内生产能力和国际形势,酝酿工矿业对外租让制,以便直接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更为重要的是,虽然主观上力求把税后余粮与工业品的流转置于合作社组织、国家定价的实物性商品交换框架内,但列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即有组织的商品交换和自由贸易必须接收实际生活的检验,这使他能够正视客观存在的市场关系,尊重地方流转范围内的自由贸易,为市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出场奠定了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3.
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7年间连续发生了两次革命。这两次革命截然不同的结果,使列宁及其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最终谱写了俄国历史的新篇章。本文将从列宁在十月革命前的理论准备和革命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一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原名乌里扬诺夫。187...  相似文献   

4.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面临着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课题。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唯物史观应用于指导落后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仅始终坚持生产力第一的观点和标准,提出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探索符合俄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而且还十分重视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从而揭示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开创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5.
一八九八年三月,在俄国明斯克秘密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这对俄国无产阶级来说是翻天复地的事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意义也是很大的。这一伟大的历史功绩的取得,是和列宁多年来努力奋斗分不开的,是他积极投入建党实践活动的必然结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列宁找到了无产阶级国家与千百万小农之间联系的纽带;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商品货币关系,把商业作为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列宁高度重视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认为国家资本主义可以作为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桥梁。总之,列宁探索到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列宁是唯物辩证法的大师。列宁在研究辩证法时,对诡辩论,特别是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诡辩作了深刻的批判,认真学习列宁对诡辩论的批判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完整的、准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一、诡辩论的哲学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诡辩论是一种哲学理论和方法,它既是形而上学的,又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或者说它是  相似文献   

8.
列宁在其晚期口授的《论合作社》一文中,提出了以合作社吸引、组织和改造个体农民,即通过合作社使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原苏联和社会主义各国理论界长期争议的一个问题。列宁在这篇文章中,精辟地论述了合作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深刻地阐明了通过合作社改造小生产者并吸引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思想。可惜这些思想还未付诸实践,列宁就与世长辞了。对于列宁的合作社思想,长期以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列宁的合作社是指流通领域(如消费、采购、信贷、供销等)的合作社;另一种观点认为列宁的合作社是指生产合作社,也就是斯大林的观点。斯大林在  相似文献   

9.
文化建设理论是列宁晚年重要的理论遗产之一.列宁晚年领导苏维埃俄国实行轼略“退却”,其直接原因是经济、政治的危机,而背后更深层次的是文化困境的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蕴意、实现经济强国的现实诉求、发展民主政治的迫切要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外在压力共同促成了列宁晚年异常注重俄国的文化建设.时至今日,我们有必要重新厘清列宁晚年异常注重俄国文化建设的背景,这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列宁晚期思想中两个“迂回”策略思想发展和形成:一是在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上否定了“直接过渡”,转变为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的迂回过渡思想;一是在世界革命上否定了以“速胜论”为特征的向资本主义统治中心地区的“直接进攻”,转变为首先在落后的边缘地区突玻以促进中心地区胜利的还回发展战略。本文把两个“迂回”策略看作是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贡献。本文用一个部分来阐述上述策略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列宁同“考茨基式的教科书”作斗争中闪烁着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光辉,强调应以列宁的科学精神对待两个“迂回”策略思想本身。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土地问题进行下研究。列宁结合1905年革命的经验,科学地研究了俄国这个时期的上地问题,找出了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指出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并构成了这个革命的民族特点,提出社会民主党的土地纲领必须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化。列宁的研究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土地问题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近日阅读列宁在十月革命前的一系列著作和学界关于列宁革命和平发展思想的研究成果,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列宁在1917年二月革命后,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曾论述有三次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然而学界只是对第一次有比较系统的论述和认识,对后面两次却或者没有注意到、或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抑或缺乏清晰的认识,这样就使得我们对列宁整个革命和平发展思想的认识难免失于偏颇或不尽完善。本文拟就此作一述论。  相似文献   

13.
列宁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继承与研究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列宁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入手,确认列宁的探索就是在俄国寻求一条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列宁的探索在理论上、实践上以及方法论上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列宁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当然继承者。  相似文献   

14.
1921年3月,苏维埃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被迫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在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中,列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地通过新经济政策在苏维埃俄国进行了市场经济的探索,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并首先从实践方面肯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机制的结合。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市场化探索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建设史上的一次极其重要的路线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5.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思想体系发展成为社会制度,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这场革命中,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劳动人民进行的斗争,为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方面,除了胜利地进行了暴力革命之外,在革命初期,列宁还曾设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而提出了著名的革命和平发展方针。正确理解列宁的这个方针的精神实质,对于研究十月革命的历史和领会列宁主义的策略思想,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初期,特别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出发,创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这一体制虽然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在和平建设时期行不通,列宁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推行了以"上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自由"为架构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创立了一个集权与分权相结合、计划管理与市场作用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新体制,为当代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开辟了思想源头。  相似文献   

17.
一战后,列宁领导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初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但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行的,于是列宁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并在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列宁晚年面对执政和发展新主题的凸显,对国家治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他晚年国家理论一次新的飞跃。列宁晚年对国家治理的探索涵盖了对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多种经济形态的治理、以权力监督为核心的政治治理、以提高教育水平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治理以及以中央委员会的建设为核心的执政党治理等各个方面。列宁晚年对国家治理的探索体现出了第一个夺取国家政权的共产党的执政思维的增长以及对这种执政思维增长的制度性适应,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历史源头。  相似文献   

19.
不忘列宁     
2000年11月6日,许多俄罗斯群众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日前夕来到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前,表达对列宁的怀念.图为一位老人在列宁墓前以自己的方式缅怀列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作斗争中不断发展的。列宁在同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之流作斗争中,写了光辉的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了解列宁如何同马赫主义者作斗争,对于我们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