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说到底就是为圆中国梦而奋斗。九年级上册教材"如何共圆中国梦"这一核心问题,就是贯穿初中三年六册教材的主线,其他知识点都可与之串联,形成知识体系,从而系统指导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具体说来,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特点,将信息化技术下的课堂,声音、图像,视频等为一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辅助中学课堂教学,将学生的全部感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中的艺术化设计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法治的各个章节的知识要点,将知识点的局部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有个深刻的记忆。本文认为要想提升中学的法制教学,应该在现有的教学工作实施中,将信息技术应用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法治教学工作整合。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1,(4):17-18
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形成价值观和规则意识的重要阶段,但如果一味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教学或者道德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因此,现行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低年段)引入了"绘本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形成学生的价值观。文章主要论述绘本故事的价值以及使用策略,从而更好地挖掘绘本的内涵,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珠连学习法"来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将学过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效"组合",构建知识网络框架;运用组合创造法自由设计组合体,借助这一栽体把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促进制图知识、绘图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素质的养成,让学生在学习创新技法、锻炼创新能力的同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近三年的潜心研究和不断实践,笔者将小故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成果概括为"准""活"两个字,这也是小故事教学法运用的两个原则。一、准:故事切合知识点,是运用故事教学法最基本的要求故事是教材知识点的佐证材料,如果不能准确切合,就是低效材料或无效材料,甚至会导致学生"误入歧途",使教学效果适得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精神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综合素养之一,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却常常受到"冷遇",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输出",牢记结论式知识点,却忽视了对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无法经历知识发现的思维过程。长此以往,势必阻滞学生科学思维发展,扼杀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质疑与创新精神。笔者拟从课堂劣构问题设计角度,探讨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正>记忆是什么?有人说"记忆是智慧之母""记忆是一切事物的宝藏和卫士"。记忆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要灵活运用知识离不开良好的记忆能力。要想事半功倍,就需要有效的记忆法,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记忆之惑很多学生曾遇到过这类情形:看书时,面对众多知识经常记了这个、忘了那个,看了前面、忘了后面;  相似文献   

8.
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法治行为,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目标。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学习题材的"自由度"、课堂对话的"参与度"和生活体验的"敏感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法治知识,培养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核心素养的积淀,并非口号的叫喊、标签的张贴,并非概念的记忆、知识的灌输,而是环境的濡染、行动的落实,以及品格的锻造、能力的培养。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悄然生长而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基?如何激发学生内驱力而为其个性成长助力?这是值得道德与法治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以孙刘华老师执教苏人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生活需要有情趣"为例,探索道德与法治课堂核心素  相似文献   

10.
高放 《教书育人》2020,(5):23-23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知识点生活化,这样不仅能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更能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观念入脑入心,同时,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相似文献   

11.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故事结构的"4C原则"(因果关系、冲突、多样性和角色),能使学生注意力长时间聚焦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相似文献   

12.
薛芳 《学周刊C版》2020,(17):107-108
基于我国教改事业的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如何提升初中道法课堂效率俨然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要想真正让道德与法治教学走进学生内心,需要重视对"走心"情境的设计,将教学内容转变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将书本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转变,进而强化学生对道法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质。文章对提高初中道法课堂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身边的学生也经常抱怨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记忆的内容实在太多,虽然很用心地记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但是考试成绩却不是很理想,在解答一些简单题或资料分析题时,总是会丢分,长此以往就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失去了信心。其实,只要掌握了科学的解题思路与答题策略,就能够有效避免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人文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特性之一,是教材编写着力凸显的重要理念,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遵循。为了更好地揭示这一学科特性,笔者以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为例,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尊重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关怀学生精神成长"守望精神家园"一课,不论是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还是每一个主要观点的陈述,都尊重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关怀学生精神成长,彰显学科人文特性。  相似文献   

15.
"体验式"教学旨在依据科学的教育方法,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去认知、学习,从而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在基于学生生活认知的实践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体验式教育。"体验式"教学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感官和认知体验,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16.
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与"学"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讲,学生不断地听,学生没有自学教材和主动思考问题的时间与机会,学生只能被动地记忆教师的思路和知识点,学生用记忆教师的讲解代替了知识形成过程的思维。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一、认识"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克服不放心的心理弊端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要求学生摆脱浅层学习,深度拓展思维、理解知识.因此,深度学习就成为当下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必然诉求.道德与法治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深度探索,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因此,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出发,提出利用故事绘本实现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的对策.从将故事绘本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具体原则入手,提出深度学习视角下故事绘本的引入方式,以期改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且该学科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基础。也就是说,道德与法治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的中,教师的照本宣科将社会生活与学生的品德发展割裂开来,学生无法在"真空"中获得有价值的道德与法治内容,甚至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对此,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意识到道德与法治与生活的关系,借助多样化的生活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借此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之中,实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9.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的道德情感与心灵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是一种暗示性的教育方法。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是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感陶冶法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融入情境,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我们要大力提倡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运用这一德育方法。本文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结合所查阅的参考文献,分析情感陶冶法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其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及公式相对较多,对知识的识记已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沉重负担。而"小组合作构建概念图"教学模式以合作学习为理论指导,让学生共同构建某个知识点或某个章节的概念图,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有效理解和高效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