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中应当注重的原则。强化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现期应抓紧的工作 :提高民族区域自治意识 ;优先制定单行条例 ;确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规划 ;提高自治立法的质量 ;维护民族自治地方人大的权威 ;加强民族法学特别是自治立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地方立法包括民族自治立法、一般行政区立法、特别行政区立法、经济特区立法.自治立法权是民族自治地方所享有的自治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行使对能够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维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认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区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与其他地区立法权,对于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民族法治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是通过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立法自治权实现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有权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或补充法律规定,有权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大于一般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条例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小宪法,它是具有独特的法律地位的民族地方立法[1],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立法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制定的有关本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的综合性规范性的法律文件。自治条例犹如其他法律一样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基于宪法及相关法律的改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得以修订,补充和完善了诸多内容,修订后的自治条例在近两年的实施中初见成效。但是,此次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修订依然存在某些缺憾。本文在肯定自治条例修订积极一面的基础上,发现和分析存在的某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对于民族地区尤其是自治地方发展民族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和自治地方加强多级立法是有效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民族自治地方应当依法制定单行条例;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一种主要法规形式,它只能以自治权限的范围为依据规定相关事项。自治地方单行条例是一项特别的立法授权,是规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有效方式,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法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的立法决策和程序,建立单行条例实施、适用的法律环境,健全单行条例的立法监督机制,促进自治区单行条例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7.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变通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既是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又是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重要保障。这个保障首要的内容,包括民族立法通过有效变通的过程和有效变通的环节,保障法律变通的实现。变通途径实现了,就为法律实现开辟了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因此,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变通途径,从广义上说是指民族自治地方对上位法有权制定、批准制定、监督制定变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的途径,其内容涵盖有权制定、批准制定、监督制定变通的机关、种类、范围、程序、原则等。  相似文献   

8.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特色所在,民族自治地方在实施退耕还林(草)战略的过程中如何突出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中的特殊地位,强调发挥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特殊作用是民族自治地方更好地推进退耕活动,并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实践证明,这项制度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因而是完全正确的。截止到1990年底,我国共建立了159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和124个自治县(旗)。55个少数民族中有45个实行了区域自治,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7%,民族自治地方的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民族团结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10.
制定自治条例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自治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目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立法利度在立法权、立法程序及立法监督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从保险自治条例立法权的独立行使、明确立法程序、健全立法监督制度方面予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教育》2000,(3):29-30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和国家政权基本理论 ,结合中国的实际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 ,也是我国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各少数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依据宪法规定的原则 ,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 ,实现少数民族人民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制度。它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 ,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 ,历史条件与现实条件正确结合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最好形式。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主张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建立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12.
西部的民族自治地方,不仅要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而正要借助民族区域自治立法,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立法的作用,需要开拓创新,有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社会和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同时,在立法自治权的有效行使和自治立法制度的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使得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权的充分行使不尽如人意。改变这种状态不仅要靠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还需要民族自治地方发挥自身的优势。为进一步改善民族自治立法的现状,本文阐述了我国民族自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地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方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对区域内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自治的发展.通过对青海省地方立法的考察,发现近年来青海地方立法质量明显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公众缺乏参与地方立法积极性、立法机关界限模糊等导致地方立法未能达到如期效果,从而制约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应当加快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步伐,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进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立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实现的保障.土家族民族自治地方已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初步奠定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地方立法保障的基础.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地方立法在立法价值、权利主体、权利内容、权利保障等方面仍有不足,需从理论基础和制度建构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主权的统一,我国确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国策。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正是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响应基本国策而规定的。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对于各民族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研究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重要意义,分析其现状,然后指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7.
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路径选择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民族区域自治及其相关法律有其正当性,我们必须从依法保障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民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人手,使自治机关自治权充分得到实现,进一步完善资源与生态环境立法,从而探求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18.
十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自治区域内的事务。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地方制度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组成部分;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三是民族区域自治是为了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们把经济自治权的发展与完善提到了能否真正实现区域自治的高度来认识。原定的经济自治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实现。具体界定和有效实现经济自治权是今后一段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制成因素。民族自治地方和谐社会的构建,既要遵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般要求,同时又有其特殊的内涵要求。即必须实现民族和谐、区域和谐、发展和谐、文化和谐。在推进民族自治地方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选择上,要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优势、资源丰富的后发优势、魅力独特的文化优势。从而,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