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思想注重对"普遍和谐"的价值追求。"和"实际上是儒家最高思想境界,其核心是追求人之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和"的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的进程使人类文明出现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问题。儒家提出的"中"、"和"、"天人合一"等思想,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当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而深邃的哲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崭新命题。我国传统的儒家"仁爱"思想,有着深邃的理论内涵和积极的时代价值。在调节个人与自身、与自然、与社会方面有着深刻的论述。本文旨在将传统的儒家"仁爱"思想与大学生的和谐发展结合起来,探讨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儒家和谐教育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 儒家将人视为宇宙的中心,认为只有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才会有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在儒家和谐教育思想中体现为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即使人成为“圣人”,成为“大人”。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儒家的教育经典著作,书中的思想理论呈现着"黄金屋"般的系统育人工程,为弟子们构建了善待他人、奉献社会、头脑智明、长远规划、和谐心灵五大框架,可谓是匠心独具,是儒家奉献给人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仁"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其根本含义就是爱人。儒家的"仁爱"在践行上可以分成五个次第:具备仁爱之心→自爱→爱亲人,即血缘亲情之爱→"泛爱众",即爱一切人→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儒家仁爱思想以自我为起点扩展到宇宙万物的践行次第蕴涵着儒家的基本价值和道德取向,在历史上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起了重要作用,今天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尧  杨俊国 《林区教学》2010,(12):27-28
《乐记》是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经典之作。《乐记》凝结着中国先哲的智慧,它丰富的内涵,穿越时空隧道,在当代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乐记》的内在灵魂就是"和"。中国先哲强调三种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乐记》中所揭示的音乐的社会功能、和谐的内涵与步入和谐的路径,对我们当今弘扬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儒家"和"的思想内涵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思想对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具有三方面的启示: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前提;尊重师生之间思想差异、独立思考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途径;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宽以待人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9.
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和"即中和,"和谐"是儒家和谐思想的最高境界。儒家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思想,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意义。当前研究传统和谐思想的内涵对于形成既思想统一、人心凝聚,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氛围,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中和位育“是传统儒家道德智慧的精髓,儒家“和“的思想,追求的是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其内涵就是关于“和谐“的教育.儒家的和谐德育思想提倡一种和谐共存的道德智慧,对于当代德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德育工作要通过提升学生的道德智慧水平,培育身心和谐的个体.  相似文献   

11.
中印文化是有着相似性的东方多元文化。印度佛教中的"非暴力"思想与儒家"和"文化思想在中印两国文化中具有最显著的相似性,它们都把对"和平,和睦与和谐"的追求作为两国文化的价值诉求。"非暴力"思想与"和"思想是人类和平、和睦相处的一剂良药,具有普世价值。它们的价值导向为两国和人类社会"和谐"相处提供了新的文化选择思维范式,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和之美"是儒家美学的重要范畴。它的审美理想首先是强调美善的和谐统一;其次是要求情理的适中合度。人们只有遵循"中和之美"审美理想的轨迹和目标,才能通过审美活动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儒家伦理中,血缘群体利益对社会公共利益、个体利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因此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既缺乏公共社会性又丧失个体独立性。"以礼入法"的法律儒家化实践,将悖论导致的专制由生活领域引向政治领域,助长了封建专制主义。儒家博大精深的和谐思想、包容精神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但专制的封建社会环境使其和谐思想更多停留在观念层面,必须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造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4.
儒家教育思想中应该汲取的精华包括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教育;教育过程重视人心疏导;教学经验与方法多种多样。在汲取儒家教育思想精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剔除其糟粕:严格的等级制度,排斥竞争与挑战;"官本位"思想,缺乏民主的精神;远离自然科学,缺少独立思考精神;不尊重人性,缺少人文关怀的情感;市民文化薄弱,缺乏和谐中道思维。  相似文献   

15.
人际之和思想是先秦儒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进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人际之和思想由先秦宗法社会制度中派生而来,宗法社会家国同构的特点要求以伦理道德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是先秦儒家的人生理想,先秦儒家体“仁”、实践“仁”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和谐”思想在儒家的整个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儒家主张“和谐”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指出任何矛盾经过冲突与斗争,最终必定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坚持“和谐”能够增强组织的整体力量。面对现代社会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协调发展,儒家“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儒家、道家和佛家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代表,虽然其哲学思想各自不同,但他们均从各自的哲学主旨出发,对和谐德育思想进行了探索。"和谐"思想同样也是西方哲学家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他们主要从关系和谐、本质和谐、结构和谐、宇宙和谐与社会和谐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东西方哲学家们对和谐思想的哲学思考,成为我们今天深入思考和研究和谐德育思想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8.
荀子是我国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乐论》是一部阐述其音乐思想的重要理论著作。在这部著作中,荀子从"性恶论"出发,礼乐并重,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音乐思想,主张以音乐来陶冶人的情感,使人成为高尚的人,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荀子的音乐思想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盛东 《文教资料》2011,(19):125-126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三个层面。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和谐思想,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宝贵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韩晓昌  林燕 《文教资料》2012,(10):83-84
先秦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中和谐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和谐思想极为丰富,其表述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的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类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梳理研究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